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糖腺苷对EB 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T 细胞亚群的影响

2020-11-22 10:04任文娟李佳高春燕贺金娥李莉王延峰姬婷婷
安徽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病儿单核细胞亚群

任文娟,李佳,高春燕,贺金娥,李莉,王延峰,姬婷婷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a儿科,b检验科,c新生儿科,陕西 延安716000

EB 病毒(EBV)感染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重要因素[1]。资料显示,EBV相关性IM(EBV-IM)多发于幼儿,若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常易引发心肌炎、爆发性肝炎及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并发症,部分病儿可导致恶性病变,威胁病儿生命[2]。研究证明,EBV-IM病儿免疫功能多呈异常表现,其T 细胞亚群及NK 细胞功能多过度增强,致使机体发生免疫性损伤,推动疾病进展[3]。对于EBV-IM 病儿的治疗临床多选择抗病毒药物,但其疗效并不确切[4]。本研究观察阿糖腺苷治疗EBVIM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EBV-IM 病儿96 例,其中男51 例(53.13%),女45 例(46.88%),年龄(7.95±0.85)岁,年龄范围为4.5~12岁;病程(4.05±0.57)d,病程范围为2~10 d;临床表现:发热96 例(100%),咽峡炎94例(97.92%),颈淋巴结肿大92例(95.83%),肝脏肿大73例(76.04%),脾脏肿大47例(48.96%),皮疹4例(4.17%)。诊断标准:EBV-DNA阳性;EA-IgG及VCA-IgM 等EBV 特异性抗体阳性;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等症状中的任意3 项;异型淋巴细胞(AL)≥10%[5]。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4 d内使用本研究药物、免疫抑制剂;本研究药物过敏;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及重症基础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依从性差;恶性肿瘤。将所有病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糖腺苷组(n=48)及对照组(n=48),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退热、护肝、抗感染等常规治疗。阿糖腺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糖腺苷治疗。阿糖腺苷(湖北潜龙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58641,生产批号1702114)10 mg/kg,1次/天,静脉滴注,14 d为1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更昔洛韦(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980188,批号170202)10 mg/kg,2 次/天,静脉滴注,7 d 后改为 5 mg/kg,1次/天,14 d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体温、咽峡炎好转、肝脾恢复正常、AL≤10%、颈淋巴结长径<0.5 cm 等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后7、10 d EBVDNA、EA-IgG 及 VCA-IgM 阴转情况;治疗前后CD3+、CD3+CD4+、CD3+CD8+、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群水平及治疗期内不良反应。以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 EBV-DNA;以ELISA 法检测VCA-IgG 及VCA-IgM;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 细胞亚群。上述检测均严格依据操作说明书进行。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5]EBV-IM相关内容制定。显效:治疗3 d后,病儿肝脾、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感染情况均显著好转,体温恢复正常;有效:治疗5 d 后,病儿肝脾、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感染情况均缓解,体温恢复正常;无效:治疗5 d后,病儿肝脾、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感染情况均未见缓解或加重,体温未降低或增加。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内、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若总例数不小于40且最小的理论频数不小于1,但最小的理论频数<5,行“校正法”。检验水准α均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阿糖腺苷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EBV-DNA、EA-IgG 及 VCA-IgM 阴转情况比较 治疗后7 d、10 d,阿糖腺苷组EBV-DNA、EA-IgG 及 VCA-IgM 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6例阿糖腺苷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6例阿糖腺苷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xˉ±s)

表3 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6例阿糖腺苷组与对照组EBV-DNA、EA-IgG及VCA-IgM阴转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T 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前,两组T 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3+CD4+、CD4-/CD8-水平均降低,CD3+CD8+、CD4+/CD8+均升高(P<0.05)。治疗后,阿糖腺苷组CD3+、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6例阿糖腺苷组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比较/(%,)

表4 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6例阿糖腺苷组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比较/(%,)

