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 陈太波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修工种正在发生变化,同时也对汽修人才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中职学校应主动采取措施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汽修专业人才,研究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促进学校专业建设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汽修标准》)中指出,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 2/3,实训是专业技能的主要教学形式,是贯彻1+X证书制度的有效途径。实训教学影响汽修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实训技能是学生就业必备的能力,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作用。中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要贯彻《汽修标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1)缺乏自信。中职汽修专业学生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训中不善于结合理论知识来解决难题,很少反思自身学习方面的不足。当遇到较多的难题时,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容易做出放弃学习的决定,导致实训教学效果较差。
(2)缺乏职业素养。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但自我控制力较差。他们勇于尝试,但浅尝辄止、难以持久。在实训教学中,有的实训项目时间长,学生开始还有较大的兴趣,越到后面越懈怠。部分学生虽然能完成实训,但存在安装不到位、少量零件没有安装等问题。学生缺乏吃苦耐劳与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导致实训效果不理想。
(1)理论与实训脱节。大部分教师先在教室上理论课,然后在实训室进行实操。操作中只单纯讲解如何做,并没有贯穿理论知识,也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训严重脱节,教学效果不好。并且教师和学生都存在轻理论重实训的现象。
(2)实训教学不精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实训分工不详细、实训内容不全面、实训考核单一等情况。由于教师未能将实训任务进行详细划分,加上实训条件有限,往往出现某一组学生参与实训,其他组学生就在旁边等待,无所事事的现象。在实训时,大部分教师会提前做好很多事情,例如事先准备好工量具,写好实操报告等。学生只需按照步骤操作,照抄实操报告就行了,仅仅让学生成为“熟练工”,没有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在考核方面,部分教师仅对实训结果进行考核,未进行精细化考核,使得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实训成绩一直都低,导致这部分学生容易受挫,很难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渐渐失去学习动力。
(3)实训教师技能水平不高。学校的部分实训教师是非本专业的,缺乏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部分实训教师虽然是专业对口的,理论知识较强,但没有企业实践经历,易造成实训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1)学校实训条件有限。《汽修标准》要求必须具备的设施设备与多数学校实际的实训设施设备差距大,多数学校达不到标准要求。学校很多实训车辆都很陈旧,没有及时购买新车,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学习先进的汽车技术。
(2)校企合作不深入。部分学校与汽修企业虽有合作,但只是表面形式的合作,在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学生授课、对外服务等方面没有深入的合作。因此,学校无法享受企业的优质资源,包括车辆、仪器、设备、资料等。
在实训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嘴。
3.1.1 优化工量具领取
在实训前,教师布置本次实训内容,做好人员分工,强调人身与设备安全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所需工量具,并凭领条到保管室领取。在实训中,如果工量具不够或不对,学生修改领条领取或更换。通过学生自己领取实训工量具,锻炼了学生准确快速选择工量具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
3.1.2 优化问题解决
在实训中,教师对本次实训的操作内容、流程、要点进行讲解。学生在理论层面上有所认知后,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做。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去帮助解决,而是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当学生无法解决技术细节时,教师再给予技术引导或示范操作,让学生掌握技巧性技术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1.3 优化表单填写
在实训后,学生填写实训使用的设备、操作步骤,并针对实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撰写诊改报告。通过撰写实训报告单,学生能够巩固实训步骤,反思实训中存在的不足。
在实训中,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的限制,不能让所有学生同时参与实训,可通过细化实训任务,让实训效果达到最大化。
3.2.1 细化实训任务
在实训教学设计时,教师需针对现有的实训设备,把某一实训项目细分为多个实训任务,一组做一个实训任务,尽可能让每组学生都能参与实训。然后组间轮转训练,这样既有利于提升设备的利用率,也有利于提升实训的效率。
3.2.2 细化实训安排
在实训前,教师发放实训任务书,学生读懂任务书的要求。在实训中,教师对各组学生进行统筹管理,当某小组完成某一任务后,就轮转到下一个任务,直到完成所有任务。教师可提前培训部分优秀的学生,或发现已完成且表现突出的学生,让他们协助教师指导其他学生完成任务。通过培养或发现多个“小老师”,让学生指导学生,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实训教学中,通过有效考核来检验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考核结果为教师下一步的实训教学指明方向。同时,教师针对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接下来实训教学方法的改变提供参考和依据。
3.3.1 工量具考核
在实训考核时,对不按规范使用工量具导致工量具损坏的学生要求赔偿,并进行扣分,教师要说清楚扣分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对工量具使用的考核,有利于增强学生爱护和规范使用工量具的意识。
3.3.2 知识点考核
采取理论知识与操作同步考核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进行鼓式制动器的检查与维修项目考核时,先考核学生拆卸与分解鼓式制动器的操作情况,再考核学生对鼓式制动器各组成零件的名称、工作原理、受力、磨损等知识的理解,最后考核学生检修与安装鼓式制动器的操作情况。在实训考核中融入核心知识点考核,让学生养成一种不仅会操作,还要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做的习惯。
3.3.3 过程量化考核
首先,考核实训准备工作,如学生的实训服穿戴情况等。其次,考核学生实训期间是否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有没有打闹、玩手机等现象。再次,考核学生完成实训后是否安装、调试到位等。通过过程量化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3.4.1 参加各项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参加各种培训。学校争取国培省培名额,派汽修专业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等,通过各种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
(2)参加各种竞赛。结合教师自身与发展需要,鼓励教师参加省、市开展的专业教学能力比赛,通过各种竞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3)开展各项活动。学校定期开展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分析专业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4.2 校企合作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借助校企合作的互动机制,专业教师可在暑假去企业实践,由企业给予实践考评。专业教师也可每周抽出1天~2天的时间下企业开展实践活动。学院鼓励教师加入汽车行业协会,使教师及时了解汽车专业发展动向。聘请知名职教专家、企业行家来校讲学,帮助学校专业教师成长,并请每位企业专家带培1名~2名专业教师,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及人才培养质量。
3.4.3 开发工作页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企业专家结合就业领域,教师结合《汽修标准》,协同开发工作页。首先,将企业工作任务引入实训教学,并将汽车行业最新技术融入教学,让学生了解汽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其次,企业根据就业领域与自身对员工的要求,分析工作岗位,分解工作任务。再次,教师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与工作任务,反复研究教材,根据真实工作环境对教材进行重构,把工作任务分解为不同的实训项目,再把每个实训项目分解为多个实训任务。教师按照每周的实训任务进行教学,当学生完成某一实训项目后,再到企业完成某一真实工作任务。教师发现学生完成真实工作任务时存在的问题,回校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训练。开发汽修工作页需紧扣汽修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时融入真实工作任务,贴近汽修实际,“教、学、做”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细化实训过程、强化实训考核、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等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