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体育融合发展:理论遵循与实践路向*

2020-11-23 04:13:58
体育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强国现代化时代

李 雁

新时代我国体育融合发展:理论遵循与实践路向*

李 雁

(盐城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对新时代我国体育融合发展的理论遵循与实践路向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强国建设需要更高质量和更好效益的体育发展,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我国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现代化体育强国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是中国体育实现融合发展的根本导向。融合发展作为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的新格局,客观上反映出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全面升华。而在体育融合发展的实践中,要有大局观,要靠创新驱动,要向管理要效益。

新时代;体育强国;融合发展;理论遵循;实践路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时代赋予了我国体育事业新的历史使命——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体育领域必须守住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成就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凝聚伟大力量,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贡献力量。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体育强国建设需要更加全面、更高质量和更好效益的体育发展。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措施。对标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深化体育重点领域改革,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无疑是解决新时代我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立足体育强国建设,对体育各领域融合发展的理论遵循和实践路向做出阐述。

1 新时代我国体育融合发展的理论遵循

1.1 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我国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长期走的是一条以增量扩能为主的发展之路,总体来看,经济总量虽大,但大而不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追求数量与规模扩张的“大国”建设已转变为追求质量与效益提升的“强国”建设,这是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我国的体育发展也遵循着同样的道路。以往,体育大国建设追求反映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奥运会成绩,反映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建设,反映体育产业发展的从业人数、总体产值,等等。但田径、三大球等基础大项在奥运会差强人意的表现,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绝对数据按人均计算的苍白,无不反映出体育发展在质量和效益上的巨大不足,体育发展需要持续提升质量和效益,真正由大变强。

融合是一种发展思维,能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认知的客观反映。融合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时代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时代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科学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解决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科学思想。城乡融合发展、城市与区域融合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媒体融合发展、产教融合发展等,都是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而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也必须走融合发展之路,用融合发展来妥善处理体育各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促进各主体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推动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体育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习近平现代化体育强国思想是体育融合发展的根本导向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看望参加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全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1]2017年8月27日,习近平在天津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2]就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习近平指出:“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2]习近平现代化体育强国思想紧密结合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现阶段我国在体育大国建设的基础上需要持续提升质量和效益的精准把握,与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全面实现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同时,习近平现代化体育强国思想具有创新性地提出体育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相关的动力原理、辩证关系、实施目标、实践方略,全面地继承、创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将统领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国际公认的体育强国必须是均衡充分发展的体育,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应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4个核心领域体现出扎实的基础实力和超强的社会影响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融合发展是实现体育提质增效、均衡充分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也必须谋求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4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只有融合发展,才能实现把中国体育改革的融合与创新成果转化为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财富与取之不尽的生命资源,才能实现让人民享有充分的、平衡的体育权益,才能实现小康社会体育的公正、和谐,才能实现提高人民健康生活的幸福指数,才能实现中国以体育强国的面貌重新屹立于世界体育舞台中央,成为现代化体育强国。

体育融合发展的目标追求,既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目标的承继,又是对以往体育事业发展目标的延伸与拓展。新时代,以习近平现代化体育强国思想为导向,不断推进体育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高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中国体育从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全面而深刻的阐释,是对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自信。

1.3 融合发展是现代化体育强国目标的高度升华

中国体育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不断优化的工程,包括体育经济、体育政治、体育社会、体育文化、生态体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各个方面,其中表层融合是以物化状态的物质或硬件“质地”为衡量评判标准,具体表现为体育商品经济的工业化、体育法治建设、社会体育治理结构形态等;深层次融合则以人的现代化、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与“异化”技术为衡量标准,表现为现代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潜能、体育体制的良性运行模式、社会体育公正和谐的发展前景、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等。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所“展射”的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发展殷切期望。融合发展作为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的新格局,客观上反映出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全面升位、升格、升级、升华。

