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启平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推进,追求工匠精神成为文化发展中的新风尚,也是培养职业能力的品质需求。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要高度融合,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和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1]。从工匠精神视阈下,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既有助于改革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解决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时注重职业精神的提升。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核心能力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探索两者有效融合的培育方式和途径,是促进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工匠精神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而来,体现企业或个人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态度。作为一种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恰是提升产品质量的软实力所在,同时也是体现职业核心能力的精神指向。
工匠精神是工匠从业者在岗位展现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同时,表现出的一种职业精神,这种精神涵盖客观公正的工匠认知、爱岗敬业的工匠态度、遵章守纪的工匠行为、精益求精的工匠技能、履道担责的工匠责任和改革创新的工匠理想[2]。艺术性和专业性是工匠精神两个价值取向,工匠个体在掌握必备职业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以严谨认真、持之以恒的态度追求服务的完美、精益求精,体现其专业价值,树立自身形象,展示优异专业品质的一种能力实践态度。
职业院校学生作为新生代,通过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体现工匠式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群体在从业实践中形成,也是从职业态度、行为能力、责任理想上表征的一种特有职业精神。职业人在职业人格、态度、职业能力和技术内化提升才是工匠精神。
从“匠能”的外显到“精神”的内隐,这种由表及里是匠人到匠心的文化凝练,更是人与术的神形贯通。工匠精神虽然作为一种内核精神品质,但这种珍贵品质发展要依存工匠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态度。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关键能力”“基本能力”“软技能”“基础技能”“共同能力”[3]。它被视为属于职业能力但不是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具有基础性、统驭性、迁移性的能力。由个体职业活动基础性、统驭性、迁移性知识、技能、基本性态度三部分构成,建立在个体基本因素基础之上,受其他个性心理因素影响;以支持、驾驭和完成专业活动为指向,属于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既具有理性意识成分,又具有自觉性和潜意识倾向。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将是“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硬性要求。
从工匠精神视阈出发,让职业素养核心的工匠精神融入核心能力培养全过程,这是职业院校培养工匠新生代的创新改革所在。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工作、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和敬畏的一种能力及价值体现。工匠必须要具备专注、坚守、耐心、创新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的优良品质。工匠精神离不开“手”和“心”的有机融合。职业核心能力需要手心合一,方能达到精益求精。因此,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必须从工匠精神视角出发,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守岗位的敬业精神,还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等精神,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养,是当前应当重视考虑的现实问题。
1.社会各行人才不仅要有职业核心能力,而且要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优良的职业道德,即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和敢于创新的工匠素养。假若一个从业者不具备工匠精神,那么他的职业能力形成与发挥会受到影响;反之,如果一个从业者不具备一定职业能力,其工匠精神体现成为空谈。
2.职业能力和工匠精神是相互转化协同发展。从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内涵形成过程中可知,二者存在某种程度的内在联系。所以,在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交互出现、共同作用。
3.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在培养途径和方法上具有相似之处,不管是宏观上的职业学习还是微观层面社会需求、个性化职业发展,都是其共同形成的基础。无论是工匠精神还是职业能力,培养路径存在共同点,在提升职业能力同时,也是工匠精神的具体化和实践化。
敬业精神是工匠精神中最基础组成部分,精益求精则是工匠精神内涵中核心部分。精益求精是从事者在从事某一岗位、操作某一技能过程中,不断追求完美、追求精益的过程,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当代高校学生从事岗位过程中所缺乏的精神。相比老一辈技术工人和产业员工,当前新生一代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相对优越,导致其安于现状,缺乏追求创新的精神。一个人如果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需要具备对产品品质不断追寻完美的追求,对自己产品品质的重视也要不断提高。而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缺乏这一精神,故在培养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时融入工匠精神势在必行。
所谓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在新时期改革发展背景下而衍生的一种新型工匠精神[4]。主要指从业者在工作中通过团队协作,实现共赢共进的工作目标。同时,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大部分企业公司生产运作模式已从以往手工制造转换为最先进的智能化生产,主要体现大型工业器件等方面,而这些工作如果只依靠职工个人运作很难完成。因此,企业职工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才可共同推动整个项目的完成。而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就职过程中,由于在校园内缺乏集体协作教育,并未受到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在步入社会后,也仅仅依靠个人独立完成工作项目,与团队协作相比效率较低。
