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体育教师“混合式工作坊”培训课程内容设计初探——以广西天等县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为例*

2020-11-23 05:11李大春
运动精品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作坊课程设计体育教师

李大春

乡村小学体育教师“混合式工作坊”培训课程内容设计初探——以广西天等县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为例*

李大春

(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广西 南宁 530023)

依托高校与地方共建的“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在实施广西天等县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探索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实践的基础上,对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学习课程内容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课程设计要遵循定制化、协同化、系统性和互补性原则,内容设置按照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要求划分为师德师风素养、课程教学基础、专业知识技能、体育游戏教学、教学实践答疑、课外体育指导等六个模块。在线上线下培训学习内容选择上,要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乡村小学;体育教师;混合式工作坊;课程设计

教师培训制度在我国已有几十年了,“园丁工程”“国培计划”“扶贫计划”等项目工程和制度举措,对不断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改进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组织高质量培训,使教师静心钻研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水平。”然而,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仍然存在课程内容泛化、培训形式单一、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那么,在“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城乡二元结构和体育教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现实,如何使教师培训走出“从理论到理论”“从城市到城市”的怪圈,让培训内容更加符合乡村学校的实际,满足乡村小学体育教师的需求,真正帮助他们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1 “混合式工作坊”培训模式简介

混合式学习是教育技术理论深入发展的标志,是教学设计理论的新突破,其要义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理论有效整合,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工作坊”学习方式是指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活动、讨论、讲解、体验等多种方式,共同研究特定的教育教学问题。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较,它对问题的研究往往更具针对性,组织形式也更为灵活多样。

本文所指的“混合式工作坊”是基于混合式学习和“工作坊”学习两者相互融合的共同体,是各种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综合体现,是教学硬件和学习软件的有机结合,其中包括教学资源、教学媒体以及教学环境的整合。在“混合式工作坊”培训环境下,要求教学双方充分挖掘和利用平台中的工具、技术、媒体进行培训学习,以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和效果。经过实践检验,借助“混合式工作坊”开展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有利于激发受训教师的学习欲望,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利于提升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计是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实施管理、课程教学评价的灵魂。一般情况下,课程设计可分为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以问题导向为中心的设计三种,但无论以哪种为中心来设计,或是三者融合设计,都需要把握基本的原则。基于乡村小学体育教师“混合式工作坊”培训的特性,提出如下课程设计原则。

2.1 定制化设计原则

所谓定制化设计是指供方依据需方的需求而进行的设计。开展“混合式工作坊”培训学习,应遵循供给侧结构性需求,从乡村小学体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因此,在课程设计前,要加强沟通协商,深入基层调研,同参与受训的教师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学习意愿。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谈进行交流与对话,实地考察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在全面了解当地体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培训项目的课程内容。

2.2 协同化设计原则

一方面,要建立培训专家团队,发扬团队精神,强化专家团队的合力作用,发挥专家在课程规划、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建设与设计等方面的特长,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共同完成培训课程设计;另一方面,要厘清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之间的互补关系,通过“混合式工作坊”平台发现并培育骨干教师,让他们共同参与培训课程设计,培养本土带头人,增强乡村学校自身造血功能,全面提升乡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3 系统性设计原则

要遵循成人学习的发展规律,注重教学实践运用,统筹安排培训学习内容,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层次分明、科学合理。利用“混合式工作坊”平台,采取诊断示范、专题讲座、主题研讨、行动研究和成果展示等形式,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递进式系列培训活动,着力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培训学习常态化运行机制,为乡村学校持续提供系统的专家指导和优质课程,推进乡村小学体育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4 互补性设计原则

所谓互补性设计是指线上的在线学习要与线下的面授指导整体设计、相互作用。网络教育平台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习者个性化特色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但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使得学习者在培训中的情感因素难以调动,影响培训质量,导致原有培训目标偏离。而线下集中面授,虽可安排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但由于时间仓促,缺乏网络平台所能提供的更多、更新、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影响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因此,基于“混合式工作坊”的培训学习,可将二者较好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效教学模式,保障培训学习稳定持续发展。

3 培训课程内容分类

《“国培计划”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培训课程标准》提出,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内容设置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学生发展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专业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堂管理、教师培训)三大类13个方面。《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结合乡村小学的实际,我们将培训内容划分为六个模块,即师德师风素养、课程教学基础、专业知识技能、体育游戏教学、教学实践答疑和课外体育指导。

