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化牵伸康复训练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20-11-22 10:56王旭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肩周炎肩关节康复训练

王旭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手足外科,北京 101300)

肩周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同时可能伴随活动障碍,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病症之一,致病原因主要是外伤、过度劳累以及受凉导致的肩关节无菌性炎症。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性高、无创的优势,是利用现代化仪器发送高能量或低能量震荡波以实现伤口愈合、组织再生的目的,镇痛、抗感染效果也较为明显[1]。但是该治疗方法同样存在不足之处,其中疗效持续时间不长、关节粘连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是主要方面,患者易复发,因此治疗后的有效康复训练配合极为重要,对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有极为关键的作用[2]。该文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34例肩周炎患者为对象,对易化牵伸康复训练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134例肩周炎患者为对象,等分为对照组(n=67)以及研究组(n=67)。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7例、30例,年龄范围在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50.34±5.17)岁,病程范围在 1~6 年之间,平均病程(2.13±0.24)年;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36 例、31例,年龄范围在 31~65 岁之间,平均年龄(49.68±5.09)岁,病程范围在 1~7 年之间,平均病程(2.08±0.31)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详细资料见表1。

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为肩周炎患者;(2)患者年龄范围在 30~65 岁之间;(3)患者配合度良好;(4)对该次调查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伴有精神障碍患者;(3)中途转院者;(4)配合度不佳患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冲击波治疗结束后,康复治疗师对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前屈晃肩、头枕双手、爬墙训练等,每日训练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1次/d,连续训练1个月。

1.2.2 研究组 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的易化牵伸康复训练

(1)站位拉伸:若患者外展活动受限,则弓步站立,双手抵住门框,内部施加压力使上臂向后摆动;若患者外旋活动受限,则保持直立,肱骨保持外旋,上臂上举与地面平行,肘部向内弯曲90°,双手推动门框;若患者内旋活动受限,则患侧手臂置于背后,肘部弯曲,手握住门把手,身体向手部施加压力,使前臂不断靠近背侧;(2)坐位牵伸:患侧手臂置于身前,手肘弯曲,健侧手施加压力使得患处上臂向胸前贴近,帮助肩胛骨靠近脊柱;(3)卧位牵伸:若患者手臂上举受限,则手臂自然下垂,后掌心向下缓慢向上抬起,抬至最高点像后旋转,后抓住牵引杆实施牵引;若患者背伸受限,则保持俯卧,手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上像后缓慢背伸旋转,后抓住牵引杆实施牵引。1次/d,连续训练1个月。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肩功能评分,其中包括疼痛、肌力、肩关节活动范围、局部形态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指数,分数越高改善情况越明显;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按照结果将其分为显效(肩部痛感基本或完全消失,肩部可正常活动)、有效(肩部痛感明显好转,肩部活动基本恢复)、无效(未达上述标准甚至加重)三个等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对比使用t检验,以[n(%)]则表示计数资料,对比使用χ2检验,P<0.05为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肩功能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两组疼痛、肌力、肩关节活动范围、局部形态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肩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数据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肩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肩功能评分对比[(±s),分]

注:相比干预前,^P<0.05;相比对照组,*P<0.05

指标 研究组(n=67)干预前 干预后images/BZ_146_1913_2652_1935_2683.png对照组(n=67)干预前 干预后疼痛肌力肩关节活动范围局部形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2.94±5.47 3.38±0.83 11.43±3.09 2.99±0.86 18.47±5.13(23.11±2.76)^*(4.22±0.69)^*(17.07±2.12)^*(3.71±0.95)^*(27.46±2.21)^*13.22±5.39 3.39±0.64 11.44±2.93 3.00±0.78 18.52±5.24(19.76±1.79)^(3.88±0.67)^(14.99±2.15)^(3.29±0.68)^(24.48±2.6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肩周炎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是肩关节出现慢性炎症引发的病症,患者多表现出肩部疼痛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探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3]。体外冲击波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属于物理治疗,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创伤,因而患者接受程度高,但是这一方法需要配合后续有效康复训练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治疗作用[4]。常规康复训练目的在于促进患者肩关节活动能力的恢复,但是治疗师监督作用不明显,患者依从性以及训练自主性差,且部分患者存在姿势不正确的问题,反而更加容易造成肌肉拉伤,进而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5]。

与之相比,易化牵伸优势更加明显。首先,易化牵伸学习难度小,患者完成度高,只要自我牵伸就可完成训练动作,患者积极性较高[6];其次,该锻炼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患者训练中的痛感,所有牵伸动作都是在避免患者疼痛的前提下设计,且每个动作持续时间为5 s左右,患者极易达到,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排斥和恐惧情绪,进而提升患者依从性,效果明显[7]。有研究表明,对治疗后的肩周炎患者实施易化牵伸康复训练可明显提升患者依从性,且实施后效果明显,患者肩部痛感可得到明显缓解,该方法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的青睐,临床应用范围也开始扩大[8]。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两组疼痛、肌力、肩关节活动范围、局部形态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肩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数据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8%,数据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实施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实施易化牵伸康复训练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同时提升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较大范围推广。

猜你喜欢
肩周炎肩关节康复训练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