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实践研究
——基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

2020-11-24 00:42冯秀红陈艳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万物哲学文明

文/ 冯秀红 陈艳

关于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的论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并要求“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这份纲领性的文件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将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并指出了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责任和使命。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重要使命,从事着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他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意识以及行为会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们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显得尤为必要。然而,高职生的生态意识,并不理想[1]。

一、高职院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生态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大家都熟知,但是高职院校因为学制短,实践教学时间半年以上,客观上难以安排专业的生态教育课程。此外,生态教育未得到院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经费投入、师资培养都差强人意,甚至不少师生认为生态教育可有可无[2]。

(二)高职生态教育未能落地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教育前所未有地获得了院校师生的关注。只是这时才关注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生态教育如何开展,尤其是在教学总课时紧张、教学资源匮乏、教师短缺等问题。

(三)高职生态教育实践不足

高职生平时的生态实践活动仅限于一些环保宣传、环保演讲等,形式主义居多,并不能让生态教育内化于心。高职生相对来说实习时间较长,但都是针对专业、职业的定岗实习,几乎没有将生态培养考虑进去。

综上所述,如何将挖掘现有课程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并有效地融入课程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哲学,含有丰富的生态智慧,本研究在开设 “中国文化概况” 双语课程过程中,通过挖掘课程中传统哲学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开展了生态文明观的实践探索。

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儒、释、道三大主流哲学宗教思想,虽然他们思想和方法论上有差别,但却有着共通的生态智慧,他们能很好地指导今天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观的构建,对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也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3]。

(一)“天人合一” 的生态宇宙观

中国古代儒家在人与自然造化的关系上,肯定人是自然造化的产物,人的本性是由天命赋予的。《周易》是最早提出人和自然关系的著作。“《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这句话强调天、地、人三才虽然作用不同,但他们相互匹配相互作用,才构成了 “天道”“地道”“人道” 的相互统一的宇宙整体。以孔孟为代表的历代儒家思想家一直秉承 “天人合一” 的宇宙观。孔子的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孟子的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就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表达。“道” 是道家的核心思想,道家认为 “道” 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在老子“道” 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佛教则用 “三世间” 来表示人、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认为要实现 “三世间” 的和谐,必须坚持生命与其环境的统一。

(二)“仁爱万物” 的生态伦理观

“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是儒家的生态价值思想。中庸中说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 “中和” 之德促进天地的和谐有序,促进万物的生长发育。王阳明 “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很显然,儒家实质上强调的是人对天地万物的同情爱护之心,强调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理念。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道家的 “以道观之” 认为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佛教则提出 “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泽被草木、普度众生” 等宣扬宇宙万物的生存权利和平等权利。

(三)“崇尚节俭” 的生态消费观

中国传统哲学反对铺张浪费,珍惜大自然所提供的资源。儒家推崇 “中和” 之美,反对 “过” 与 “不及”,要求人们节制欲望。具体到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就是要爱物、取物不尽物、“取物以时”。墨子提出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提倡 “节用”“节葬” 和 “志功合一” 等思想,并告诫百姓要节俭,政府也要坚持勤俭节约。道家则反对奢侈,如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中国佛教根据各种经典和教义,提出了吃素的主张,认为有助于养成慈悲心,如 “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佛性种子”。即使是素食,佛教也要求 “食存五观”,要提倡节制欲望、量需取用。毋庸置疑,儒、道、释三家都主张珍惜自然,适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四)“自然无为” 的生态实践观

儒家认为,对于大自然不能为所欲为,过度索取,应根据万物生长的节奏适度开采。正如孔子言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荀子·王制》曰:“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道家认为遵循 “道法自然”,对一切事物采取顺其自然的 “无为” 态度,依循其本性任其自由发展。佛教则制订清规戒律,严禁乱砍树木和破坏山水,力求将创造清新静心、环境优美的人间净土当作理想。

三、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生态文明观培育实践

选择这门课程是因为 “中国文化概况” 是笔者学院的公选平台课程,受众面很广。这门课程是针对高职传统文化教育开发的双语课程,入选学校2019 年思政课程试点课程。这门课程名称为 “魅力中国”。设计课程共分为五大模块十三个章节。第一模块旨在让学生对中国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二、三、四三大模块通过对中国世界遗产的学习,掌握中国的名胜古迹和文化内涵,从而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全面的认识,适应高职生的学习特点。最后一个模块则是中国的通俗文化。课程实践,采取了如下方法将生态文明观的培育融入课程。

(一)增设生态文明培育的课程思政目标

在原来的课程目标上增加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在感知、体验中国哲学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并内化于心,深化于行,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引导者、宣传者和贡献者。

(二)生态文明内容落实到学习任务和知识点

在目标基础上将生态文明培育的理论内容主要落实在课程第一模块的中国传统哲学任务中。首先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内容提炼出来,然后有效地融入课程的其他教学任务。比如世界双遗中的四座名山都有儒释道的内容,自然遗产如四川熊猫栖息地涉及人和自然的共生问题等。讲到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问题,融入了自然无为的生态观。

(三)加强课程的实践体验环节

为了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比如生态消费观,组织学生开展了 “我节约、我光荣” 的大学生的主题演讲比赛活动,并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厉行节俭并用日记记录下来。此外,还组织学生到世界遗产地明孝陵参观,感知陵墓建筑中体现的生态思想。

四、结语

在 “中国文化概况” 的双语教学中,学生非常喜欢融入传统哲学生态观的授课模式,对课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课程内容好,方法好,收益良多。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高职生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领导、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中国的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为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可以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观。

猜你喜欢
万物哲学文明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对不文明说“不”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文明歌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