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杰渝
就业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高校而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检验。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帮扶工作对大学生成长与高校建设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各高校纷纷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困难毕业生就业,但困难毕业生群体千差万别,现有的帮扶手段不能满足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
目前的就业帮扶政策的可兼容性较弱、衔接性较差、时效性较低。在实践中,高校更重视如何将毕业生推销出去,而对于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专业教学、思政管理、实践教育等育人环节较为忽视,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增加了就业帮扶的难度[1]。
受编制限制,高校就业管理部门专职工作人员的数量与精力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就业帮扶工作很难做到深入细致。学院(系)就业帮扶工作人员往往由辅导员兼任,结构单一,专业教师、行业人士的参与度较低。
就业帮扶体系的工作节点一般停留在学生毕业当年,且各部门分块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机融合不够,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程化、全员化帮扶不完善。
目前高校就业帮扶大多聚焦于应届毕业生,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关注不足,对毕业后未就业的毕业生在服务登记、就业追踪、档案代理等方面的重视度不够,未将高校就业资源予以共享。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帮扶的最终目的不应仅停留在帮助就业困难大学生找到工作上,而应该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并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个性化指导、实践型指导的帮扶理念。
就业仅仅是职业生涯中的初始阶段,如果对就业困难大学的就业帮扶仅停留在就业或找工作的层面,容易导致就业工作功利化,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帮扶是项系统工程,要从暂时性地帮助学生找到工作,向长期性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其发展的职业转变,从生涯发展的高度做好该项工作。
目前,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仍主要采取集中上课、开会、传授求职知识等,但个体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群体指导的方式很难满足个体需求。了解个体的职业倾向,引入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并帮助学生建立生涯规划档案,更有利于学生自身找到最适合的发展方向。
目前的就业帮扶仍以授课,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指导为主。纸上谈兵式的帮扶不如实践型指导、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有情境感。因此,在传统的教授性指导基础上,还应拓展实践型指导,如工作坊、团体辅导等。
全程化帮扶具有显著的年级特征。针对大一学生,帮扶应聚焦于职业规划,切实加强和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应使其了解日后就业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本专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指导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强化技能。针对大四学生,应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引导大学生根据就业形势、政策、自身情况等,调整好自身的就业期望值,选择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利用校友、行业人士等资源,为帮扶对象提供帮助。
精准化帮扶的前提是精准识别,即精准识别就业困难学生的“困难” 种类。在充分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的阶段特点和需求差异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帮扶手段和学生习惯容易的形式,分人群、分重点帮扶到位。
精准化帮扶的重点是精准实施,即实行按需帮困。在分析就业困难学生情况基础上,在就业信息、职业胜任力、就业心理调适等方面,提供针对性帮助。
精准化帮扶的保障是精准评价,即精准评价帮扶实施效果。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精准实施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评价,以便下一阶段有效开展工作。
全员化帮扶指的是调动全校师生的力量,帮助就业困难大学生提高职业胜任力,实现就业。就业帮扶涉及教学、管理、服务、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学校的教学、服务、管理等部门都需参与进来形成合力,各司其职、责任包干。同时,发挥好朋辈、校友的作用,在就业咨询、专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提供帮扶。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帮扶的具体措施可从帮扶人员、课堂教育、职业指导、生涯辅导、就业服务等多方面,构建立体的帮扶体系,提高就业困难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实现就业。
朋辈可以是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个体,担任专业对口的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职业生涯学习,为就业困难或有潜在就业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组织多种形式的讲座、座谈活动,交流求职经验;定期将帮扶学生的信息反馈给辅导员等参与就业帮扶的教师。
朋辈也可以是学生组织,如成立“就业创业协会”“就业帮扶协会”“就业促进会”“就业政策研究会” 等,使就业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交流中成长,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职业胜任力和求职能力。
就业困难学生更需要专业的指导,这就要求就业帮扶的教师队伍需要职业化、专家化,切实提升就业帮扶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就业帮扶的基础。高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采用经验交流的方式,拓宽就业帮扶教师的工作视野和思路。高校就业帮扶教师在帮扶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帮扶的效果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经验。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帮扶以培养学生职业胜任力为导向,将职业胜任力相关内容整合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使学生有机会利用大学教育,发展自身的职业胜任力。在这样的理念下,高校就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包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学制改革、教师教学方法调整、课程改革等。
高水平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职业观,增强就业竞争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就业帮扶的重要工作方式之一。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在教学形式上,可采取小班授课、团队式分组教学、“翻转课堂” 等,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关注与参与;还可开设网络课程或慕课,使学生享受到优质的师资与教学资源。
在教学方法上,以开展体验式教学为主,采取讨论、发言、模拟面试、案例分享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体验和实践训练中受到启发和激励。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职业通用技能的训练,如表达能力专项训练、倾听能力专项训练、团队合作专项训练、创新实践训练等,开展辩论会、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礼仪训练、创新项目路演等。教学内容的设置还应以全程化教学为原则,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社会实践和实训是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的有效途径。首先,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真切地体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将职业规划与未来发展相结合,立足当下,谋划未来,采取行动,并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反馈,不断修正调整个人规划。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各类人群,可以培养大学生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以更积极有效的思维进行职业决策,并解决生涯各个阶段的问题。其次,社会实践有益于大学生检验自身的职业胜任力,应用所学找出用人单位需求与自身素质的差距,从而扬长避短,找准定位,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能力,优化求职行为。
就业帮扶的精准化必然要求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职业辅导。其中,职业生涯咨询与心理咨询,能够最大化地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职业辅导需求。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咨询更注重大学生涯和大学时代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它主要包括新生适应性辅导、个体自我概念引导、学业生活辅导以及职业咨询辅导等,这些内容前后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辅导的内容体系。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过程中,往往会同时呈现个体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发展两方面问题。因此,大学生个性化的职业辅导,应整合职业生涯咨询与心理咨询,如职业生涯咨询教师参与心理咨询工作,反之亦然;建立学生生涯与心理健康档案,便于追踪、监控帮扶对象的成长过程;在职业辅导团辅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等。
高校的资助体系可为因经济困难导致就业难的大学生提供物质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困难大学的资金困难,为求职就业提供物质保障。
全员化的就业帮扶意味着全体师生都是招聘信息的采集者,要通过各自渠道,获取招聘信息,由学校或学院就业部门负责审核并进行发布。学校或学院层面,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开拓就业市场及与用人单位开展合作等。就业服务中的信息供给,还应注重信息传播手段的信息化、数据化、精准化,借助新媒体等媒介发布信息,使信息的传递更具实效性。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帮扶牵涉面广、内容繁杂、形式多元,需综合协调高校一切资源,多管齐下,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本,促使就业困难学生从被动接受帮扶转变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并实现积极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