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允玲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办事处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000)
小儿脑瘫,即“小儿脑性瘫痪”,为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指的是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因非进行性脑损伤引发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1-2]。小儿脑瘫发病主要位置为脑,会累及四肢;其病因较多,包括: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母亲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阴道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3-4]。在临床中,小儿脑瘫患儿的主要表现为: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身体发硬、反应迟钝、头围异常、哺乳无力、不笑、手握拳、头不稳定、斜视等。由于小儿脑瘫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发育,因此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方案[5-6]。该次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报道如下。
将该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及MRI检查确诊,均符合临床有关“小儿脑瘫”疾病的诊断标准,均由家属(监护人)知情签署相关治疗同意书,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跨度为2~7岁,平均年龄为(4.4±0.2)岁。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跨度为2~7 岁,平均年龄为(4.5±0.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国药准字H20080502),添加至50 g/L的葡萄糖溶液 (国药准字 H62020817)50 mL当中,稀释之后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间隔3周后,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持续治疗3个疗程。
(2)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用法同对照组)联合神经康复治疗,包括:①对患儿实施运动干预,指导患儿进行肌力、平衡能力、粗大运动能力练习,由医护人员协助完成;在平衡能力训练中,指导患儿单脚直立,然后进行抬脚、转圈以及摇摆练习等。②给予患儿物理疗法,通过电子生物反馈、水疗以及经颅磁刺激疗法,每天2次,每次0.5 h左右,使患儿肌张力降低,并使患儿大脑血液循环训练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达到增强肌力的作用。③依据患儿个体因素及具体病情,对患儿进行推拿、言语联系训练,同时对患儿进行感觉统合练习,以此促进患儿肌张力、言语认知功能以及感觉统合能力的改善[3-4]。
(1)康复疗效标准:①显效:经积极治疗后,患儿的行走、站立能力恢复到和健康儿童一致,同时患儿的神经状态显著改善,年龄较大的患儿具备理想的生活自理能力;②有效:治疗后,患儿的行走、站立能力明显恢复,神经状态有所改善,年龄较大的患儿具备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③无效:患儿行走、站立能力差,神经状态差,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2)根据智力量表(MDI)、运动量表(PD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患儿治疗前后的智力、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进行评分;每项0~100分,评分越低,代表患儿的智力、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康复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24%,与对照组的73.81%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在康复疗效方面的比较[n(%)]
在MDI、PDI、ADL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42例患儿,用药期间出现1例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为2.38%;对照组42例患儿,用药期间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感染,总发生率为4.76%。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偏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6,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 MDI、PDI以及AD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 MDI、PDI以及ADL评分比较[(±s),分]
组别MDI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92_1042_2994_1109_3030.pngPDI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92_1643_2995_1711_3031.pngAD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2)对照组(n=42)t值P值72.0±0.5 71.5±1.0 1.283>0.05 85.0±1.0 78.0±1.0 7.283<0.05 68.0±2.0 67.0±1.5 1.164>0.05 80.5±1.0 73.0±1.0 7.163<0.05 80.5±1.5 80.0±2.0 1.298>0.05 92.0±1.0 85.0±1.0 7.265<0.05
小儿脑瘫,即小儿脑性瘫痪,临床又称为小儿大脑性瘫痪,该疾病的主要病变部位为脑部,会累及四肢,患儿常伴有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听觉以及语言障碍等。小儿脑瘫会对患儿的成长发育、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针对小儿脑瘫患儿,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4,7-8]。
该次针对小儿脑瘫患儿,重点提到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治疗方案。其中,神经节苷脂能够发挥减轻氨基酸神经毒性的功效,同时对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能够稳定患儿神经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有利于该疾病的治疗及稳定;除此之外,神经节苷脂能够对患儿受损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有效抑制细胞凋亡,进一步促进神经再生及恢复,从而对康复起到促进作用。神经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干预、物理疗法、言语训练以及感觉统合练习等。其中,运动干预可促进患儿肢体运动康复,使其肢体的运动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物理疗法则能够对患儿神经元起到刺激作用,恢复其肢体功能;言语训练,则可改善患儿语言功能;感觉统合练习则能够改善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1,3,12]。 总之,神经康复治疗的应用,可促进患儿肢体、神经功能的修复及发育,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因此,建议采取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患儿,从而提高小儿脑瘫患儿的康复疗效。
该次观察组患儿采取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康复治疗,结果显示康复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单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对照组的73.81%;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MDI、PDI以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偏低,观察组仅为2.38%,说明该次用药安全性高;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相似。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采取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达90.00%[5,13-14],该次观察组的 95.24%>90.00%,说明联合治疗方案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小儿脑瘫患儿采取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的智力状况、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高效,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