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改变患者生活习惯对慢性胃炎康复的影响探讨

2020-11-22 10:56朱正海丁召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主治医师生活习惯胃炎

朱正海,丁召伦

(1.日照市岚山区中楼卫生院,山东日照 276800;2.日照市岚山区高兴中心卫生院,山东日照 276800)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具有起病慢、病程长、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慢性胃炎的发生不仅会使患者出现生理不适症状,还会导致患者产生紧张、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后,并未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导致疾病康复后再次复发或病情迁延不愈,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临床有研究指出[2-3],在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不仅要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22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对象,对比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健康指导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22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1例。其中,干预组男女性别比是37:24;年龄区间 22~70 岁,平均年龄为(46.31±5.98)岁;患病时间2~15 年,平均病程为(8.65±4.23)年;慢性胃炎类型,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患者分别有26例、20例、5例。对照组男女性别比是34:27;年龄区间22~71 岁,平均年龄为(46.58±5.93)岁;患病时间 2~14年,平均病程为(8.41±4.38)年;慢性胃炎类型,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患者分别有25例、20例、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均经胃镜/内镜、病理学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均未合并消化性溃疡、胃肠穿孔等严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可配合临床完成相关研究;患者均对该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精神异常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无法遵医嘱完成用药等研究工作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断治疗: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对患者疾病做出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干预组联合应用健康指导。(1)医师教育:主治医师需在诊断期间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辅助患者完成相应检查,并做出有效诊断。然后结合患者的文化水平,耐心讲述慢性胃炎的疾病特点、疾病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初步了解自己所患疾病。若主治医师身边有健康手册,可直接为患者发放一份健康手册,指导患者多次、反复阅读,进一步了解慢性胃炎的相关知识[4]。(2)生活习惯改变:主治医师需要详细告知患者慢性胃炎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是导致慢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主动帮助患者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医师可在明确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行为后,制定一张健康行为量表,发放给患者,要求患者每天睡前在量表中打卡,若存在不良行为,则在相关选项中打钩,打卡持续至用药疗程结束。通过打卡行为,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3)用药治疗:在患者充分认识到慢性胃炎治疗的必要性后,结合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临床治疗方法,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后的一些表现,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6]。主治医师还需了解患者的既往用药史,若患者需要使用一些具有较强刺激性的药物,则需辅以强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避免药物对患者的疾病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指导患者用药期间尽可能避免使用其他药物,若用药治疗期间发生感冒等其他疾病,需详细咨询双方医生后合理用药,避免抗感冒药物对慢性胃炎治疗造成负面影响,或是联合用药诱发严重不良反应或严重并发症。(4)饮食治疗:慢性胃炎的形成与患者饮食习惯不佳、饮食不当等密切相关,想要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甚至加速患者的康复,则需针对患者的实际饮食习惯、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大小、性别差异等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饮食治疗方案。如可指导老年患者日常多食用黄精、莲子、乌梅、山药、枸杞、麦芽、百合等食物,青壮年患者则多食用陈皮、蒲公英、鲜芦根等食物。指导男性患者多食用桑葚、枸杞、山药等食物,女性患者多食用补血食物,如大枣、麦芽、佛手等食物。(5)添加微信群:让患者或家属添加主治医师的微信号,主治医师将患者拉入慢性胃炎患者的微信群,告知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症状均可通过微信群反馈,在线医师会及时为患者解答,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6)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结合患者的各项信息,为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告知患者何时前往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率。疗效标准如下,显效:患者的腹胀、恶心、上腹疼痛、嗳气等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显示患者的胃部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腹胀、恶心、上腹疼痛、嗳气等症状有所缓解,胃镜显示患者的胃部情况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2)健康行为(疾病认识、遵医嘱用药、适当饮食、定时检查、适量运动)。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 [n(%)]和(±s)表示,组间差异通过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康复治疗后,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2.2 对比两组健康行为

康复治疗后分析,干预组随访3个月后的健康行为(疾病认识、遵医嘱用药、适当饮食、定时检查、适量运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健康行为[n(%)]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起病慢、病程长、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是缓解慢性胃炎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病情,促使患者恢复健康的唯一方案。但长期用药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甚至会造成药物依赖性现象。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后,并未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导致疾病康复后再次复发或是病情迁延不愈,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有研究[6]指出,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生活习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改变慢性胃炎患者的生活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发现并确诊疾病时,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同时需要患者各方面配合。但因为患者对慢性胃炎知识的不了解,导致其对纠正生活习惯非常不理解,遵从率非常低,很多患者住院期间配合治疗,饮食清淡,适当运动,健康作息,但在出院后故态重萌,造成疾病复发,并再次入院治疗。

为改善这一情况,有研究指出[7],在慢性胃炎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进行健康指导,可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健康指导,首先,可让患者进一步了解慢性胃炎的相关知识,让患者认识到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的积极影响,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配合临床治疗;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姿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对临床医护人员、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其次,很多患者并不信任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由主治医师进行健康指导,能够提高患者对不良生活习惯的重视,进一步促进患者认真执行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另外,主治医师更好地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既往用药史,可开出更具针对性的处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防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最后,主治医师通过健康指导增进医师与患者的联系,建立相对友好的医患关系,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解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可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临床有研究[8]明确指出,医师参与慢性胃炎的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98%VS对照组80%),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从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施健康指导后,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健康行为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健康指导可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化生活行为,促进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主治医师生活习惯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主治医师三维超声在妇科中的应用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不以职称论医术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主治医师对卫生法律认知的比较研究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