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乐
摘 要:本文以淄博市技师学院为例,从淄博市技师学院在技能大赛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入手,从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吃苦耐劳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践行工匠精神等方面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技能大赛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技能大赛 工匠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几个根本问题。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一、淄博市技师学院在技能大赛工作中取得的成交
淄博市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培养企业紧缺且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技术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建校60多年来,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为淄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彰显学院办学实力
近年来,在做好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学院坚持走技能大赛高端引领之路,连续五届承办并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学院派出的选手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全国选拔赛上获得了第4名,并代表中国参加了2017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且获得银牌。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考核中,学院派出的选手在工业机械装调项目获得全国第二名。在2019年12月刚结束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中,学院选手在电气装置、工业机械装调两个项目继续保持往届选拔优势。另外,学院在省级以上其他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了100多个奖项,彰显了学院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二)以刻苦炼技作基石,锻炼卓越工匠精神
成绩的取得是学院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其中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大赛选手的刻苦训练,更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苦付出。技能大赛既是专业能力的竞争,也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较量,需要参赛选手既有炉火纯青的功底,又有沉着应战的心态;需要指导教师既有出神入化的技艺,又有运筹帷幄的定力。备战技能大赛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从选手选拔到集训考核,从省市比赛到国赛乃至世界技能大赛,需要师生同心,翻过一座座山、迈过一道道坎。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无法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心中有信仰,脚下才会有力量。”技能大赛是对参赛师生综合能力的考验,在技能大赛的备赛参赛过程中,学院通过持续开展弘扬吃苦耐劳品质、无私奉献精神,践行工匠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专业能力的积累和竞技水平的发挥,在技能大赛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学院以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技能大赛的措施
(一)坚定理想信念,完善选手梯队建设工作
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是做好技能大赛工作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我国技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做出重要指示时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为办好技工教育、做好技能大赛工作打了一剂强心针。
参加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梯队建设是先决条件。梯队建设做不好,参赛队伍就会缺乏延续性,参赛经验就形不成积累优势,参赛成绩也就实现不了量变向质变的飞跃。
学院电气工程系高度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从新生入学第一课开始,就以身边的典型事迹激励学生树立技能成才理想、信念,通过留校任教的毕业生现身说法,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后备人才选拔。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院充分利用班会、晚自习时间,通过播放《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影片,持续开展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技能强国教育,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以及学院开展的“教学质量月”“技能月”等活动,不断增强学生敬技能、爱技能、学技能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立体式、持续性的理想信念教育,让一部分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积极参与选拔,为技能大赛参赛选手梯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备人才保障。
(二)弘扬吃苦耐劳品质、无私奉献精神,增强技能大赛备战能力
“心底无私天地宽”,只有内心无私,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从校内选拔到参加市赛,再从省赛到国赛甚至世界大赛,难度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一步步考验着选手的意志力,越到后面越需要选手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
近年来,学院对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尤其世界技能大赛、国赛、省赛的选拔几乎呈现无缝衔接状态,各项目选手常年处于备赛和参赛状态。日复一日的重复性训练极易使选手出现疲劳懈怠现象,一旦放弃则前功尽弃。因此,备赛过程需要指导教师全程跟进,边指导学生训练,边解决学生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用无私奉献精神不断激发学生的训练潜力。
近几年,学院电气工程系的参赛成绩不断取得突破,电气装置项目指导教师王希友两年如一日,几乎没有节假日,以校为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备赛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着学生,最终取得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第四名、首届中国国际技能大赛银牌的优异成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指导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必然会對学生埋头苦练的意志力、吃苦耐劳的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学生提高竞技水平、增强实战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践行工匠精神在技能追求上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水准,持之以恒、专注执着的职业追求,爱岗敬业、创新创先的职业操守。
工匠精神对技能大赛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学院电气工程系已经蔚然成风,从参赛选手的选拔培训,到指导教师的不断学习提高,工匠精神已经融入师生的日常训练和各类比赛。
近年来,学院电气工程系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2016年以来,学院电气工程系经过艰辛的努力,先后取得了电气装置项目国赛第四名和首届中国国际技能大赛银牌的成绩。学院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山东省选拔赛,面临着训练设备严重不足和缺乏参赛经验的不利因素。指导教师不辞辛苦,到全国各地多方求教,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参数,最终取得了山东省选拔赛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入围省集训队。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参赛师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笔者所在学院已经连续两届获批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国家集训基地。4年来,上百名备赛和参赛师生或训练或比赛,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要经过反复比对才能找到最准确的握水平尺的姿势,墙面打孔时视线与钻头的角度要达到最合理,用垂直的钻孔来最大限度避免线槽位移,确保接口处严丝合缝。一次次训练,一场场测试,只为了一步步地提高。工匠精神既是追求精益求精的积极心态,也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对工匠精神的尊崇和坚持,为学院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大赛团队凝聚力、提高参赛选手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大赛成绩不断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武器。只有抱着要干事的心态、能成事的本领,职业院校的备赛参赛工作和技能教育事业才能沿着更加光明的道路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