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青少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接班人,其拥有良好的体魄和优质的心理素质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体育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近些年,篮球运动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尤为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而运球能力是篮球运动开展的基础,各地相关部门如何结合区域学生篮球运动员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究提升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球能力的方式方法,一直是各地体育局、教育局关注的重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能力发展与学生的篮球水平、篮球意识、运球技术训练等息息相关。因此,需要相关单位积极探究篮球基本功的训练措施,在传统的训练模式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球能力,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构建正确健康的篮球运动意识,避免在比赛中发生不必要的矛盾,促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健康成长。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球感”是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球能力的前提,是运动员参与篮球运动时对篮球特性的感知。在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球感”方面,可以从提高青少年的手部稳定性、注意力、对篮球运动路线的精准把握等方面进行。在具体训练过程中,要根据青少年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训练难度,避免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养成多余的动作,这就要求在训练中善于发现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小动作,并对其进行及时纠正。训练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训练,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球感”,提升篮球运动员左右手运球能力,保证其具备良好的“粘球”能力[1]。
篮球运动视野,不只是直视前方的视野,还需要具备分析眼前所见范围内整个空间的能力。在篮球训练中,篮球运动员视野是指能够观察各个队员在场上活动情况的最大空间的有效视野。在运球技术训练过程中,教练需要解决扩大队员视野的问题,尤其是在队员运球过程中,上下衔接动作、突破、分球、自动投篮得分等。如果在运球过程中视野较小,就会导致篮球局限在球、手之间,不能对场地范围内的其他运动员活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导致失去进攻得分的机会或者失去球权,对篮球比赛获胜造成不良影响。
具备宽阔视野是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球能力的基础条件之一,除了解决视野问题以外,还需要解决运动员注意力集中与分配的问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除了要在球场上注意把控运球、队员直接的协调配合外,还需要对重点突破人员进行观察分析,掌握对方运动的情况,才能保证在赛场上占据主动权,获取比赛胜利。
虽然目前全国各地篮球专家和运动专家对篮球运动的看法各有不同,但篮球运动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即通过篮球运动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篮球运动技术进行训练并能够熟练的运用技术,完成篮球活动[2]。篮球运动包括多种篮球技巧,如:运球方式、握球手势、投篮技巧等。同时,篮球运动的基本功,从宏观方面还可以将其分为:生理及心理两种状态、篮球战术布局、打球技巧等;篮球基本功上也可以分为:腰部、手部、胯部、脚步等运动。
从大局观的角度去分析,青少年篮球运动训练,主要是需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基本功训练,即篮球运动中的运球、传球、突破、防守、抢篮板等;还有篮球比赛的基本打球规则,尤其是在抢点、抢篮板、防守球员、持球进攻等;在投球训练中,应加强青少年三步上篮、二分线/三分线外投球等篮球技巧。因此,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需要不断加强对球员自身篮球技巧能力的训练,强化团队的技术指导性和配合性。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团体活动,即使个人能力再强,也需要团队相互合作才能够保证比赛的胜利,所以需要加强团队配合的训练,从整体上提升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水平[3]。
青少年可以通过篮球运动,发展自身的跑、跳、投等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速度与耐力等各方面素质,增强青少年对身体灵敏性、准确性等特性的控制,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的运动品质。因此,一名好的篮球运动员,首先需要进行运球技术的训练,从基础上提升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技能。
两球运球训练:
