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甘毅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能够避免疫情的扩大化,保障社会生产生活的快速恢复运行,提高国民经济水平。随着高校扩招工作的推进,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为此,应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重视,为人才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当前疫情形势严峻,相较于往年而言,毕业生就业受到政策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影响更为困难。传统就业应对机制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求及特点,必须在工作中进行不断创新,满足高校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应该协同政府部门做好规划,明确疫情防控的现状及要求,推动毕业生的平稳就业。为此,需要综合考量多项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计划。
首先,当前就业岗位压力不断增大。疫情的出现给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进而导致就业困难问题的出现。尤其是我国处于经济下行阶段,使得就业岗位压力逐步加大,在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很多企业被迫取消了原定的招聘计划,这无疑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直接影响。很多企业遇到较大的发展阻力而进行裁员,很多应届毕业生因此而失业。其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求职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于人们出行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使得线上招聘成为一种趋势,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增进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交流互动[1]。由于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也会导致学生对企业文化和环境氛围的感知力降低。最后,疫情防控也对毕业生之间的求职互助产生了影响。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能够共同分享求职信息,从而在互相帮助中找到合适的岗位工作。但是,由于在疫情防控期间难以形成良好的群体效应,有时会产生信息孤岛现象,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迷茫和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将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持续影响。
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为就业保障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增强就业应对机制运行规范性与高效性,防止混乱局面的出现。在管理体系构建中应该以分类管理为基本目标,保障在毕业生帮扶当中的精准性。加强对不同院系、专业毕业生的摸底调查,了解其就业需求及意向,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从毕业生的就业能动性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包括了被动型学生、主动型学生和等待型学生;从求职意向角度对其分类,包括了自由职业、考研、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等;从就业能力角度对其分类,包括了需要帮扶型和自给自足型等[2]。在就业管理工作当中,应该做好有效分类,并明确不同类型学生在就业中的实际情况,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对于被动型学生而言,则需要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就业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增强其就业积极性;对于主动型学生而言,则可以通过岗位推荐等方式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在精准帮扶工作当中,应该运用大数据进行快速分类,提供就业应对机制运行效率。
由于疫情的原因,导致学生、学校和企业在线下的交流变得更加困难,高校应该搭建完善的网络求职平台,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增进各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该平台下,应该以网络面试、空中宣讲会、网络双选会等为基本功能,实现对线下招聘工作的有效模拟,加快信息共享。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企业信息和招聘信息加以整合,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实现信息数据的统一化管理,增强学生与就业信息的匹配度,为学生投递简历和辅导员分析就业现状奠定基础。尤其是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时代,网络平台的构建可以保障信息获取的及时性,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的同时,确保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企业招聘工作的顺利实施[3]。为了能够在群体效应带动下激发学生的求职积极性,还要将岗位面试人数、简历投递数量和宣讲会参与人数等呈现在平台当中,增强学生的就业紧迫感。在互联网时代,构建“互联网+就业”模式,符合当前形势发展特点。
一支高水平的工作队伍,能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对机制的运行奠定基础,在人才的相互合作中提高保障服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增强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对当前疫情防控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评估。了解市场需求情况,确保就业应对机制能够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明确就业当中的危机和挑战,积极创新传统工作思路,提高工作队伍的反应能力与应对能力。应该明确辅导员在就业应对工作中的职责,增进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学生获取第一手信息,加快信息传递及共享,以便学生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4]。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除了应该对国家政策和疫情防控管理规定进行深入学习外,还要提高信息化素养,能够在线上做好就业管理,明确各流程要求,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指导与统一管理。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对就业指导规律和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进行全面总结,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效率。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对机制的构建中,还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求职主体作用,这也是落实高校服务措施的关键,能给机制运行注入充足的动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要引导学生认识当前的严峻形势,在压力中增强自信心,提高学校的整体就业率。国家相关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社会服务和基层医疗等岗位需求增大,支持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而且面试与录取时间得到普遍延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很多高校毕业生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就业中出现心态失衡。为此,应该加强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选择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岗位。对求职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在明确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效匹配岗位工作信息[5]。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当中的主动性,使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政策信息、企业信息等,防止由于信息孤岛效应而对就业造成限制。高校还应该积极联系往届优秀毕业生加强对应届毕业生的指导,在分享与交流就业经验的过程中掌握诸多技巧,以便为求职做好充足的准备。
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难以提升就业应对机制的运行实效性,因此应该加强多方联动,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增进学院导师和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对各类就业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确保就业信息的多元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进先进技术手段,加快用人单位信息库的构建,增进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协同配合,积极开展网络招聘会。部分学校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而推迟开学,导致就业指导工作实施遇到较大的困境。高校应该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就业意愿及求职现状,增强家校合力,对学生的就业求职加以督促。定期开展相应的咨询服务,借助于网络平台集中解答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困惑[6]。在工作当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依靠班干部对学生的考研情况、思想现状和求职意愿等进行汇总与汇报,为学校决策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就业指导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针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以实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对机制的不断优化,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应该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对企业考核机制进行创新,应用于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当中。对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进行细化,确保其具备全面性与科学性特征。在此过程中还应该结合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方式,设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权重,发挥先进考核理念及方法的优势。尤其是应该鼓励学生实施自我评价,针对自身存在的劣势及优势进行分析,从而确保在就业中能够扬长避短。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多项素质的评估,为其匹配合适的岗位信息。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当前就业岗位压力不断增大,求职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学生之间的求职互助也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为此,应该构建完善的就业应对机制,降低疫情防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应该通过完善管理体系、搭建求职平台、优化工作队伍、发挥主体作用、加强多方联动和完善评价体系等途径,充分发挥就业应对机制的作用与价值,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