因此,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过程中,应重视大学生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培养,有利于推动新生代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工匠培养主要在职业院校,但后续成长在企业。鉴于职业岗位能力对职业精神的全面要求,为了使高职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今后工作中的挑战,应以工匠精神为基础,积极构建“双主体协同”和“双方向互动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和新时代工匠精神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作用,共建专业群,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建课程、实训室等。学校层面成立现场专家在内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就行业发展、岗位变迁、人才需求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进行座谈交流、综合研判和科学论证。这种培养模式最大区别是注重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尤其是工匠精神综合培养和协同推进,将工匠精神、综合素养、专业、技术及能力等要素有机统筹,推进“1+X”培养机制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衔接,实现学历教育与企业所需要职业素养的资格证书融通。
通过日常创设教学情境、各类专题教育活动、行为示范教育等,实现学生以工匠精神为主的仪态美、心灵美、行为美立体化塑造。基于此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实事求是、乐于奉献等职业品质不断塑造,系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全面提升,推进职业院校学生能力与精神培养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有机结合。
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之间融合统一,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紧密联系。个人素质也是在先天性生理条件基础上,经过后天锻炼才能形成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思想、品德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也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行为习惯素质等综合体现。职业素质是个体面向职业活动的立体素质,也是职业精神、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在工作岗位行为中的表现。但由于人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属于“素质”,只有“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最必需的那些心理特征”,才属于“能力”。因此,尽管职业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职业素质,但基于研究和操作的需要,必须将能力从广义素质中相对剥离,在狭义上,将能力视为可以直接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将其他把握方向、提供动力、间接辅助支持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素质”。从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途径上看,专业能力培养主要依靠专业教育及其实践,职业素质培养主要依靠多方面或全面性职业素质教育及其职业活动实践,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则既依靠专业教育及其实践,又依靠职业素质教育及其职业活动实践。
社会实践可以很好地将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融合,不仅帮助学生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认知循环,还有助于学生巩固加深理论知识,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个人职业能力等,同时也为培养素质、陶冶情操,建立学校与社会的纽带,培养学生养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代工匠精神。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其个人成长发展,也是解决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健全育人体系,必须改变社会实践活动的“放养式”顽疾和形式主义的通病,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注重较高集中性,注重与专业实习有效结合,更好地提高社会实践活动预期效果。职业院校为社会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在内容设计上,社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习、企业岗位群及主流企业文化精神相结合。根据职业院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安排,低年级的学生以认知实习和初步技能训练为主,旨在强化他们对专业认识和职业精神的了解,促成其进行合理规划。二年级学生要以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为主,旨在学习职业技能,了解社会需求要点,累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优势。
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学生可以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企业作息时间、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等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及工匠精神融合培养发挥了独特作用,可很好地指导学生克服自律性不强和信心不足等困难,也可以较好地帮助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共同学习,以合作态度培养人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教学相长互动局面。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今后从事一线工作岗位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非常适合培养其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学生的行为习惯绝不是天生带来,而需要后天逐渐养成。在工匠精神视角下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必须重视养成教育,使学生的言行举止规范化。行为心理学研究证实,如果一个人一个行为连续重复21天以上,将会形成基本习惯,如果坚持90天会形成相对稳定习惯。因此,工匠精神视角下,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需要养成教育有序开展。职业院校除了文化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训练和行为习惯养成外,更加要重视第一课堂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习惯养成教育。
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在第一课堂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在第二、三课堂加以固化。只有养成体现工匠精神的良好行为习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才会在以后工作中实现“匠心”与“匠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