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摘 要: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书籍可以为一个人带去更多的人生智慧,我们在阅读中明白更多的道理,在阅读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学内涵,思维品质可以在阅读的积累过程中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而这其中的“群文阅读”更是一个升华课堂的环节。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为载体,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对关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详细的个人观点说明与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问题原因;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要以阅读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素材与灵感,再以写作来将阅读收获的文本变得更有生命力,教师要适时扩展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构建以思维导图为指引的群文阅读课堂,构建以主题为王做引导的群文阅读课堂以及构建以扩展延伸为目标的群文阅读课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
一、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随着“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阅读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目前一些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较差,自主阅读的热情较低,网络充斥着学生的课余时间,群文阅读即不满足于学生的课内阅读,而需要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教材进行整合,并适时地进行课外文章的扩展,而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习,就难以进行高效的课堂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群文阅读的能力。
二、关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构建以思维导图为指引的群文阅读课堂,构建良好思路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构建以思维导图为指引的群文阅读课堂,让学生有目标地去学习。小学课本的阅读文章中,大多以记叙文为主,这些文章有的采用了时间顺序描写,有的采用空间顺序描写,有的采用逻辑顺序描写,针对文章的结构形式,语文教师就可以将文章中的重点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元素,将每一个时间、地点进行罗列,指导学生缕清思维。逻辑导图以及简洁直观、鲜明的特点吸引了师生,提升了学生的群文阅读逻辑思维,不同的形状与标识增强了学生对于文章重点与线索的记忆,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群文阅读的速度,在其中“求同存异”。
(二)构建以主题为王做引导的群文阅读课堂,学习类比文章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构建以“主题为王”做引导的群文阅读课堂,让学生以一个相同的主题进行类比式的思考阅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取不同的作者但表示同一主题的文章来阅读,开展主题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培养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辨识与提取、比较与整合、评价与反思、应用与创意等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学生在梳理、整合、思考的过程中明白了文章的主旨,形成了一个精神丰盈的独立的个体。
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开展了以主题为王做引导的群文阅读课堂。我运用投影仪展示济南冬天的风景:阳光、薄雪、远山,美丽的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提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啊?”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描述,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打开学生的思路,随后我以“季节”为主题,构建以主题群文阅读课堂,引导认真阅读《夏天里的成长》《秋天的雨》等描写景色的文章,提升学生感受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四季流转的不舍与希冀,让学生在类比中获得更强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
(三)构建以扩展延伸为目标的群文阅读课堂,丰富文学积累
小学语文教师要侯建群文阅读的阅读方式,应以扩展延伸为目标,以群文阅读的形式扩展学生的阅读文章篇目,扩宽了学生的的视野,将文章以及与文章相关联的内容一并呈现给学生,有效的扩大了学生的阅读文章数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的能力随着阅读篇目数量的增长不短增强,读书的原则是“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书籍的阅读过程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不断积淀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从量的积累再到质的飞越”,量的积累是基础,因此,群文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扩大学生阅读数量方式,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实现体系化、逻辑化的阅读。
例如,在讲解《牛郎织女》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构建以扩展延伸为目标的群文阅读课堂。我指导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就进行“牛郎织女”故事的演绎,学生依据课文设计台词,并准备相应的服饰与道具,这是增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良好形式,教师还可以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造人》,了解我国神话著作《山海经》,丰富学生的认知,增强文学积累。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展阅读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扩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在不断的教学升华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纸质的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小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學中思维品质培养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21(08):69-70.
[2]刘红霞.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