3.1 模块一:师德师风素养

主要解决乡村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缺乏自信的心理障碍问题,规范职业道德。主要内容:(1)模范教师成长历程,师德行为典型经验,师德建设有益启示;(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基于案例的践行策略;(3)形成积极认知,改变思维偏差,转变不良心绪,回归平和心态;(4)职业倦怠成因、表现形式、解决办法。

3.2 模块二:课程教学基础

主要解决乡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随意性和流于“放羊”形式的教学问题。主要内容:(1)了解小学体育教学学年、学期、单元计划;(2)制订小学体育教学课时计划;(3)建立体育课堂教学常规;(4)熟悉体育教学过程、方法和手段;(5)合理安排身体练习的时间和次数;(6)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安全教育。

3.3 模块三:专业知识技能

重点解决乡村小学兼职体育教师专业基础薄弱和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偏低的问题。主要内容:(1)人体运动系统知识;(2)常见疾病预防知识;(3)学生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4)奥林匹克运动知识;(5)走、跑、跳、投、攀、爬、滚动和体操、小篮球、小足球、武术等基本动作技术。例如,小篮球的运球、传接球、投篮等,体操类的齐步走、纵叉、仰卧推起成桥等,武术的基本手型、冲拳、马步及简单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此外,结合乡村小学实际,增选一些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如跳绳、三人板鞋、抛绣球、滚铁环、踢毽子等。

3.4 模块四:体育游戏教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本模块着重解决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单一化和成人化问题。主要内容:(1)田径类、体操类、球类、民族民间类、拓展类小学体育游戏展示;(2)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案例剖析;(3)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4)体育教材内容游戏化探索,如简单的跑跳投、武术的单个动作等以游戏化形式组织教学。

3.5 模块五:教学实践答疑

按照“混合式工作坊”培训思路,遵循“在教学中研修和在研修中解决教学问题”的原则,帮助教师解决在应用体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惑。依托“工作坊”主要以主题研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学反思等培训形式,进行互动答疑解惑的专业引领,提高教师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能力,并不断生成新的本土化教育教学资源。

3.6 模块六:课外体育指导

主要目的是拓宽受训教师的学习视野,延伸体育课堂教学,营造学校体育文化,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体育大课程的思想观念。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正确把握相关政策,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满足教师有效实施体育课堂教学,以及开展体育竞赛和组织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需求。

4 线上线下内容的划分

“混合式工作坊”培训兼有线上线下研修功能,包含的元素是多元的,在教学目标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多样的选择性,需要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有力支持,因此在实施“混合式工作坊”培训时,要针对线上线下培训内容进行整体设计。线上培训内容主要由学习资源和活动构成,是线下培训学习内容的基础;线下培训的内容要与线上课程紧密联系,重点围绕深入理解线上培训的内容,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解决具体问题,增强线上培训的效果。实践表明,适合“混合式工作坊”线上学习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利于自主研修、独立思考和经验总结,内容呈现方式是非结构化的、非线性的,如主题研讨、答疑解惑等。二是基础性和相对简单的知识在理解层面上不易发生歧义和偏差,教师之间的预备知识和预备能力基本相同。三是教师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力,其态度、情感和行为不会因条件变化受到干扰,并以完成一个任务为导向设计的内容。

在设置培训课程时,哪些内容需要面对面传授,哪些内容放在线上学习更合适,对体育学科来说尤为关键,需要我们结合体育培训课程内容的特点,分析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的各自优势,合理选择和安排学习内容,真正体现“混合式工作坊”培训所具有的传统与现代融合、经济实效的特征。比如,对动作技术要求精细且较复杂的结构性技能学习适宜线下面对面的教授,而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一般教法手段,以及教学课例录像,适宜通过线上网络平台学习。又如,儿童喜闻乐见、简单易行的体育游戏可进行线上学习,而比较复杂的拓展性游戏则需要线下传授。

[1]鲁超.面向教师的混合式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6.

[2]朱新顺,孙逸敏.基于Moodle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3).

[3]刘晓静.指向课堂教学实践的混合式培训模式研究——以浙江省“能力提升工程”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6.

[4]李大春.乡村小学体育教师“混合式工作坊”培训学习模式初探——以广西天等县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4).

Exploration on the Contents Design of the "Mixed Workshop" Training Course for PE Teacher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 - A Case Study on the Training of PE Teacher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Tianande County, Guangxi,

LI Dachun

(Gu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ning 530023, Guangxi, China)

基于混合式工作坊乡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17TY2021010ZA)。

李大春(1963—),研究员,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与教学。

猜你喜欢
工作坊课程设计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考古启示下的儿童美术项目化课程设计
工作坊:独立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