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小燕
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前进的关键源动力,不但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而且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贫困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贫困学生无论是在教育资源占有还是教学形式革新方面,都普遍弱于其他学生,因此贫困大学生更加需要社会与集体的关爱,需要辅导员对其实施正确的心理健康引导,避免贫困背景对学生心理造成压力,出现人格偏执,贫困学生要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充实自己[1]。根据相关部门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高校学生群体中贫困学生占比超过三成,作为一个不可被忽视的学生群体,由于社会压力、家庭因素等对学生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存在心理自卑的问题,部分较严重的学生会存在交流障碍、内向自闭等缺陷,这些原因均会在不同程度上抑制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给学生后期就业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人格是否健康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健康人格也应是一个劳动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贫困大学生想要成为被社会认同的优秀人才,除了具备社会所需的科学文化素质之外,还应具备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接受学校的帮扶,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贫困大学生多来自于农村地区,这部分群体多数是农村的留守儿童,从小生活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求学经历比较坎坷,其中大部分学生只有受到资助才可以走进大学校门。这些经历造就了贫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他们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贫困现状,所以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校期间贫困学生会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这一学生群体不但学习了专业知识而且已经具备社会实践经验,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他们往往会理性选择,会先就业再择业,所以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时会比那些眼高手低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贫困大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毋庸置疑,但在人际交往方面会比其他学生更加敏感,因家庭条件的限制,贫困生比较容易产生心理自卑感,这种心理自卑感在未进入大学校园前就已经产生。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这部分学生在高考后报专业时通常会选择学费低且偏冷门的专业,当面临毕业就业时不自信的心理会表现出来,会出现消极、焦虑状态,严重影响就业。贫困生因在中学阶段缺乏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导致了其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拓展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在校期间竞选学生干部往往不占优势,长期缺乏锻炼机会的情况下,更易引起心理自卑感。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也会出现问题,易发生矛盾,引发纠纷,如果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当,会使本来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沉默寡言,使其在心理上产生更深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若再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极容易出现偏执的就业观念,例如偏执的选择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等,放弃了其他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一旦就业失败,会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贫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下降。
部分高校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奖学金、助学金、优惠减免等多种形式的资助体系,但结合对贫困大学生的调查资料,高校虽然在物质方面有所改善,但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救助机制,贫困大学生不仅缺乏物质的生活来源,还容易与社会新形势发展脱节,如果不能使资助体系与育人目标相适应,就很容易造成贫困生在学习活动中人格缺失[2],包括学生的自卑自闭现象、就业压力过大等问题。目前学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或抗压能力过差,导致高校出现“双困生”的现象日益增多,造成贫困生在与其他学生交流中表达能力欠缺,缺乏团队协作能力,进而抑制学生今后的发展。在学校层面,应该有针对性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职业就业规划指导,制定合理的奖助措施,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自我锻炼的机会等。
人格培养的基本功能是帮助学生了解人格的基本结构,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清楚的认识,同时也是不断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健康人格的建立会使人变得自信、自立。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健康人格能够帮助他们采取积极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力,克服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各种不利因素。使他们在走向社会过程中具备自控能力,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和诱惑,努力使自己变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优秀人才。
健康人格培养有助于贫困生客观地评价自我,自我省察过程其实也是自我评价的一种行为,通过对个性特征进行评估与判断,或者是通过与其他人进行对比,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改正。
健康的人格培养有助于贫困学生对自我能力评价有个清晰认识,在心理上产生震撼,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使贫困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利用对人格已有的认识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积极接纳自我,将健康的人格与实践统一结合起来,逐步完善自我。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基于教育市场的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均给予了贫困生高度重视,高校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提出一些实施方案,结合人才培养现状以及贫困学生自身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高校为学生创造就业环境,使贫困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发挥出自身优势,以达到提升就业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