在新时代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政治是统领,经济是基石,社会是载体,人是核心。体育融合发展根本任务是提高人民的体育文化生活质量,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健康水平,提高幸福指数。因此,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是体育融合发展的价值旨归,是人本目标的升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受到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对现代化体育强国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人的发展偏重于追求物化目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三步走”战略把“温饱、小康、富裕”的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与提高作为阶段性奋斗目标,使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发展目标得到升位。2012年,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追求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包含着人民对体育生活的需求,形成个体形态的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人本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体育融合创新发展来保障和改善全民体育,完善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营造公平、公正、公信的社会体育环境和秩序,建成和谐共生、持续拓展的现代化体育融合运行机制,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创造美好幸福的体育生活时空,实现富强、美丽、和谐中国。因此,追求人民幸福的中国体育强国梦进一步深化了人本目标追求,是对中国现代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引领,是中国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过程中体育融合的再次“升位”。

2 新时代我国体育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向

2.1 体育融合发展要有大局观

2016年,《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体育领域改革创新与体育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仍不相适应,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为此,需“深化体育重点领域改革,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领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体育发展迈上新台阶”[4]。这是基于对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及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建设健康中国的任务要求的大局意识对体育各主体融合发展的要求。

新时代是一个协调的时代、融合的时代、共赢的时代[5]。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即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是符合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推动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树立大局观、协调观、融合观,需要整体发力。体育融合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必须从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这个长远利益考虑;一定要处理好各领域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有机融合,然后再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方面下功夫,做好融合发展“一盘棋”。

2.2 体育融合发展要靠创新驱动

在“中国梦”宏伟目标的引领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等具有整体性、创新性的中国发展战略系统,形成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国体育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必须高举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体育融合发展新常态,以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优化、体育法治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理念普及、体育融合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国际体育“一带一路”建设为引擎驱动力量,创新建立体育政策法规与体育科学普及教育、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科技文化信息与体育经济产业、民族体育与国际体育的广泛、精准融合,以全面深化改革与创新共同为体育强国梦想而奋进作为的组织与管理机制。

把中国体育发展目标从以竞技体育为主的硬实力转向软硬兼具的综合实力,从体育领域的基础数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从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两翼发展转向加入体育科技、群众体育的融合发展。在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引领下,逐渐形成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质量、共享、公正”为核心的现代化体育创新发展战略体系。首先,要根据促进中国体育向高质量、全共享、真公正方向发展的现实要求,加强体育立法工作,把修订《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列入新时期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次,组织力量将体育融合研究过程时段缩短,尽快进行顶层设计,出规划、出方案、出计划,抓住发展机遇,实施各项与体育融合相关的现代化工程。第三,政府部门机构的变更、重组。根据体育融合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关管理机构,改变单一职能管理现状,增设两种以上专门职能融合管理机构。第四,将体育融合与其他职能部门、社会机构管理进行大“融合”,创新性地将体育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以发挥体育融合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五,加强对体育融合效益的评价,借助大数据手段,准确客观地反映体育融合所产生的社会效能。

2.3 体育融合发展要靠管理把握正确方向

“管理出效益”。我国体育融合发展,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形成深度融合、优势互补的高质量体育发展格局,必须要在制度与政策两方面下功夫。

我国体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核心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相关制度的失败或者失效。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要重点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和素质性的矛盾和问题[6]。

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在解决制度创新与供给的基础上,体育发展还要调整完善政策体系,发挥各领域比较优势,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现有的体育发展政策哪些要坚持,哪些应调整,按照发展主体功能定位来制定差异化政策,分类精准施策。

3 结语

我国经过“站起来”“富起来”,进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体育融合发展是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体育强国目标的高度升华;体育融合发展必须以习近平现代化体育强国思想为导向,树立大局意识,以创新为驱动,向管理要效益,努力实现体育各领域间的融合。新时代,体育必将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标志性事业。

[1]新华网.习近平亲切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EB/OL].[2014-02-07].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2/07/c_119234468.htm.

[2]新华社.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EB/OL].[2017-08-27].http://www.gov.cn/xinwen/2017-08/27/content_5220823.htm.

[3] 搜狐网.关于长江经济带,习近平在下这样“一盘棋”[EB/OL].[2018-06-26].http://www.sohu.com/a/237841306_119586.

[4]南京日报社数字报刊.高质量发展 需要高质量制度供给能力[EB/OL].[2018-09-12].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8-09/12/content_512697.htm?div=0.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in the New Era: Theory Follows and Practice Path Direction

LI Yan

(Yancheng Normal College, Yancheng 224002, Jiangsu, China)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YJC890020)。

李雁(1979—),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强国现代化时代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9:08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2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