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中教师的组织与管理

2020-11-23 01:56蔡浩然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29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教师

蔡浩然

【摘要】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融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本文以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开展的“恰同学少年”湖南立志研学旅行活动为例,探讨在研学旅行中教师如何从目标培养、课程整合、出行教育、学生分组任务界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组织、管理与指导,以引导学生从研学中培养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学旅行;教师;组织与管理

一、研学旅行的背景及教师的作用

2016年12月,教育部联合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开始从试点走向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研学旅行,各学校也在进行积极探索。

教师是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研学活动能否有序、安全地开展,取决于教师在研学旅行中的组织和管理水平;研学活动中能否得到家长的支持认可,取决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因此,研学旅行中每一项具体活动的落实,老师是关键。

二、研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

研学旅行是行走的大课堂,向大自然、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领域不断延伸与扩大。在设计研学旅行时,学校及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确定具体的主题,来引领学校的研学旅行活动走向系列化、规范化和多样化。

平安里学校2018年5月举行了六年级“恰同学少年”湖南立志研学旅行。追随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追忆红色岁月,点燃激情梦想,前往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韶山,开启一段意义非凡的研学旅行。童年,是孩子成长,树立志向的重要阶段,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憧憬。

为此,学校将这次研学旅行的目标主要确定为:让学生学习毛主席的思想和精神,树立志向,制定目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以伟人的精神来激励自己,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学习,将来成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学生无论是观赏青山绿水,感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游览名胜古迹,感受古人的勤劳智慧;无论是走访红色遗址,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抑或是体验传统文化,领略社会发展的蓬勃活力,都能够在每一个主题活动中研有所获,学有所思,旅有所感,行有所成。

三、结合研学内容教师进行课程整合教学

根据教育部联合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研学旅行主要趋势是不同学科的课程融合,必须要做到行前有准备、行中有研究、行后有成长。如,平安里学校2018年5月举行了六年级“恰同学少年”湖南立志研学旅行中进行《经典永流传——毛泽东诗词诵读》课程。

1.课程特色: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伟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2.课程目标:古诗词是中国国学最易普及的精华和基础,让学生接触些传统经典文化;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以及提高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3.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诗词的特点和创作背景;分享朗诵毛泽东的经典诗词。

4.对课程教师的要求:能够传授诗词朗诵技巧的同时,能够教给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地欣赏毛主席诗词等。

四、研学活动教师的出行教育

应该说,只有教师的存在,才能寓教于游,才能真正将“游”与“学”变成一个整体,从而体现研学旅行的价值。策划研学旅行应当按照“高”“精”“特”的标准严格执行。只有在研学旅行出发前,方方面面搞好出行教育,才能让研学旅行的效果实现最大化。

平安里学校为成功举行2018“恰同学少年”湖南立志研学旅行活动,学校制定并调整研学路线,召开带队教师、参与学生及家长等多方会议,用心细致做好出行前的一切教育准备工作,确保研学旅行安全顺利,学生学有所获。

案例:平安里学校2018“恰同学少年”湖南立志研学旅行学生动员会

(一)行李物品准备

小行李拖箱一个,双肩包一个

证件:身份证、学生证

衣物:校服套、内衣裤、睡衣、袜子(带好出行三天所需)

洗漱用品:牙刷、牙膏、毛巾、纸巾

基本药物:如晕车药、整肠丸、创口贴等

学习用具:笔记本、笔

贵重物品:可携带,但要自己妥善保管、适量钱币

*组长携带手机(晚上由老师代管),组员不可携带

(二)安全纪律要求(文明礼仪常记心中)

一切行动听指挥,听从老师和组长的安排,注重团队协作。

参观学习要排队有序,要紧跟队伍,不掉队,不乱跑和喧哗。

坐车:上车依次排队上车,行车中系好安全带,不随意下座位和讲话。

携带贵重物品要注意保管,建议不要携带过多钱财。

住宿中注意用电安全,如烧水壶、手机充电。

晚上10点半后休息,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不随意串门。(带队老师10点后检查宿舍)

男生应展示绅士风度,在放置行李或拿重物时要主动帮忙。

(三)学习活动要求

参观学习时要认真听讲解介绍,做好笔记,有疑问处可礼貌询问。

每日参观学习结束后,要写心得体会,总结一天所学和经历体会,返校后要进行全校汇报。

学习分享、交流时要大胆积极,大方得体。

注重团队协作,团队间要互帮互助,分工合作。

五、学生分组及任务界定

研学旅行是融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收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游中学,行中思,是素质教育的有益形式。

高质量的研学旅行关键在于出游前提出问题,划分小组,出游中组织讨论,寓学于游,出游后总结评比。

研学旅行小组的人员搭配,也像合作学习小组一样,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

研学旅行小组和合作学习小组有一点不一样就是,小组成员男生或女生晚上会两两住在一起,所以会多一些综合考虑,一般避免有矛盾的住一起,避免太调皮的男生在一起,避免太爱讲话的女生在一起等。

研学旅行小组要注重团队协作,小组内要互帮互助,互相监督。组长和副组长要对本小组成员进行工作安排,组织小组成员各司其职。

例如,在出行时可安排如下:组长:全面负责研学旅行小组的一切事务,尤其是组织集合、安全出行。副组长:协助组长,防止学生掉队,处理突发情况等。行李管理员:负责将本组行李有序放置到车厢内或到达目的地拿出来。纪律管理员:负责本组学习活动时的纪律,及时提醒同学。在学习时可安排活动拍摄员:负责记录本组参观学习时的照片,记录美好瞬间。其余同学负责记录学习笔记,晚上一起交流总结。

研学旅行如遇不是同年级学生,而是跨年级学生一起出发,一般都会挑选高年段有经验的学生担任组长,进行以大带小,相互帮助,来提高低龄段学生的自理独立能力。

六、结语

研学旅行是融社會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收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游中学、行中思,是素质教育的有益形式。

在今后设计研学旅行,学校及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确定具体的主题,来引领学校的研学旅行活动走向系列化、规范化和多样化。研学旅行的形式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研究报告等,发挥研学的教育效果最大化。

朱永新教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非常好的教育传统。”我们将不断努力,让学生们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17[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

[2]刘海金.研学旅行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标准指南[M].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8.

[3]唐杨,何刚,黄悦.研学旅行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28):5-8.

[4]罗亚玲.最美的教育在路上——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8(08):38-41.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