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芳
【摘 要】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古诗词的熏陶中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在开展小学生诗词教学时,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并不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也不是让学生背诵,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爱上古诗词,只有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才算得上是成功的教学。因此,在开展小学生诗词有效课堂教学时,就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引导学生去体会古诗词,在精神上实现升华。
【关键词】 古诗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朗诵
古时候,我们国家的教学讲究的是吟诵,但是发展至今,很多教师已经忽略了对学生吟诵能力的培养,过度追求对古诗词的理解。很明显,这种过度追求詩词含义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很适合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古诗词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是自身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只有这样,古诗词教学才能更有实际意义。想要让学生真正爱上古诗词,让古诗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的为人处世,则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构建有效的古诗词课堂教学。
一、古诗词学习要勤加朗诵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朗诵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方式。只有朗诵才能让小学生认真体会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也只有朗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的字词句式方面的魅力所在。在大声朗诵时,学生更容易有所感悟,也有助于学生查缺补漏。另外,学生在朗诵时注重停顿才能感受到朗读的乐趣,朗读的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习《人之初》时,这一内容虽然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它年代比较久远,在用词上自然也是相对简略。因此,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僵硬地传授其中的知识点是不够的,这样的教学效果还不如学生自己去多朗诵,有时候,通过有节奏地重复朗诵,学生就能逐渐意识到其中需要表达出来的意义。此外,在朗诵时,学生也可以很好地将其背诵下来的,而在这样的效果上学生不会受到背诵等问题的困扰,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也能得到很好的调动。
二、古诗词体会要深入情境
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置身其中,虽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在学习古诗词时,如果能将自己置身其中,那将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印象,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理解它出现的时代背景。如此,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可以更好。
例如,在学习“日照香炉生紫烟”这一句诗时,“香炉”在这里是一语双关的用法,它既可以是虚指,也可以是实指,暗喻山峰,也是指天上的香炉,有了这一认识,在“生”这个字眼的学习中学生就可以更好地领会了,它既指“升起”,也指“产生”,关键就在于学生如何理解。在这样的模糊教学下,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去“看”,用心看诗词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境,并让自己置身其中。这样的话,学生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缭绕,也可以看到香炉的烟雾缓缓流动了。如此,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到诗词中的意义。
三、古诗词学习需要对比
对比是古诗词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在出题人眼中,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通过对比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词中每一个字的优点,进而更好地对诗词的字眼进行提炼,找到它存留至今的原因,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时,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很耐人寻味。这时候,如果说把“绿”字换成“过”“到”“入”“满”等其中的任何一个,学生在多次朗读对比之后,就能很好地感受到“绿”字的优势所在。在对比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绿”字不仅仅是一个动词,还是一个表示状态的词,在表达春天景色时也更加生动。因此,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字词是需要学生去细细推敲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语文用词方面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对古诗词中的亮点了如指掌,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也能将这样的写作技巧放在自己的文章中,一举多得。
四、古诗词吟诵更加从心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古诗词中,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吟诵活动。吟诵不等同于朗诵,吟诵是更具节奏感与韵律感的朗读方式,让古诗词就像是唱出来的一样。尽管这样的吟诵方式对小学生而言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但是教师完全可以忽略技巧性的讲解,只需要简单地将吟诵的结果放给学生听,让学生积极模仿即可。这样,吟诵对小学生来说,难度就会降低不少,而在吟诵时,他们也能更好地体会诗词中所要表达出来的感情。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古诗词教学时,朗读是课堂的一大重点。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慢慢体会到古诗词中所要表达出来的意思,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语文学习技巧,不论是在句子上还是在措辞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积极影响,继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相信在这样的教学中,只会像滚雪球一般让教学效果越来越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汤希财.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J].名师在线,2020(08):26-27.
[2]马文君.古诗词高效教学路径[J].文学教育(下),2020(0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