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肖兴 王莉
在“1+X证书”制度改革中,1指学历证书,体现教育功能,X 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现职业功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依赖学校。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虽然深深植入到每位教师教学理念中,但因现实各类因素的影响,这两者大多由高职院校主推而成[1]。实际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中,企业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投入的资源也并不多,主力因素依旧为学校,造成了一定的滞后问题。这是由于学校对企业标准的了解需要时间和精力,在了解透彻后再展开教学改革显然已经迟缓,未能达成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如今高科技迅速发展,使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不但存在刚性匮乏问题,还存在结构性不足等问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辅导员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需要不断优化提升。“1+X 证书” 制度改革则很好地把握这一契机,有助于推动目前现状转变,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另外,双证书制度显然无法跟上形势,这也推动了“1+X证书” 改革。2011 年,我国高职教育提出双证书制度,即学历文凭+ 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考试以理论为中心,更新时间偏长,和学校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差异,辐射面并不宽,尤其是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职业资格证书的开发落后于形势变化,和市场诉求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职业教育也需要全新的证书制度匹配和扶植。双证书制度则为“1+X制度” 的确立和诞生,预先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首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未获得全面整合。高职院校基本是自中等职业学校升级而来,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不足,关注度偏弱,并没有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也没有自始至终贯穿教育的意识[2]。在高职院校现实教育活动中,大部分存在过度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轻视素质教育,特别是轻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人员比较匮乏,资源配置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各自为政,合力性不足。
其次,辅导员自身能力经验欠缺:其一,实践经验匮乏。很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为新入职的硕士研究生,工作经验较少,对社会亲身体验也不够,对如今社会发展形势、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行业动态、企业对人才的诉求标准等都不甚了解,在指导学生就业、择业等诸多方面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也不明显,无法获得切实的效果;其二,能力方面亟待提升。很多应聘任职高校辅导员,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等方面存在不足,其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知识结构不成体系,自我素养和相关技能薄弱;其三,定位不准。任职辅导员后,多数人没有将其作为一个职业,没有展开明确的目标规划,对该身份的认同感并不强烈,实际工作中敷衍了事,欠缺积极性,很多人只是将这一岗位当作一个过渡性职业看待,在自我能力上也没有明显的自我要求,常常得过且过;其四,责任心偏低,工作方法不够多元。高职院校中由于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辅导员大多在校外居住,辅导员上班时间与学生时间同步,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基本成为空谈。
最后,辅导员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晋升机制不完善:其一,管理辅导员的部门较多。人事部、教务部、院系等很多职能部门都会在某段时间内担任领导角色,而辅导员较为被动,致使其工作内容、工作关系混乱;其二,对辅导员的培训、关爱等存在严重不足。很多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经验不多,专业能力也有待提高,而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没有展开进一步培训,职业专业化角度有失,辅导员本身对自己职业的定位和追求不够清晰明确,倦怠以待;其三,考评体系缺失。管理部门以及领导者对辅导员的工作定位、属性、团队建设重要性不够重视,或者缺乏了解,在辅导员定位、绩效考评等很多环节存在不合理,业绩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都不够完善,这大大地削弱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专业的辅导员团队建设。
参照马斯洛需求原理,即人的五大层次需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在 “1+X 证书” 制度背景形势下,提出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模型:明立方向、强化能力、提高兴趣、迸发价值,从发展定位、能力培训、绩效激励、晋升通道等方面,展开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高职院校也迎来了不错的机遇。但2009 年开始,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变动前提下,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国际经济形势、思想意识形态的改变,使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难度大大提高,从而对辅导员这一岗位的能力要求也明显提升。每个学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特点、生源质量和特征等展开,同时,严格遵循教育部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要求,对辅导员职位内涵予以全新定义,确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方向、新目标[3]。
高职院校辅导员一方面是高校教育政策的践行人员,一方面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生活学习帮助。辅导员是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更是服务者。明晰定位后,高职院校还要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投入和扶持,打造愉悦、和谐的成长工作氛围,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辅导员团队朝高素质、人员充足、架构科学、能力过硬的方向发展。
首先,建立一定的培训和成长平台,实施辅导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高职院校教育是针对职业需求展开。因此,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可能稍显逊色,但实操动手能力却相对较强。所以,辅导员在业务发展层面上必须找对目标,学校组织部、学生部、人事部等多部门协作,做好顶层设计。学生工作部门身为关键职能部门,要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对辅导员状况加以研究,使其建立明晰职业方向定位,设立职业前景,寻找适合的目标。与此同时,借助 “请进来、送出去” 的形式强化对辅导员的专题培训力度,为其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我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战略,辅导员和教师也应有同样的觉悟,在工作前学习丰富的专业知识,职业要求也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进行设定。
其次,进行专业化、专家化培养,提升辅导员研究、辅导能力。在研修深造、学术研究、资格考证等多方面都要加大对辅导员团队的支持,帮助辅导员实现一专多能,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的辅导员团队。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学生们的思想和知识结构处于不断更新中,辅导员的工作方式也要进行创新,所以学校可以借助于鼓励攻读更高学位来提高辅导员的学历,拓展其知识面,支持其参与到学术课题研究中,不断研究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题和思路,找寻其中的症结,提高工作的敏锐度和预见性[4]。
最后,建立辅导员自我分享交流平台,创建职业发展的产学研共同体。借助辅导员队伍建设活动、辅导员讲堂分享、辅导员理论探究等方式,与辅导员进行密切的交流和沟通,刷新自我理念,挖掘团队成长潜力。
首先,建立辅导员工作绩效考评体系。确立辅导员岗位职责、考评标准,将最终考评结果和奖惩、晋升、待遇等相联系。通过绩效考评指标这一杠杆,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之不断争先创优,提高其在教育管理、服务指导、创新钻研等多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令工作迸发生机活力。同时,增强辅导员职业归属感,使其快乐工作,提高价值感。通常学校中教师的责任更重大,辅导员上任多为辅助管理工作,专业知识的用武之地不大,学校要帮助辅导员正确看待这一岗位,并依循自我能力加以审视,建立从职业到事业的发展之路,并培养其爱岗敬业、协作团结精神,使其在激发自我潜力的同时,获得职业幸福感、满意感[5]。
其次,完善辅导员晋升通道,使之实现最大化价值。比如,在生存期,令辅导员对岗位进行熟悉,了解职业环境,逐渐建立职业素养,处理现实和理想的关系。发展期,学校则要提供平台和渠道,加强辅导员自我竞争力培养,使之不断突破瓶颈。自我实现期则要给予一定的机会,创造行政职务、专业职称等方面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在行政职务上给予转岗提拔激励,最大化地调动其自主积极性。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中重要的育人队伍,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实行一系列举措,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如进行职业定位、提供职业培训、予以激励和晋升等,促使其朝着高水平、专业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