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梅
(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医院,山东日照 262306)
因人们生活习惯及节奏变化,临床肺部肿瘤疾病发病率有所上升,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而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随疾病发展危及其生命健康。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以控制疾病发展,同时施行围术期护理服务以确保手术效果。围术期康复护理于术前、术后各阶段针对患者开展对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身心状况,进而促疾病康复[1-2]。该次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间该院收治的80例肺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常规围术期护理、围术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肺部肿瘤患者中的疗效,进而探究施行围术期康复护理服务对其肺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肺部肿瘤手术患者80例。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确诊为肺癌;(2)择期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治疗;(3)意识清晰、沟通能力正常;(4)患者知晓该次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情况;(2)存在其他脏器严重疾病或哮喘;(3)术前行康复训练。
根据围术期护理内容不同将80例肺部肿瘤患者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40例肺部肿瘤患者中男性、女性例数之比为23∶17,最低年龄为34岁,最高年龄为73岁,年龄均值为(46.82±4.13)岁,肿瘤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例数分别为11例、24例、5例,腺癌、鳞癌、腺鳞癌患者例数分别为21例、11例、8例;研究组40例肺部肿瘤患者中男性、女性例数之比为22∶18,最低年龄为33岁,最高年龄为75岁,年龄均值为(46.19±4.11)岁,肿瘤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例数分别为10例、24例、6例,腺癌、鳞癌、腺鳞癌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12例、8例。两组肺部肿瘤患者一般资料经分析、对比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施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即术前指导患者戒烟,告知患者正确咳嗽、咳痰技巧以及正确腹式呼吸方式,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行雾化吸入治疗。术后辅助患者拍背、翻身,为确保患者呼吸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正确腹式呼吸等,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作息及运动习惯。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施行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康复护理宣教。为患者介绍肺部肿瘤疾病、手术治疗方案、围术期注意事项内容的同时,告知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注意事项、主要康复锻炼内容等,针对患者疑问进行及时解答,通过提升患者康复知识掌握度来提升其配合度。(2)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积极与患者沟通,结合评估结果、患者疾病状况等因素,针对性开导患者,引导其维持乐观、积极心态。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于围术期开展各项护理服务同时给予患者关怀、鼓励,并嘱患者家属术后康复阶段多陪伴患者,辅助患者开展各项康复活动,并给予患者肯定、关怀,提升其康复信心。(3)制定康复护理计划。结合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基本信息,为其制定针对性康复护理计划,控制患者运动强度在靶心率范围内,要求行康复护理活动时护理人员全程陪同,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停止。(4)下肢康复护理。①术前。a.指导患者爬楼梯,3次/d,每次爬3层以上。b.于病区内快步行走,每日6000步。c.使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锻炼,20min/次,2次/d。②术后。a.卧床时指导患者于床上行双下肢骑自行车活动,20 min/次,2次/d。b.踝泵运动或直腿抬高活动,20次/2 h。c.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4次/d,100 m/次,后逐渐增加每日下床活动累计距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增加。(5)上肢康复护理。①术前。指导患者手持0.5 kg哑铃行立位呼吸操训练,以缩唇-腹式呼吸为呼吸操锻炼基础,并融合俯身、伸展、下蹲、扩胸等全身性运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加大力度。②术后。手术当日,待患者清醒后,指导患者握拳、手肘伸曲活动,并进行扩胸运动,5 min/次,5次/d。术后第1天开始,指导病患手持0.5 kg哑铃行立位呼吸操训练,2次/d,并利用弹力带行上肢抗阻训练,2次/d,10 min/次。
监测、记录两组肺部肿瘤患者肺功能情况,主要指标为6 min步行距离(即6MW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即 FEV1)、用力肺活量(即 FVC)。
两组肺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常见有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及心律失常等。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术后6MWD、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结果数据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1。
表1 比较两组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情况(±s)
组别6MWD(m)FEV1(L) FVC(L)参照组(n=40)研究组(n=40)t值P值489.85±73.54 540.36±80.65 2.926 9 0.004 5 1.91±0.34 2.12±0.37 2.643 1 0.009 9 2.41±0.68 3.25±0.73 5.325 2 0.000 1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肺部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n(%)]
对新入院患者应热情接待,一方面进行详尽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肺部肿瘤发生的原因、诱发因素、预后及转归,并让患者理解疾病的长期性和难治性,从而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另一方面,从生活、饮食方面尽量满足患者的一些基本要求,在洗漱、如厕、睡眠等方面让患者感觉方便、舒适。经常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的提问以减轻患者对病症的恐惧和焦虑,同时增加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平日工作中,注意每个细节,以优良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积极实行术前心肺康复训练及康复教育,让患者了解肺部肿瘤手术后回归社会及术前康复护理、治疗的重要性。
肺部肿瘤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救治肺部肿瘤多采取手术治疗,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但因手术入侵性操作、手术应激等因素,患者术后身体机能下降、呼吸面积减少,加之手术创伤、患者情绪不稳定等因素,患者极易并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此,围术期护理过程中需注重对患者的康复护理,以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3-4]。
常规围术期护理多侧重基础宣教以及疾病护理,未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服务。相比之下,对肺部肿瘤患者施行围术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均有积极意义。施行围术期康复护理时,通过开展健康宣教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手术治疗、术后康复及保健等相关知识的认知,提升其临床依从性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同时开展心理护理以确保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提高其康复信心。后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于术前、术后分别开展对应的上肢、下肢康复护理[5-6]。上肢康复运动能有效改善患者氧耗及上肢运动适应能力,进而增强机体通气效能。下肢康复护理对改善机体生理性肌肉功能、运动能力、心肺功能有积极意义。通过开展围术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换气功能、肺泡通气功能的恢复,加大机体呼吸肌耐力、肌力,进而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及呼吸机疲劳状况,最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7]。结合该文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6MWD、FEV1、FVC)结果显著高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开展围术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肺部肿瘤患者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积极临床价值。张倩等[8]研究结果亦表明开展围术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肺部肿瘤患者感染发生率(15.9%)显著低于未开展围术期康复护理的对照组患者(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论与该文相似,有可参考性。
综上所述,对肺部肿瘤患者施行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术后肺功能指标,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