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视角,建构“真学课堂”

2020-11-23 01:52翟志武
课外语文·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真学语文课堂学生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中“非真学习”的现象经常发生。“真学”的前提是“真教”,“真教”才能让“真学”发生。语文教学应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变成学生的同质体,才能建构出“真学课堂”,焕发语文教学“真”气象。

【关键词】语文课堂;真学;学生

【中圖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0-0074-02

【本文著录格式】翟志武.立足学生视角,建构“真学课堂”[J].课外语文,2020,19(30):74-75.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中“非真学习”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是“重教轻学”,即忽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我观念的平台。此外,教学目标的错误定位,也会导致“非真”现象的产生。对此,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策略,让语文课堂重新迸发“真”活力。

一、提倡“真”读,发现魅力

情感是文字的精髓,而文字是文章的基础。从实质而言,阅读就是情感在不断累积的过程。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不同的阅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有的教师重“讲”轻“读”,将本该用于阅读的时间用来进行文本拆分,剥夺学生的阅读体验,将自己主观的理念借助教学渗透给学生。这样做看似省时省力,却不能帮助学生形成“真正”的阅读体验。因此,为了建设“真学”课堂,教师必须提倡“真读”课文。只有在“真读”的氛围里,学生对文本才能形成真正的领悟。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文章内容并不难理解,而且这篇文章也并不是以情节取胜,而是以情感动人心弦的。作者史铁生本该是一位无忧无虑的青年,却在24岁那年不幸双腿瘫痪,成为一名残疾人士。在青春的岁月瘫痪在床,对谁都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史铁生也因此变得暴躁易怒。但是,在这一段时间,他的母亲却不幸罹患严重的肝病,经常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却依然瞒着他。最后当她骤然离世,史铁生幡然醒悟,写下了这篇怀念母亲的作品。对于这样一部作品,如果教师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寻表现情感的语句或者让学生对作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是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的。只有让学生沉浸在阅读中,让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痕迹。当学生真正融入文本,当他们化身为作者,体会到一个残疾人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生活的愤恨,他们才能对文章中作者的悔恨之情有所体会。正因为作者过分地沉浸在自己的悲剧里,才会忽视身边人的悲剧,忽视自己母亲的病情,而这是作者一生的遗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真”读里才能形成“真”体会。

在早期的语文课堂上,所谓阅读只是走个形式,教师并不会给学生太多的时间进行深入品读,而是将大量的时间用来拆解课文,这样的教学不会对学生产生多少积极的意义。只有提倡“真”读,才能形成真正的体会与思考。

二、倡导“真”思,拓展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多半会对教学过程进行一种“理想性的估计”。所谓“理想性的估计”,指的是教师对教学产生一种过分完美的幻想。在理想的估计下,学生将保持独立思考,不用依靠教师给出任何提示性话语就可以完美解答所有提问。但是实际上,有的学生可以很快切中问题的实质,有的学生却给不出正确的答案,导致教学很难实现“理想”。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表现,启发学生“真”思考。只有“真”思考,才能带来语文教学“真”气象。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说理性散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先是引入了6位古代先贤的经历,论证了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然后推己及人,从个人发展以及国家兴亡的角度再次论证了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最后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由于这是一篇具有思辨性质的文章,如果教师将时间用来解读文章大意,并不能发挥这篇文章的本来价值,同时也与编者选录这篇文章的初衷背道而驰。事实上,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就是锻炼学生的辩证能力,让学生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本质。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忧患”与“安乐”两种态度对个人乃至国家发展的影响。按照作者的观点,人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才能应对生活的挫折,更好地实现发展。但是这样的观点,还适用于当下的社会吗?教师不妨就此开展一个课堂辩论会,让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比如正方同学认为,人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所谓“温水煮青蛙”不正是最好的例子吗?正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危机,过分享受当前的环境,才会导致最后悲剧的结果。但是反方同学认为,一个人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又有什么心思享受生活?难道担忧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吗?就像交通事故每天都在发生,难道就因为这个不出门了吗?在反复的辩论中,学生的思维将得到彻底的锻炼。

在“真学”课堂上,“真”思考很重要。所谓“真”思考,指的是让学生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想出问题的实质。正如案例中,教师让学生思考“忧患意识在当前社会是否仍是必需品”,就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思考源头,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实现“真”悟,升华情感

想要抓住一篇文章的实质,必须从情感切入;想要提升阅读的品质,必须从“真悟”入手。情感是创作者创作的初衷,更是一切词句的核心,而“真悟”意味着全情投入,意味着情感共鸣,更意味着心心相印。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很难有机会进行“真悟”。因为教师常常会不自觉地代替学生,将自己主观的愿望、想法,甚至是偏见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很难形成个性化的感受,而这样的教学并不符合“真学”课堂的宗旨。只有提倡“真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老师首先要求学生通读原文,知道这一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无论学生事先有没有接触过《红楼梦》,都不妨碍学生阅读这一个片段。本文主要改编自“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这个情节,这一段主要讲述了贾母和一众小姐丫鬟宴请刘姥姥的经过。这个片段最精彩的地方是作者对不同主人公“笑”的刻画,而这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让学生形成真感悟,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化的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有了不同的阅读收获:有的学生读出了史湘云的毫无机心;有的学生读出了刘姥姥的大智若愚;还有的学生读出了薛宝钗的稳健持重;有的学生读出了贾母的慈悲仁厚……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感悟,都说出自己对人物形象的认知。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感受和领悟,而这才是真学课堂所倡导的理念。

在真学课堂上,“真悟”同样重要。领悟是个性化思考的体现,更是学生对文本认知的直观呈现。不同的学生会形成不同的感悟,從学生的感悟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只有积极促进“真悟”,“真学”才能实现。

四、抓住文眼,理清脉络

“真学课堂”意味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有所获。那么针对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只有在学生明确文章的重点、脉络,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与特殊手法,知道文章的核心内容与情感,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首先,从抓文眼开始,让学生深入文本核心,梳理文章的脉络;其次,在脉络清晰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脉络上的“枝叶”,如作者运用的特殊技巧与写作手法,文章语言的特点等;最后,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通读原文,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看看文章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重点描写了什么内容,目的是抓住“文眼”。通过自读,学生很快捕捉到信息点——“于勒的信”就是整篇文章的文眼。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给每一部分取一个小标题,试着梳理出整篇文章的主线索。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文本语句,看看作者如何刻画菲利普一家人的形象,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给出具体的实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句进行具体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由文脉的划分过渡到具体语言的感知。最后,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对整篇文章的想法,可以围绕人物形象,也可以围绕文章主旨。比如,你对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有怎样的看法?你对于勒这一人物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怎样的价值观?通过上述步骤,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为了实现“真学”,教师必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换言之,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文眼入手,进而掌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总之,“真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一个倡导“真学”的课堂,必然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本文从四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构建“真学”课堂的相关策略,旨在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提升。

参考文献

[1]蒋俊.以“真”为本  建构初中语文真学课堂[J].山西教育(教学),2017(5).

[2]顾云霞.天然去雕饰,品尝原滋味——探析初中语文“真学课堂”的构建[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7(2).

[3]林丽生.初中语文“五学”课堂模式之“合作研学”的组织与评价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3(7).

猜你喜欢
真学语文课堂学生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学生写话
渗透爱国教育 教学“真学”历史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