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玲
摘要:目的:对采用无创机械通气为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行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62例受治于我院ICU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为A组实施常规治疗,在A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为B组实施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与治疗前相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心率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B组下降趋势更佳于A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包括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内的血气指标水平皆较治疗前表现出不同程度上升,其中B组上升幅度较A组更大(P<0.05)。结论:为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使之血压、心率及相关血气指标水平得到更好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价值
以往,临床方面常采用纠正缺氧、缺血,对患者心脏负荷予以缓解、改善血流灌注等手段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施治,但效果较为缓慢,疗效尚有一定提升空间,十分必要寻找出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1]。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资料来源
以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期间受治于我院ICU的62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相关检验被明确诊断为重症心理衰竭,有憋喘、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其中35例为男性、27例为女性,年龄最大的79岁,年龄最小的56岁,中位年龄(66.24±5.32)岁,根据硬币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1例)、B组(31例),两组病例對照资料数值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1.2.1A组
为A组实施常规治疗,如抗感染、强心、利尿、恢复水电解质平衡、吸氧、平喘、解痉等,并视患者具体病情予以呼吸兴奋剂、抗心力衰竭药物及血管扩张剂。
1.2.2B组
在A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为B组实施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借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面罩完成,2-5L/min氧流量,10-16次/min备用频率,同时视患者具体耐受情况调整呼气末正压、吸气相、吸入氧浓度等相关指标;以6cmH2O为初始吸气正压,之后逐步向12-20H2O调节;以0cmH2O为初始呼气末正压,之后逐步向3-5cmH2O调节;此外,以患者的实际缺氧状况为依据,合理调整氧浓度;治疗过程中如患者有不安、烦躁等症状出现,则以具体医嘱为依据为患者实施吗啡镇静治疗;待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等指标得到有效改善且相关症状显著缓解后,适当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或直接撤机。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每日实施2-3次,每次3-4h。
1.3观察项目
①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心率的变化情况。②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包括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内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计算
研究中所涉及数值皆加入SPSS 21.0进行计算,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P<0.05代表数据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心率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心率水平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均有所下降,其中B组下降趋势更佳于A组(P<0.05)。表1:
2.2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包括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内的血气指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皆表现出不同程度上升,其中B组上升幅度较A组更大(P<0.05)。表2:
3讨论
重症心力衰竭具有致死率高、病情进展快、病情危重的特点,也是导致患者进入ICU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临床方面常以面罩吸氧、改善血流灌注、纠正缺氧缺血为主要手段,但疗效不甚理想[2-3]。
为进一步提升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为31例B组患者实施了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所得效果较为满意:相较于仅接受常规治疗的A组患者来说,B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相关血气指标均在治疗后得到了更好改善,这是因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降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回心血量,对患者肺功能残气量的控制亦有较好助益,能令其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在纠正缺氧、缺血症状的同时对患者的上呼吸道黏膜进行保护,令呼吸肌疲劳症状得到缓解,在满足其生理需求的同时不对患者机体造成额外负担,故能达到提升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目的。
可见,为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使之血压、心率及相关血气指标水平得到更好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张雅静,茹彦海.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3):192-193.
[2]刘芳.无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7):171-172.
[3]袁建芳.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体会[J].特别健康,2020,12(3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