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明
(月亮湖初级中学,安徽 池州 247000)
中小学校网球课开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1)网球运动具有简单易学、普适性强的特点,中小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网球运动的相关技能,在享受网球运动娱乐性的同时消耗体内的多余热量、加大肺活量和强化心脑血管的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并且,中小学生参加网球运动还能有效地培养身体的灵活性、头脑的判断能力和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可以很好地帮助中小学生塑造良好身形。(2)网球运动是一项需要智慧、耐力和谦卑的态度才能取得好成绩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将网球运动引入中小学校体育课程,能够锻炼学生坚韧不拔、端庄稳重的意志品质,能够培养学生体育竞技和终身体育的正确体育观念,同时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增进团结,并使学生学会谦卑平和地应对一些突发情况等。
调查显示,目前,安徽省中小学校中仅有一部分学校开设了网球课,一些中小学生对网球运动尚未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他们将网球运动和羽毛球运动等同起来,认为网球拍就是羽毛球拍。中小学生对网球运动认识的不足或存在偏差,直接导致了他们学习网球运动的兴趣不高。
网球运动对场地、设施与器材有一定的要求。完善的网球基础设施,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预防学生的运动损伤。然而,就目前来看,安徽省很多中小学校并没有完善的网球教学场地、设施与器材。有些中小学校虽然开设了网球课,但学生只是在操场或空地上学习;还有些中小学校虽然建设了网球场,也购置了网球设施与器材,但这些场地、设施与器材在数量上很难满足日常教学需求和学生的课外练习需求。
网球课的开展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网球理论知识、娴熟的网球运动技能,以及相关的网球活动组织能力等。然而,就目前来看,安徽省很多中小学校缺乏网球专业师资,多数学校的网球课由“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担任。虽然很多体育教师也了解一些网球知识,但他们了解的知识仅是最基础层面的网球知识,而对深层次、专业的网球知识知之甚少。造成安徽省中小学校网球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校领导不重视网球教育、学校没有完善的网球专业师培养体系、体育教师自身对网球运动持否定态度等。
在课程目标上,目前安徽省一些中小学校网球课程教学目标以“学生掌握网球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了网球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道德健康的促进作用。在课程内容上,目前安徽省一些中小学校网球课程教学内容以现有的教材为主,忽视图书馆中课外读物、互联网中网球数字资源等对网球课程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在课程教学方法上,目前安徽省一些中小学校网球课程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法、示范法和练习法为主,强调“灌输式”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利于学生形成学习主动性。在课程教学手段上,目前安徽省一些中小学校网球课程教学忽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网球课外活动是网球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网球运动技能的发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目前,安徽省仅有少数中小学校组织了网球课外活动,导致很多中小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网球运动,从而不愿意学习网球。
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安徽省中小学网球宣传的内容要强调网球运动与美育、智育和德育的关系。宣传方法除了常见的校园广播、宣传栏、宣传画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App、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班级群(QQ群或微信群)等扩大宣传的广度。加大网球运动宣传力度的直接目的是让中小学生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网球运动,培养中小学生进行网球运动的兴趣。另外,各中小学校要重视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学校要通过家访、家校会议、家校运动会等途径向学生家长宣传网球运动,增强学生家长对网球运动的认知和理解。
首先,安徽省各中小学校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学校网球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网球基础设施既是学校网球课开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学生进行日常网球娱乐、学校组织网球比赛的物质基础。安徽省各中小学校领导要在充分考虑学校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设立专项资金,将网球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中,有目标、有计划地完善网球基础设施。经济条件不足的中小学,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羽毛球场、篮球场、校园内的闲置空地等进行网球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羽毛球场和篮球场进行网球教学时,不能阻碍羽毛球课和篮球课的正常进行。另外,经济条件不足的中小学校还可以与网球基础设施完善的中小学校建立相互支持、相互发展的合作关系,确保本校网球课的顺利开展。
针对安徽省中小学校网球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首先,各地方政府要定期举办体育教师培训班,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网球课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网球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网球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等。各中小学校领导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贯彻政府在推动中小学校网球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各中小学校领导要扎实做好本校体育教师的网球课教学课培训工作。与政府部门组织的体育教师网球培训活动相比,学校组织的网球课教学培训活动在内容上更加贴合本校网球课教学实际,即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本校体育教师的网球课教学能力,安徽省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体育教师的网球课教学考评体系,对那些在网球课教学活动中表现优异、有突出成绩的体育教师,要给予特殊奖励,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做好网球课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安徽省各中小学校网球课教学目标要在“让学生掌握网球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强调“让学生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形成良好终身体育观念和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网球课教学内容要在现有的网球教材基础上,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挖掘整理更多的网球资源。为了进一步增强安徽省各中小学校学生的网球学习兴趣,网球课教学内容还要尽量贴合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兴趣爱好。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应积极开发网球校本教材,教材中的图片应是本校学生在网球课上的运动图片,教材中的案例也应是本校学生网球运动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如此,学生在学习教材时就会感到很强的真实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网球课教学方法要在传统的讲解法、示范法和练习法的基础上,多采用一些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的游戏法、角色扮演法、比赛法、观赏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能够创设出一种轻松、活泼、自由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中小学生网球学习的积极性。网球课教学手段要尽量关注现代教育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这些充满科技感的教育技术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能满足中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体育教师指导中小学生进行网球移动步伐练习时,让中小学生手臂佩戴运动手环。通过运动手环,体育教师能在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上直观地看到每位学生的当前心率,以及学生当前的运动强度、密度等数据。当学生的心率超出正常指标时,平板电脑的屏幕上就会出现红色或震动提醒,此时体育教师可及时调整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兴趣爱好广泛、喜欢新奇事物等特点,因此,针对目前安徽省中小学校课外网球活动匮乏的问题,各中小学校应积极满足学生的课外娱乐需求,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组织与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网球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校园网球比赛,比赛要集竞技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着重竞技性是为了挖掘和培养网球运动人才;着重娱乐性是为了让全校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网球运动兴趣。以合肥市为例,作为安徽省“网球进校园”的首批试点城市,该市在2018年开始在全市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了“网球进校园”活动。2019年7月,合肥市阳光体育运动网球比赛顺利举办,全市有48所中小学校参加比赛,参赛运动员达252名。此次比赛不仅让中小学生接触、参与了网球运动,更让中小学生体验了网球带来的竞技魅力,形成了阳光、积极、健康的运动观。
网球课教学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发现,网球运动在安徽省中小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开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确保安徽省中小学校网球教育的稳步发展,安徽省各中小学校要加大对网球运动的宣传,提高对网球课的重视程度,推动网球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丰富课外网球活动,以满足新时期中小学生对网球运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