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林,吴湘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是个热点问题,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年轻一代都外出打工,出现空巢老人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没有传承人。且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靠外力的推动有一点起色,但是没有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武陵山片区的传统体育与社会息息相关,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下的产物。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全方位的社会构建,从而进一步实现保护与传承工作[1]。
湘西侗族抢花炮随着时间发生了一些演变。有多元文化冲击和保护与传承的各种困境。所以,武陵山片区侗族抢花炮习俗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一项民俗,探索侗族抢花炮这一习俗被构建过程,对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抢花炮是侗族老百姓们数百年劳动、生活方式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古代由于侗族老百姓们非常信奉神灵,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得到神灵的庇佑,所以选择抢花炮这一项目来表达自己的愿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加相信科学,所以抢花炮这一传统体育渐渐不受欢迎。目前由于国家社会政府进行推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才慢慢拾起过去的这一项目,但是目前还是没有太大的改观。
侗族人们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由于古代科技发展不够迅速,都不会有气象台等平台来提示农民劳作的时机,何时播种,何时收成都要通过老一辈人的经验来提醒年轻一辈。抢花炮祈求神灵保佑是成为侗族先民普遍的生存需求,所以抢花炮这一传统体育很是盛行。现在都不需要祈求神灵保佑天气要好,因为有科学的数据,并且人们更相信科学,通过高科技来获得更好的收成。在刚刚过去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在国家对民族文化日益重视的背景下,侗族抢花炮逐渐从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中解放出来,发展成为更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3]。
百年前社会没有发展这么迅速,先民需要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自然环境的改变并且通过侗族抢花炮来祈求神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等美好的寄望。建国时期,人们不再是通过抢花炮来祈求神灵,而是转变成为一种农闲之余的文化休闲活动。现代以来,人们渐渐被网络吸引了所有目光,不再关注这种优秀传统文化。
由于百年前人们都是以集体的形式干农活和各种社会活动。像祈求神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这种重大事情,是由民间的领导在每年三月三举行的庆祝活动,家家户户的人都会参加这样盛大的节日。但是由于现代化的冲击,人们不再追求传统文化,都在追求时尚潮流等。导致抢花炮这一节日不再盛行。而现在主要是以体育局、当地民委等来推行这种活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保障性,但是降低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社会组织的灵活性。
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现在都被微信、QQ及抖音等网络软件吸引了所有目光。人们在空暇时间都是玩手机和游戏等,少了外界的交流,并且对民间组织的体育活动不感兴趣,导致侗族抢花炮这一传统体育活动渐渐被遗忘。其次就是年轻人都不留在乡村,都出去外地打工,只有老一辈的人在农村生活,导致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境遇。非遗不仅仅是物质文化,它是一种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活态文化,它是依附人体而存在的。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形态上的保存,而更应该重视对传承人的保存。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人都追求现代信息,随着党和社会让城乡差距缩小,城市的经济关系逐渐向农村渗透,传统文化已经慢慢开始发生显性变异。其次就是农村现在都在开发一些经济区,导致原有的一些非遗被拆毁,不在具有完整的物资形态。由此可见,现代文化的冲击无疑加速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
以与时代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村民自我保护、自我传承、自我发扬的社会组织建设这种模式来让村民重视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和让村民能感受到民主权利,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这种文化传承更长久深远。长期以来,人们处在同一个环境里,没有进行再教育阶段,人们都没有意识非遗保护重要性的问题,所以让人们应当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放在首位。
目前,传统体育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6.2.1 让人们有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通过文化教育的传播,让更多的人懂得去珍惜民俗体育文化,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民俗体育活动。
6.2.2 通过传统体育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仅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精准扶贫视角来对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保护与传承。
6.2.3 完善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这个规章制度应当时代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创造基础条件,以与时代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村民自我保护、自我传承、自我发扬模式的社会运行机制,内部相结合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