阿糖腺苷组(n=48)对照组(n=48)t值P值0.553 4.073 0.581 0.000 85.94±8.78 69.87±7.04 9.893 0.000 84.95±8.75 75.93±7.53 5.413 0.000 0.114 14.296 0.910 0.000 16.86±1.71 33.85±3.51 30.148 0.000 16.90±1.73 24.75±2.67 17.095 0.000 0.091 9.654 0.927 0.000 36.05±3.76 24.67±2.57 17.311 0.000 35.98±3.74 30.52±3.32 7.564 0.000 1.774 11.255 0.079 0.000 0.47±0.05 1.56±0.21 34.983 0.000 0.49±0.06 1.15±0.14 30.021 0.000 0.035 49.420 0.972 0.000指标CD3+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CD3+CD4+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CD3+CD8+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CD4+/CD8+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CD4-/CD8-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54.82±5.62 4.84±0.55 61.321 0.000 54.78±5.59 19.98±2.05 40.494 0.000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阿糖腺苷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见表5。

表5 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6例阿糖腺苷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5 两组治疗期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内,阿糖腺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0.83%(P<0.05)。见表6。

表6 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6例阿糖腺苷组与对照组治疗期内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EBV 为疱疹 γ 亚科病毒,是导致 IM 的重要诱因[6]。因机体 B 细胞内存在EBV 受体,故EBV 多潜伏于机体B 细胞,并经口腔侵入咽部淋巴组织及血管,并引发IM 等多种疾病[7]。研究证明,除感染B细胞外,EBV还可感染NK细胞及T细胞亚群并引发其功能损伤,降低机体清除被EBV感染的淋巴细胞的能力,致使淋巴细胞增殖活化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8]。EBV 还具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其机制主要包括:①在增殖过程中,EBV 可表达多种诱发强烈杀伤性T细胞(CTL)反应的抗原,导致EBV免疫表位突变,免疫原性丢失,进而逃避免疫杀伤[9];②EBV 可通过生成 EBNA1、LMP2等潜伏蛋白发生免疫逃逸。EBNA1可诱导生成EBV 特异性CTL,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协助EBV 逃避免疫识别,维持其潜伏状态及DNA 复制。LMP2 具有CTL 表位,可诱导发生特异性CTL 效应,调节机体免疫反应[10]。③EBV 可激活CD8+细胞,产生细胞毒效应,致使感染的B细胞损伤,降低B细胞免疫能力,同时大量消耗CD4+细胞,导致CD4+/CD8+降低或倒置,引发EBV 免疫逃逸[11]。在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病儿T 淋巴细胞亚群均呈异常表现,提示病儿EBV 感染处于进展期,病儿机体免疫已受到严重影响,免疫能力显著降低。

在EBV-IM 的治疗上,既往多以更昔洛韦治疗[12]。更昔洛韦治疗EBV-IM 尽管可获得一定疗效,但因其具有细胞毒性,常易导致血小板、粒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损伤等多种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于EBV-IM病儿常存在一定限制[13]。阿糖腺苷为嘌呤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多种病毒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14]。研究证明,阿糖腺苷在机体内可磷酸化为二磷酸及三磷酸化物。其中,三磷酸化物可与EBV DNAP竞争性结合,选择性降低EBV核苷酸还原酶、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活性,抑制EBV DNA的正常合成。三磷酸化物还可竞争性结合于EBV DNA 3-OH位末端,中止病毒DNA 的合成[15-16]。阿糖腺苷还可抑制EBV mRNA 的合成,影响EBV 复制,达到杀灭EBV 的目的[17]。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病儿 T 淋巴细胞亚群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阿糖腺苷组病儿改善程度更为显著,治疗后7d、10d EBV-DNA、EA-IgG及VCA-IgM阴转率,提示阿糖腺苷治疗EBV-IM可有效清除EBV,纠正免疫紊乱。此外,本研究阿糖腺苷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示阿糖腺苷可有效促进病儿康复,缩短治疗时间。在机体内,阿糖腺苷代谢迅速,停药后血药浓度即可快速降低,故其毒副作用较低,较易适合EBV-IM 病儿的临床治疗[18]。在本研究中,阿糖腺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阿糖腺苷治疗EBV-IM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总之,阿糖腺苷应用于EBV-IM 病儿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杀灭EBV,纠正免疫紊乱,改善T 细胞亚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病儿单核细胞亚群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CD16+单核细胞变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家庭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孤独症中的效果观察:一项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以大量腹水为首发表现的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诊治分析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Vojta 疗法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在全面发育落后儿童中的临床应用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1 103 例分析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