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全国农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的研究*

2020-11-23 04:13管继辉唐大鹏管勇生卢红振
体育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时学分设置

管继辉 唐大鹏 管勇生 卢红振 冯 伦

健康中国视域下全国农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的研究*

管继辉 唐大鹏 管勇生 卢红振 冯 伦

(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文章在“健康中国”视域下,对当前课程设置中“区域特色不突出、方向过多或趋同、学分学时分配科学性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课程比例应符合应用型人才;优化必修扩容选修”等课程设置改革的构想。

健康中国;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研究

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社会体育发展的一次大机遇。体育专业发展的道路开始向着大众体育、健康体育、全民健身的方向发展。全国教育大会“以本为本”理念的提出和落实,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极大挑战。社会需求具有地域性、阶段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近年来,高校体育院系虽然不断尝试着依据自身资源提炼专业特色以适应需求变化,但当前依然存在诸如基本能力低、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等问题,突出表现为针对不同健身人群进行运动处方、运动营养和保健与运动损伤康复的指导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体育产业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差等。我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而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建立新型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已经成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1 课程设置的目标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措施。学校遵循教育部及各级主管教育部门的教育价值观及课程目标,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落实培养目标的具体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变化通过进行持续动态调整,进而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笔者调查发现,农业类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已日趋优化。但我们应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产业有很大发展,课程设置急需进行新形势下的应用性研究。

2目前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湖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农学院)、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西南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百泉农专)、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农专)、西昌学院(西昌农专)等14所农业高校的调查得知,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即课程设置雷同、专业区分不明显、区域特色不突出、方向过多或雷同、学分学时分配科学性不足等。

2.1 区域特色与专业不明显突出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必然因区域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北方与南方、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沿海与内地、省会与地方等不同区域所表现出群体心理在运动项目的偏好度、新兴项目的接受度、固有项目的忠诚度、传统文化回归的迫切度等方面的不同。

《专业目录》是教育部对专业大方向的指导意见。而农业类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主干课程与《目录》几乎一致甚至完全一致,很少有将区域特色运动项目纳入到主干课程序列中的高校。而选修课因学时学分限制,在选修课中开设区域特色运动项目不能在观念上体现其应有的地位,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保证人才具备熟练掌握受众心理、项目认识面广,能够培养出业余爱好者以及让爱好者从了解到基本掌握某个项目的能力。

2.2.专业区分不明显

自1994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在体育学专业目录中增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至今已有25年,积累了大量的办学经验,但课程构成和模块依然带有很深的体育教育专业的痕迹,原因在于对社会体育专业的概念认识不够清晰。而教育部将社会体育专业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认识上的进一步清晰,但不得不说当下开设专业的农业类高校在认识上多数存在滞后,多是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增删。

2.3 方向过多或趋同

《目录》对目标的描述是:培养具备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而专业方向应该是各高校根据地域特点、本校实际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本土化和具体化。

河南农业大学在专业方向上既有合理之处也有诸多不足。其合理之处在于方向内含于课程设置中,利于迎合区域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针对社会需求动态安排体育舞蹈、田径、球类、武术、传统体育养生等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再根据学生选报情况确定开设具体运动项目的专项技能训练课程,能够较好地迎合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擅长和喜好的需要,但也存在方向不清晰导致的特色不明显的问题。

2.4 教师队伍建设不强

农业类高校认识到通过丰富学科门类实现多学科发展对于高校整体人才培养的意义,但多数认识没有提升到做强做好的高度还在有的层面,因而多数农业类高校对于专业的重视程度低、人财物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大,进而导致师资短缺、硬件设施陈旧、器材供应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

2.5 课程结构和安排不合理

课程设置由于认知上的差异,导致专业区分不明显、区域特色不突出,具体表现在课程结构与安排的科学性不高上,如结构混乱、比重不合理、选修课门类数量偏少等。笔者调研发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时学分比例符合教育部规定。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总学时平均为2644学时,符合教育部2600~2800学时规定。必修课程平均总学时为1790学时,符合教育部必修课程1080学时规定;选修课程平均总学时为836学时,符合教育部选修课900学时规定。

2.5.1公共必修课学时学分比重偏大

公共必修课中大学语文、英语、office、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就业指导等为应用性较强的通识课程,而政治、军事理论(含军训)、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等是树立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等思想教育类课程。

部分高校设置了1~2门具有本校特色的公共必修课,是对本校优势资源的发掘和运用,增设了职业技能如口语、写作、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等课程,但存在通识课程开设占用学分学时比例较大的问题。

2.5.2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比重偏小

高校围绕《目录》进行课程设置,在很多方面具备共同的认识,即主干学科为社会学、体育学、管理学,专业必修理论课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社会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概论、体育保健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必修技术课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

专业课程平均94学分1730学时基本符合《目录》要求,主要有社会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主修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等。但部分高校存在因通识课程比例较大而导致必修课程压缩,即小于57学分1117学时(基础课程学分15学分252学时、核心课程42学分865学时)。

