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热旦·艾白地拉
摘 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方面的突破,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也为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开辟了新的改革路径。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然后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希望能为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计算机基础课 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也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平台,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改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效果。
一、“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对理论、实践进行整合。该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方案设计更为合理、教学流程更加规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内化、吸收知识和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如下。
(一)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
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是指将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破除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界限。“互联网+”的发展为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供了平台支撑和技术支持,实现了无形教学和有形教学的融合。开展线上教学,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凭借新媒体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开展线下教学,是指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完成课堂教学的互动。另外,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还指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分享,使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始终处在互相促进的状态。
(二)教学理论的混合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还包括教学理论的混合,主要是指建构主义、关联主义、教学交互理论和学习教学理论等的混合。在开展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运用不同的教学理论,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但能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根据学生学习需求、教学情景、学习基础等的不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活动的优势。
(三)教学资源的混合
教学资源的混合,一方面指的是计算机教学资源呈现方式上的混合。互联网平台中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选择教学资源及呈现方式,开展针对性教学。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学主要采取学生练习、教师演示的模式,该教学模式针对性差、趣味性不强,而混合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教学资源的混合,另一方面指的是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高效课堂。
二、“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是开放性原则。开展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要打破以往封闭的教学状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多个层面实现教学活动的开放化。例如,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还应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探寻自己喜欢的知识。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开展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切忌机械式灌输知识,要让学生在民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三是统一性原则。混合式教学不应刻意划分线上、线下教学之间的界限,而要使两者呈现一种互补的关系,线上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尽可能地遵循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流程,避免网络教学与课堂脱节。
三、“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下面以A高等职业学院为例,对“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阐述。
(一)平台选择
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需要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平台作为支撑。A高等职业学院首先构建了功能完备、设备先进的校园网络。其次,A高等职业学院采用4A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不但可以开展测试、布置作业、讨论、协作学习、答疑等多种教学活动,还可以用于学校管理建设和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最终实现课程教学和资源中心的互联互动。
(二)课程资源开发
开展混合式教学离不开优质课程资源的支持,A高等职业学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网络资源分为自建资源和共享资源。自建资源指该校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自行整理的教学资源,如实训项目、教学课件、考证实战等。共享资源是指网络上的计算机基础课精品课程,如案例、课件、测试题、拓展知识等内容。教学课件由课程视频和授课课件组成。课程视频讲解Excel、Word、PowerPoint等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训项目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各专业的需求。A高等职业学院共17个專业,各专业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A高等职业学院结合不同专业具体岗位的实际需求,根据工作过程需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以真实应用和真实环境为主线,加强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考试实战是指建立计算机考试的模拟题库,学生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模拟考试练习,为日后参加“双证”考试做好准备。
(三)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根据授课计划,向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在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中,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占用课时较少,课程的重点是训练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讲练结合法、任务驱动法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可以直接提问,由教师进行解答;学生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共同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集中讲解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反映较多的问题,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在总课时中,课堂教学占60%的比重。
(四)在线教学
在线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程资源自行决定学习进度,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在线交流,或是向教师提问,或是将问题提交到智能答疑系统。另外,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布置作业,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作业。在总课时中,在线教学占40%的比重。
具体来说,在在线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根據学习内容发布学习目标,根据学习内容发布教学资源,根据学习内容布置实践任务,在线答疑解惑。
对于学生来说,则需要做好以下工作:自主预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实现知识巩固和拓展,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五)教学评价
教学考评是教师了解教学成效、改进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教学评价包括在线评价和课堂评价两部分。
在线评价包括电子邮件检查作业、网上抽查、在线测试和管理作业资源库等多个方面,在总成绩中占30%的比重。课堂评价包括学生发言、作业、出勤等多个方面,在总成绩中占40%的比重。总成绩中,期末考试占30%的比重。
在评价中,教师应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对学生的课堂及在线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促进对评价结果的合理应用,使评价结果为开展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推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给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学生需求、教学实际环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相混合的教学优势,不断改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
[2]刘心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
[3]刘华,敖谦.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以“网线制作六步法”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1).
[4]周燕,钱雯,朱锦平.“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J].丝路视野,2018(3).
(作者单位: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