运球练习是提升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对篮球把控力的关键环节[4]。在运球训练过程中,教练通过安排运动员进行两球运球训练,根据球员实际运球能力情况的分析,适时调整两球运球训练难度,提高球员对篮球的控制能力,改善左右手控制篮球能力差异的问题,从而减少运动员运动技巧短板的问题,提高青少年运动员适应高强度比赛的能力,具体方式如下:
(1)个人原地两球运球训练
训练内容:在平整的篮球场地上,球员双手各持一球,且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屈膝、背要挺直抬头,眼向前方,双手运两球进行训练。
训练方法1:双手同一时间、节奏进行运球,保证两球同时落地弹起。
训练方法2:双球运球节奏不同,做到一球落地一球弹起的双手交替运球训练。
训练方法3:双手左右拉运,即双手同时进行左右拉运球,双手左右拉方向相反,也就是一手向左拉球,另一手就需要向右拉球的训练方式。
(2)个人行进间两球低运球训练
训练内容:按照个人原地两球运球训练方式,双手持球进行行进间的低运球训练,球员需要分别进行前进、后退、听哨前进(后退)三种形式的行进间低运球训练,以此提高球员运球能力,提高对篮球比赛的适应性[5]。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教练须强调训练要求,篮球应保持在低于膝盖的位置,运球中心点向下沉,眼睛向前方看。该训练方式能够提高运动员从原地训练有效过渡到带球行进训练,从短距离训练过渡到远距离训练。
(3)个人行进间两球高运球训练
训练内容:在球场内,球员双手带球从一侧线出发运球,要求篮球高度控制在腰部位置,具体训练方式如下:
训练方式:从球场一侧线出发,双手原地运球五次后带球前进,双手需要同时摁拍篮球,将篮球保持在腰部位置高度,将篮球运抵对面一侧为一次训练完成。
(4)两人运球训练
训练内容:以两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为一组,各持一球面对面保持威胁姿态准备,具体训练方式如下:
训练方式:两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同时右手低运球,以教练哨音为准,两人右手运对方球,但要求两球位置不能发生变化,即球保持在对方右前方位置。二次哨声响起后,迅速运回自己右前方篮球,按照时间完成右手运球后转换为左手运球。
在传统的篮球训练中,通常都会以篮球为训练主体进行运球练习,球员长时间以篮球为器材进行训练,会导致其逐渐失去对篮球训练的兴趣[6]。现代篮球运球训练可以借用多种器材进行,如:网球、标志桶、毽子等提升运球训练的活跃度、趣味性,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效率,增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参与训练的主动性及成就感。
1.借助脚步梯
训练内容:在球场上平整置放一张脚步梯,运动员持球站在脚步梯的一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训练。
训练方式:青少年运动员在脚步梯一端的左侧站立,面向脚步梯,以双手半蹲姿势持球,以哨音为令,右手运球向脚步梯右侧进行运球。教练须要求运动员在运球过程中,保持每次运球都要运到脚步梯格中,不可压线或越线,运球到另一端后返回时需要将篮球转至左手,继续进行训练。
2.借助网球
训练内容:教练借用网球进行运球练习,主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训练方式:在训练场,要求运动员右手持篮球,左手持网球,以哨音为令。右手篮球进行低运球运动,左手进行抛接网球运动,每次抛接网球以网球不落地为标准,规定训练时间,完成后左右手互换持续练习。
3.借助毽子
训练内容:踢毽子是我国青少年比较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与网球相比毽子具有不弹起的特性,教练结合此特性进行以下训练。
训练方式:在训练场,教练要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站成一排,站在球场边线为起点,球员右手持篮球,左手持毽子,以哨声为令,哨声响起后将毽子向前方进行抛扔,球员需要迅速运球的同时捡起毽子。完成该动作之后,继续进行循环。按照训练时间完成一轮训练后,进行换手训练。
训练内容:通过教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分析,提升运动员对篮球的形状、轻重、弹性、运行路线速度及方向变化的感知,实现“球感”提升。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球场发挥的稳定性,保证其能够在赛场上进行防守、突破、运球等篮球运动。
训练方式1:面墙运球练习。球员面对墙面,保持一步距离,以右手持球,对准墙面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运球练习。练习熟练后,要求运动员将视线从篮球上移开,加快运球速度,将区域缩小成一个点进行练习,并进行左右手交替。
训练方式2:利用身体进行绕球练习。即球员双脚并拢站立,持球从踝关节开始对身体进行绕球,篮球高度依次从“脚踝-膝部-腰部”上绕,再从“腰部-膝部-脚踝”进行下绕运球。用此方法循环训练直至熟练感知后,让运动员视线离开篮球、加快身体绕球速度强化训练,以及反向训练,以此提升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球感”。
综上所述,篮球运动作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竞技类体育活动,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各高校的体育教育活动中,也被各地方体育部门所重视。加强青少年体育运动员篮球训练,提高球员的运球能力,是保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能水平提升的基础。各地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强化训练球员的“球感”、球场视野、运球技术等,提高球员的运球速度、防守突破、命中投篮等篮球能力。同时,教练要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在训练过程中为青少年运动员树立健康打球的意识,提高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