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与就业信息渠道创新探析

2020-11-23 23:50汪婷于洋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4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渠道

文/汪婷 于洋

一、就业信息渠道概述

就业信息,从广义上来说不仅指与就业岗位和就业内容相关的信息,还包括就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因此都属于就业信息的范畴[1]。就业信息,从狭义上来说就是企业所发布的与岗位工作内容以及岗位需求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本次的就业情况。

就业信息按照真实性分为两大类,分别为真实的信息和虚假的信息;就业信息按照实际的内容,可分为背景广义上的信息和岗位具体信息;就业信息按照作用分类,可分为有效信息、非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2]。

二、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与就业信息渠道获取存在的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与就业信息渠道仍然不够畅通,学生对实习就业信息了解得相对较少,导致学生丧失了很多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下面具体分析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与就业信息渠道获取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传播路径的选择较单一

目前实习以及就业信息的传递利用较多的途径就是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以及政府在官网上公布的信息[3]。目前学生过多地依赖这种单一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缺少其他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官网所发布的信息也并不完全符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就业信息接触得较少,无形中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并且非城市地区的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少,仅仅依靠学校提供的信息,但这远远是不够的[4]。学校提供的信息难以满足自身实际,就会造成学生的失业,会对非城市地区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使他们缺少对就业的信心,更加不愿意就业,导致失业率偏高。

(二)对求职信息判断不到位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缺少工作经验,对自己专业不够了解,对自身缺少清晰的社会定位,导致在接受就业信息时,无法合理辨别出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无法准确识别出与自己专业匹配的就业以及实习信息,导致错过就业机会,造成失业。并且高职院校毕业生还未走出校园,往往岗位的期望过高,但是看到企业实际的招聘需求并不符合自身的预期,就会放弃就业机会,这也会造成失业率上升。另外,高职院校存在“校企合作”“毕业分配”等特殊的教育模式,上述项目开展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但是这也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生过分依赖学校的毕业包分配,依赖学校与企业合作,自身处于被动的模式,缺少对就业信息主动搜集的意识,只等学校为其主动提供就业机会,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大多数毕业生为独生子女,缺少抗压能力,当获取劳动信息失败后,会打击自信心,使得他们将更多就业机会放在亲朋好友、家人的介绍及学校安排的层次上,致使其搜集到的信息相对落后。

(三)对相关求职信息的重视不够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毕业生更多关注的是就业信息获取途径和获取方法,以便快速获取更多就业信息,实现快速的就业。但是前期并没有对就业政策、就业维权有相关的了解,在就业之后发生相关问题也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毕业生缺少对创新政策的理解,导致了他们一股脑投入就业的人才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就业压力,而对创新创业政策缺少理解,错过了较多优惠和扶持政策,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四)求职信息真实性考证难度较大

由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较快,传播的范围较广,这就给了一部分虚假信息可乘之机,毕业生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中小企业为了吸引人才,不惜制造合同陷阱、抵押陷阱、网络陷阱、冒充知名企业陷阱等骗取毕业生,使得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五)学校就业指导教育尚待完善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将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在保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尽可能节约成本开支,因此必然会忽视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是缺少对以后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面的技巧的掌握。有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相关的课程,但是也仅仅是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大部分职业规划教师属于兼职,缺少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性,难以清晰地判断当前的就业形势,并且结合自身知识对即将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职业课程内容也相对较落后,不利于毕业生获取最具有时效的就业信息,信息获取的渠道相对较窄,导致毕业生难以选择合适的岗位,不利于自身职业之路的发展。

三、实习与就业信息的创新探索

随着人才市场的不断发展,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就业信息渠道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理念。新形势下就业信息渠道的完善应该通过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拓宽就业信息传播渠道,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降低社会的失业率,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政府应完善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打击求职欺骗行为,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求职和就业环境。一方面,主管部门应根据就业市场变化、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特色及时代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使就业信息传播有法可依;严厉打击违法、虚假、欺骗招聘行为,维护就业市场秩序;建立高职毕业生法律援助制度,帮助高职毕业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管理规制,通过相关规制约束,进一步规范信息发布者的行为,明确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强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强化二者的权利和义务,使我国的就业体系及其发展真正建立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建立、健全用人单位和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对信用档案的管理与评级做出明确规定,积极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二)高职院校学生应提高就业信息的鉴别、筛选能力

学生应该注重自身对就业信息的鉴别、筛选能力,通过接受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对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尤其是面对网络虚假信息增多的趋势,更应增强相应鉴别的本领,以免上当受骗;通过接受就业指导教育,学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强化维权意识。

(三)高职院校学生应重视就业指导教育和就业信息的积累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自身的职业发展,学生应该重视就业方面的教育,对就业信息要主动进行搜集,实现就业信息的辨别和整理,选择有用的信息帮助实现顺利就业。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就业信息时,首先,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学生要逐步重视就业指导教育,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目前的专业知识储备、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有针对性地从众多的就业信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实现顺利的就业。其次,应该学习求职的技巧,增加就业的成功率,还应该学习一些劳动法的知识,学习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应该不断拓宽自身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和途径,除了从政府官网和学习组织的招聘会中获取信息,还应该自己从网上多了解,主动联系招聘单位获取招聘信息等等。

(四)高职院校应切实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应该承担起学生社会就业的责任,不应该只关心学生在学校的学科成绩,更应该对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规划,增加就业的成功率。首先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引进先进的理念,创新目前现有的职业规划课程,就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要与市场的要求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就业。其次,应该配备专业的职业教育教师和职业教育设施,平时多举办一些创新创业大赛,帮助学生了解创新知识,增强自身的劳动技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最后,还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只要关系到学生的事情就一定要想办法做好,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向企业引进一批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和实习生,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就业和实习问题,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对求职技巧和求职信息的搜集与处理等全面的认识,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指导。

四、结语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习以及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从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方面进行思考,只要社会多方共同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与就业信息渠道的改善,就一定能为就业信息渠道赋予新的价值,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和社会的失业率难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渠道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