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莎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文言文教学中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篇文章,短小精悍的篇幅、精准凝练的用字、逻辑严密的言辞、跌宕起伏的故事,充分展现了《左传》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语言;炼字;逻辑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战国的苏秦、张仪口若悬河,舌如利刃;渑池之会,蔺相如一辩退虎狼之师;三国诸葛亮,以一当十,舌战群儒……那些因辩才青史留名的故事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
《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也记录了这样一个智慧的故事。《春秋》對这件事情的记载只有6个字——“晋人、秦人围郑”, 《左传》将其扩充为294个字,并且在三个场景的人物对话中展现了整个故事发展的全过程。《春秋》是极简的记事,《左传》融记事和记言为一体,并传承了《春秋》的语言风格,文字简洁精炼而意蕴深邃。《烛之武退秦师》正是这种语言风格的典范。
文章一开头就用两小句交代了战争的起因:“无礼于晋,贰于楚”。在一般的战争记录里,战事的起因本是重要信息之一,会详细叙述。但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仅用7个字轻轻带过,暗指这些不过是秦晋出兵表面上的借口罢了。真实的原因是秦晋因为本国利益需要向外扩张,大国的强权霸道不言自明。
文章的第一个场景出现在郑国朝堂上,郑国被两强夹攻,大臣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危”字点明了客观局势的危急,“必”字又显示出佚之狐对烛之武的绝对信任。烛之武一开始找借口推辞了郑伯的请求,郑伯马上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一个“急”字点明了郑伯主观心理的焦急,也与前文的“危”字相呼应。作为一国之君,他首先放低姿态自我检讨,并且连用敬辞“子”,态度诚恳。紧接着讲话软中有硬,暗含威胁之意。此话一出,烛之武马上就应允了。精简的语言描写,却显示了人物之间暗流涌动般的心理较量。《左传》的文字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个场景出现在秦军大营,这也是全文最精彩的劝说之词,正所谓“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准确预判了秦晋联盟并不牢固,所谓的秦晋之好不过是以利而和的政治联姻,于是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对秦伯展开了一场攻心之战。他首先示弱,坦言郑国必败,这样既消除了秦伯的戒备心,满足其政治虚荣心,也以此得到劝谏秦伯的机会。接着他向秦伯发出了灵魂拷问五连击:郑国亡国,是秦国获益多还是晋国获益多?晋国强大后对秦国是好事还是坏事?留下郑国对秦国有利还是有害?晋国以前对秦国讲不讲信用?晋国究竟是秦国的队友还是对手?这五连问从现实层面推导出了“亡郑=陪晋=害秦”逻辑;从历史层面推出了晋国无信论(晋惠公当年借助秦国之力继位后,便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拒绝兑现承诺);从未来层面引出了晋国威胁论,实力增强后的晋国必将威胁秦国的利益。
烛之武的劝说没有丝毫乞求之意,整个劝说之词客观从容、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从长远的战略上帮助秦国分析利弊,最终不但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而且秦国还与郑国结盟,派兵驻扎郑国协防。如此干脆利落的言辞真让人拍案叫绝。
最后一个场景出现在晋军大营,从表面上看,是晋文公认清形势,觉得打击秦国“不仁、不知、不武”才退兵的。实则凸显了烛之武对三国局面的准确分析,劝退了秦军就抓住了破局的核心,晋军自然不战而退,郑国的灭国之灾得到暂时的化解。
《烛之武退秦师》全篇字字精炼,句句蕴含深意。人物语言高度凝练,逻辑清晰严密,引人入胜,将《左传》的语言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实乃史传类文学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