2.5.3选修课开设门类和数量偏少

当前多数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各高校学分(Max52学分-Mix2学分)差距有10倍之多,学时(Max848学时-Mix84学时)有26倍之多。而且,正如前文所提及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差异很小,尤其体现在选修课的开设门类上,表现为无法突出专业特色,理论知识不够丰富且应用性较差等。本来,选修课的涵盖面应该较广,不仅要开设直接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还应开设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综合素养提升教育效果。

2.6 实践环节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基地建设薄弱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是为适用于社会开展体育运动而培养的指导和管理的专门人才,不是培养擅长某项体育运动并具备系统理论和技能的专才,而是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需求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应用属性,对于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笔者调查发现专业实践课程的学时学分比重有所下降,而且学时的安排不够合理。

调查显示,实践课程学时学分较之前有所下降,学时为200~300学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10:1,过于压缩实践学时学分不利于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而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实践能力。另外,实践课程的安排不甚合理,且监控不够到位,虽然每学年都安排有实践课程,但第四学年安排比重过大。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属性决定了其对于实践基地多样性的需求,但当前多数高校的实践基地仍较单一,多集中在学校和俱乐部。实习基地不足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弊端,与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重复,不利于指导与管理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俱乐部作为实践基地,当存在校方与实践基地沟通不畅时,以及指导教师缺位时,使实习流于表面,导致学生得不到真正锻炼,所提供岗位与实习要求不符。一则学生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二则实习过程的监控难以到位。另外,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指导与监督,考核方式陈旧仍以实习总结为主等具体问题依然存在。

3 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的改革,应时刻根据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需求和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当前课程应适当加入休闲体育、健身康复、保健养生等领域的内容,通过知识技能的拓展使学生竞争力提升。

3.1 与时俱进,动态构建课程体系

在与《目录》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高校建立动态调整课程设置机制,紧密结合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及其需求,充分发掘本校师资、硬件设施,凝练特色,做到一校一特色。方向决定目标,精准定位方向决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以目标为导向,高校紧密结合体育产业市场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把握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的前提下,围绕目标对应的社会需求和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凸显特色,进而科学构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的门类和数量,合理分配学时学分,使人才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养得到系统化、体系化的培养,进而能够凸显特色,满足社会需求。

3.2 增设能力素质拓展活动课程

就能力培养而言,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3类课程占总课程学时的比例分别为26%、53%、21%。但当前课程比例依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需求与能力脱节等问题,需要在课程设置时,按照“应用型”人才要求调整课程比例。除公共课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外,高校要进行压缩必修、扩容选修、做实实践等措施,如删减内容重叠且应用性差的理论课程,适度提高应用类理论课学时学分;改变术科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使术科课程由掌握技能,转变为指导学员掌握技能学习和理论讲解能力;围绕应用优化术科教学内容,将健身健美调整为形体教学内容+健美运动+器械健身等内容。

3.3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必修强化选修

围绕社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改革。首先是优化必修课。目录要求确保教育目的与方针落实的公共必修课不可删减,但通过删减专业必修中多课重复的内容,整合出凸显本地区本学校办学特色的新的必修课程,以缓解全面发展与学时总数减少、必修课挤压专业课和实践课的矛盾。其次是扩容选修课门类及学时学分数量。高校要真正达到既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又凸显特色目的,则需要充分发掘选修课的门类和数量,即将重点放在突出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升专业素质上来。

3.4 专业课对标体育产业化,注重能力培养

各高校需要根据本校实际在选修课中凝练出方向课程,方向课程要体现在提升学时学分(450学时22学分)和教学内容应用性上,并要求学生选修至少一个方向课程。对于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并满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任选课,高校应整合校本资源和通过新进教师知识新学习能力强的特点充分挖掘专业新兴与特色的课程,任选课程应限制为不少于370学时、20学分。

3.5 丰富基地类别、重视过程监督、增加学时学分比重

实践课是应用型人才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具体措施为丰富基地类别、重视过程监督、增加学时学分比重等。

对于贯穿大学生涯始终的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等实践环节不做改变。部分农业类高校已经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将实践教学学时比例由原来的46%增加55.13%,为实践环节的培养效果提供了学时学分保障。

学院通过将实习、社会调查、实验、毕业论文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能够体现出专业特点,又能够与社会就业需求相结合,较好地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使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

4 结论

由于社会需求一直处于快速动态发展状态,课程设置不可能一成不变,尤其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对标的社会需求更是日新月异,因而需要建构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农业类高校要转变“有就行”的惯性思维,应重视专业建设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凝练方向、整合资源、凸显特色,才能为社会提供能用、好用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

[2]周爱光,杨忠伟,崔颖波.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展望[J].体育学刊,2011,18(2):6-9.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Target Positioning and Curriculum Setting of Social Sports Professional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 in China View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y China

GUAN Jihui, etal.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Henan, China)

2018年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KJCX2018B09),2018年河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管继辉(1989—),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学时学分设置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栏目设置一览表
学习不是“刷学时”
学分
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研究
完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