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英
在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的社会能力不仅关乎着未来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同时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培养,更要注重创新创业思想、注重社会能力培养。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对现代大学生的社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未来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以及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下,我党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规划,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1]。在这一背景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创新创业对于现代人才来说,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反映了大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在全面的创新创业背景下,对于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以创新创业为综合能力的支撑与依托,承载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推动大学生社会能力进步。
大学生社会能力是指学生在专业能力之外,具备的社会基本能力,包括了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提升能力等。社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社会工作必须的核心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社会能力能够满足社会生活中的客观规律,能够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同时实现社会目标。大学生社会能力是个人能力的根基,能够为个人能力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撑。创新创业是指学生能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具备创新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社会能力正是最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业理念,同时要加强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要促使学生习惯与外界沟通,善于与外界交换信息;同时能够组建个人创业团队,发挥团队优势,开发人力资源。除此之外,高校的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需要关注创新创业的素质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尖端的专业领域,科技创新是教育的引领,能够发挥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内在价值。培养大学生社会能力、实现创新创业理念的教育驱动,不仅能够全面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且能够检验高校的人才教育质量。
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是相互依存与相互支撑的关系。通过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创业及就业发展中,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总体适应性,帮助学生在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在社会大环境中提升自我认识,根据社会需求变化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这一培养过程与创新创业培养相辅相成。创新创业建设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社会能力的培养效果,了解自身能力的不足,调整自身状态,创造更具价值的社会能力。
创新创业思想包括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技术社交和管理能力与大学生社会能力有一定的重合。大学生社会能力中的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创业思想中的社交和管理能力,能够相互贴合,互相促进。同时,社会能力中的组建团队能力、人力资源应用能力,都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的相应素质,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根据研究,针对大学生社会能力进行知识面及视野、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与人相处、领导能力四个维度的调查,四个维度都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数约为47%,这一数据随着年级的增长有所提高,也与专业和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一定关系。
高校对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会结合一些高校学术竞赛或科技比赛完成。这些活动缺乏创意,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影响不够。很多学生希望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但是校内无法提供前沿的实验设备,也缺乏有效的创业指导。一些针对大学生进行的社会能力培养课程,只关注创新创业理念的宣导,并没有真正地创设有利的创新环境、帮助学生完成创新创业规划。因此,整体环境上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满足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长此以往,学生在自我能力发展上缺乏主动性,不愿意提出自身创新的想法,不愿意去完成有意义的创业实践。甚至思想局限在一些条条框框中,无法去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创意环境上的不足,导致了大学生从能力到思想的禁锢,影响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发展。
部分高校在进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时,有了一定的创新创业认识,能够开展创业指导课程、创新培养规划,开展创意竞赛、活动等,但是却缺乏能够实现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创新实践。现代大学生的思想上更愿意接受新奇的事物,同时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社会能力培养时,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加深他们对创新和创业的理解,让他们在日后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时,能够以创新的思想、创业的意识,发挥自身社会能力,完成在社会中的发展,实现自身价值。而缺乏创新实践的社会能力培养,禁锢了学生在个人能力方面的认识,导致学生对创新的认知、创业的理解是片面的。有一些学生,将自身的能力局限在一个个想法中,无法将其付诸行动,落实到实践。
近年来,高校为了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战略规划,在学校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科技创新课题。课题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提高自身创新创业思想。然而这些课题最终能够获得的具体实践成果少之又少,导致实践活动与创新成果严重不成比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学校和教师设置的创新创业实践与社会能力培养需求不协调,无法真正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课题的研究内容与专业的社会需求不统一。另一方面,创新课题的设置与教学任务、科研任务挂钩,教师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难以保证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建立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平台,能够实现社会能力的全面训练,促使大学生以提升自己能力为目标,获得培养自身社会能力的主动性。针对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建立的创新创业活动平台,一方面要充分地结合创新创业背景,另一方面要完成多角度的活动设计。既要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又要强化多方面的社会能力。
1.要针对学生的创意思想、创新能力及创业发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开展如语言写作、辩论等结合时事热点、焦点问题的竞赛活动。还可根据创业发展需要,举办面试模拟、商务谈判模拟、创业计划书撰写等规划类活动。
2.针对创新创业团队需求的协作能力,组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集体合作类活动。例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合唱比赛、拔河比赛、团体趣味运动会等。以班级、宿舍、社团等作为活动单位,组建活动团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凝聚力。
3.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将创新创业和社会能力作为学生培养基础,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计算机专业组织“互联网+”创业大赛等。另外,依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安排,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跟踪服务,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综合社会能力,并完成创新创业思维的转变。
在对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建立全面及多样的管理机制,确保对大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加强教师团队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实现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发挥社会能力培养的教师指导作用。
一是班主任、辅导员开展创新创业主题班会、社会能力主题班会等,组织学生在班会中展示自我、分享故事,同时表演一些创意的节目、提出自身创新的想法。一方面让学生树立自信、锻炼胆量;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二是加强评价及考察的管理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意行为进行鼓励和引导。通过日常的评价及考查,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量,确定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中的短板,针对性地完成思想教育及能力培养,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三是加强心理辅导的普及,让学生在遇事时能够稳定思想、寻求合作、积极解决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同时在创新创意思想方面有积极的认识。
素质拓展是社会能力培养中一种具有体验特性的培养形式,通过这一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趣味及新颖的环境中体会创新创业内涵、了解创新创业思想、提高自身社会能力。根据社会能力的需求设计的素质拓展情景,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在素质拓展中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人力资源应用能力。要在素质拓展中加强学生与他人的沟通,学会关爱他人并激发自身潜能。
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时,要在培养方案方面向创新创业方向倾斜。通过建立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全面培养大学生社会能力;借助多样的管理机制及管理活动,潜移默化地培育大学生社会能力;另外要以素质拓展实践等创新形式,开展社会能力针对性的实战训练,真正帮助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要求,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