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苗苗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康复科,江苏苏州 215000)
偏瘫是脑卒中后比较常见的症状,患者多有运动功能障碍,上肢与手功能明显受到影响,导致其日常生活质量下降。为此,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积极做好康复治疗,尽量促进其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手功能等恢复[1]。常规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中有一定的价值,但康复效果并不理想[2],随着临床研究不断增多,镜像神经系统康复治疗逐渐开展起来,在一些医院的实践中得到了证实。该研究就2018年8月—2020年2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分组研究,旨在探讨镜像神经系统康复治疗对上肢运动与感觉功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用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经临床表现、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满足脑卒中诊断标准[3],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单侧发病),均为首次发病,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变部位为大脑动脉供血区,偏瘫上肢功能分期为1~4期,运动与视觉问卷测试正常。排除标准:依从性差、精神疾病、上肢严重痉挛、肌肉病变或骨关节畸形、失语症,妊娠期或哺乳期等。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5~79岁,均值(62.3±5.3)岁;脑出血 14例、脑梗死 21例;左侧偏瘫15例、右侧偏瘫2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 38~77 岁,均值(62.8±5.5)岁;脑出血 16 例、脑梗死19例;左侧偏瘫13例、右侧偏瘫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偏瘫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主要有:(1)被动训练:协助患者做好被动训练,减少肌肉萎缩或肢体痉挛等,为其预后营造良好的条件。实施肩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屈伸运动,每天每个关节2次,每次时间15min。(2)主动训练: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指导其进行主动训练,表现良好者予以鼓励,树立治疗信心。运动以患者耐受为宜,不宜超负荷运动。(3)物理疗法:待病情稳定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予以药物干预,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神经系统损伤,改善预后,同时根据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合物理性康复治疗。
观察组采用镜像神经系统康复治疗,除了常规康复治疗,还进行镜像疗法,于颜色单一、光线柔和的房间内,取双面镜,将其放于镜盒中心位置,指导患者上肢和镜面两侧等距离。对健侧肢体运动予以指导,告知目光要集中,观察健肢镜像情况,并完成多种动作,比如前臂旋后、前臂旋前、手指活动、腕关节屈曲、手臂活动等。操作期间若动作复杂,可借助有关器械完成。此外,解释要点,要求患者想象自己肢体无碍,于器械指导下,完成和健肢相同的动作。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体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手功能情况。
(1)总体运动功能: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4]评定,评分 0~100分,评定分值越高,既表明总体运动功能越好。
(2)上肢运动功能:应用上肢运动研究测试(ARAT)[5]评定,共计19项,每项按照4级评分法,总分60分,评定分值越高,既表明上肢运动功能越好。
(3)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改良 barthel指数(BMI)[6]评定,评分范围0~100分,评定分值越高,既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4)手功能:应用Brunnstrom评定手功能[7]情况,按照4级评分法评价,共计6个方面,评定分值越高,既表明手功能越好。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用均数(±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FMA评分、ARAT评分、MBI评分及手感觉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ARAT评分、MBI评分及手感觉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ARAT评分、MBI评分及手感觉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FM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125_875_2992_908_3031.pngARAT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125_1331_2993_1363_3032.pngMB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125_1803_2993_1835_3032.png手感觉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值P值39.98±4.52 40.18±4.63 0.117>0.05 80.37±5.77 70.03±5.01 4.302<0.05 20.38±4.33 20.58±4.51 0.085>0.05 52.19±2.66 40.90±3.38 4.937<0.05 50.31±5.44 50.19±5.62 0.108>0.05 83.28±3.92 72.17±4.13 4.662<0.05 6.98±1.22 7.28±1.31 0.066>0.05 45.28±3.21 30.92±4.33 5.027<0.05
脑卒中后偏瘫发生率较高,而这类患者多有上肢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手部功能与运动功能受限,最终影响其日常生活,比如穿衣、洗脸等动作都难以正常进行,而上肢功能康复一直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主要课题。传统康复治疗措施包括被动训练、主动训练、物理疗法等,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需注意康复训练的专业性,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加上治疗费用昂贵,一些家庭难以维持[8]。镜像疗法最早由国外学者Ramachandran等应用在截肢后患肢疼痛中,之后借鉴应用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Dohle等学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镜像治疗半年,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侧上肢功能,而且浅感觉与单侧忽略也有明显的恢复,相比常规基础治疗效果更优。随着镜像疗法在国内逐渐成熟开展起来,证实镜像疗法操作简单方便,可明显减少人力、物力消耗,可在家中推广应用。
该次就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镜像神经系统康复治疗,发现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ARAT评分、MBI评分及手感觉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相似,比如国内有学者对收治的8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41例用常规康复治疗,镜像治疗组42例采取镜像治疗,发现4周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FMA、VAS、WMFT、BI评分等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镜像治疗组WMFT与FM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以更好地改善其上肢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镜像疗法治疗主要是利用镜子的反射,使患者看清健侧肢体运动情况,同时排除杂念,想象成患侧肢体运动。这种疗法十分简单方便,患者居家也可完成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医疗成本。在镜像疗法期间,应告知患者切勿急于求成,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法,不断提高预后[9]。为了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上肢功能、手功能康复,早期康复治疗期间结合镜像疗法治疗,使得脑卒中偏瘫症状快速改善。二者联合应用,可最大化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虽然镜像疗法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关于其治疗的神经生理作用机制并不明确,大部分学者提出可能在于患者观察镜子中的肢体运动(远端肢体活动比较明显)时,视觉的反馈使得大脑运动皮层得到明显的兴奋,通过这样的视错觉可将患者的神经传导通路激活,进而阻止或降低瘫痪肢体产生“习得性废用”,对肢体的康复有促进作用[10]。此外,进行肢体运动观察期间,小脑半球也能被激活,从而对肢体偏瘫功能的康复有一定促进作用。少数学者通过研究后甚至指出大脑中镜像神经元也是发挥镜像疗法效果的重要机制,但具体是否属实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在该次研究中尽管证实了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样本量不是非常充足,加上未能开展长时间的随访,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镜像神经系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总体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手功能,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