张 科
(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针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特点,选择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对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身体形态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先决条件,因而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时要重视其身体形态指标的状况。根据以往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在选材时应选择体形匀称、手臂略长、关节灵活、体重适中的青少年。还可以结合遗传学和X光骨龄测试,预测青少年的身高、体态及运动能力。
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乒乓球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从而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发展的高度。与乒乓球运动相关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灵敏、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乒乓球比赛的特点要求运动员要判断快、反应快、移动速度快,因此,在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选材时,青少年的速度、灵敏素质更为重要。高水平乒乓球单打比赛时间在 40~60min,一天内可能有多场比赛,可想而知,耐力素质对乒乓球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选材时,通常通过一些体育项目测试来考察青少年的耐力素质,如3000 m跑。身体素质是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和保障,但目前对身体素质测试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太强,不能满足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潜力和专项能力进行预测的需求,这就需要在今后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测试中,将心肺功能等医学指标、有氧能力等生理学指标、乳酸代谢能力等生化学指标以及遗传学等因素进行融合考虑,以得出更为科学、准确的推断,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
在水平较高的乒乓球比赛中,双方水平十分接近,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是心理素质水平。心理素质较好的运动员,抗压能力好,不仅在平时训练时潜力大、效果好,而且在激烈比赛时能屏蔽外界干扰,充分发挥出竞技水平。如果心理素质差,比赛中很可能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与胜利失之交臂。所以,心理素质是乒乓球项目非常重要的选材指标。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选材时,一般多采用心理学 CRT 瑞文测验作为选材测试方式,选择神经类型为灵活、稳定类型的青少年运动员,其CRT 得分多为 110~130 分。
乒乓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判断准确、反应敏锐,因而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时对运动员的智力水平要求比较高。智力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思考能力都比较强,比赛时能很好地领会教练意图,正确地运用技战术,取胜的机会比较大。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选材时,可通过了解青少年平时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通过文化水平考核、交谈、观察等方式选择那些学习能力强、逻辑思维强和理解力较好的青少年,为其今后乒乓球训练水平的提升提供智力因素保障。
意志品质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取胜的关键。只有具有不服输、不认输、顽强拼搏意志品质的运动员才能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比赛的胜利者。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选材时,要通过观察青少年的测试表现,走访教师等方式发现选材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青少年运动员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才能在训练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通过组织他们观看有关乒乓球比赛的电影、观摩精彩的乒乓球比赛、组织趣味乒乓球比赛,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以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成长故事激励他们,指引他们前进。
学习语言要培养语感,乒乓球也一样,先要从熟悉球性、培养球感球着手。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要通过拍球、垫球、运球等方式,尽快熟悉乒乓球的重量、大小、弹性、速度、力量、旋转等情况。良好的球感将为其今后其他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让青少年运动员在击球、控球、扣杀时充满自信,极大地提高成功率。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首先要打好基本功,掌握正确的站姿、步法、握拍、发球,熟练掌握正手攻球、平挡快推、拉加转弧圈球等基本技术,不断规范技术动作,并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规范动作训练可以通过徒手挥拍进行,每次训练 30min~ 1 h,每天练习 3 ~ 5次。通过一段时间的徒手挥拍练习,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就会比较规范。当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之后,要加强技术组合和步法移动的训练。注意培养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灵活运用的能力。合理运用跳步、并步移动、交叉步移动进行相应的步法训练,每次时间控制在30min~1h,每天练习10~15次。练习侧身、推挡和扑角等,时间均为30min~1h,每天练习至少10~15次。通过技术和步法结合的训练,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可以根据赛场上的情况,快速及时地做出正确的技战术决定或转换。
(1)速度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可以通过短距离的冲刺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练习进行,目的是提升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发动速度。(2)灵敏性素质训练。考虑到青少年的年龄因素,可以通过各类活泼有趣的灵敏性游戏进行训练。例如,采用“反贴追人”游戏,听口哨做出前跑、后跑、转向跑等动作,掂球接力赛等形式。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培养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判断问题的准确性,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敏捷性等能力。(3)力量素质训练。弧圈球对乒乓球运动员速度和旋转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掌握好这项技术必须有效增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① 可以通过徒手挥拍、铁制球拍挥拍、持哑铃挥拍和扣球击远等训练加强上肢力量训练。训练时严格控制挥拍训练的时间、次数,保证训练的良好效果。② 通过负重半蹲起跳、半蹲侧滑、绑沙护腿等训练加强下肢力量训练。训练的时间及绑沙重量可根据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情况来进行调节,在保证训练有效性的同时避免运动损伤。(4)耐力素质训练。乒乓球比赛时间较长,一天内比赛场次较多,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要求较高。进行耐力训练时可以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情况,结合乒乓球技术训练,进行正反手的多球训练或采取移动持续扣球200~300次进行训练;还可以因人而异,进行规定距离和次数的折返跑。根据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接受能力,安排合理的时间,通过1周1次或几次进行800 m跑训练及 1500 ~ 3000 m跑训练,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比拼,关键阶段比得不是技术而是意志品质,谁的意志品质更顽强谁就能赢得比赛。因而,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应注重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目前,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这种优势,对运动员来说压力巨大。这就要求运动员要有优秀的心理素质、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和拼搏进取、永不服输的顽强意志。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观看优秀运动员顽强拼搏并最终获获得胜利的比赛录像激励他们的斗志;还可以邀请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开展讲座,现身说法。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接受正规的学校文化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学习相应的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乒乓球理论知识、乒乓球运动原理及运动规律等知识。丰厚的知识储备,能让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思想更加成熟,并在今后的乒乓球训练或比赛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技术能力后,可以多采用比赛法进行训练。平时训练时教练可以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分为几个对抗组进行单人比赛,或进行团体比赛。这种训练方式适合青少年活泼好胜的心理,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训练兴趣。激烈的比赛不仅可以锻炼运动员冷静的心态、顽强的意志、团队合作的精神,还可以让教练和运动员及时发现技战术的不足,并进行训练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队内对抗比赛训练,针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提高训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其他运动队组织友谊比赛,增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面对陌生环境和对手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是关系我国乒乓球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选材时要着重考察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力水平、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水平,要把经验和科学分析、走访问卷等方式相结合,提高选材的成功率。训练过程中要结合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特点,多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体能训练时,要注意形式的灵活多样,避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出现枯燥和心理疲劳。要重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更好地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