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创新发展路径

2020-11-22 22:26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

李 凯

2017年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习近平指出,中方主办这次高峰论坛,目的就是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推动互利共赢,明确合作方向,本着伙伴精神,牢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让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为共同努力的目标,坚持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对话化解分歧,协商解决争端,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我们要密切政策协调,对接发展战略。要把“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成果结合起来,同区域发展规划对接起来,同有关国家提出的发展规划协调起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们要依托项目驱动,在基础设施联通、实体经济合作、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合作、民心相通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户外运动和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冰雪旅游业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行业之一。黑龙江省的很多区域借助气候和资源条件,纷纷打造冰雪旅游业。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各种问题也突显出来,冰雪旅游业资源利用问题,产品项目问题,市场管理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冰雪旅游业的发展,难以实现持续的经济效益,更谈不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另外,很多地区在发展冰雪旅游时盲目进行抄袭模仿,没有考虑自身的特点和资源情况,导致冰雪旅游项目没有特色,冰雪旅游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冰雪旅游具有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发展冰雪旅游不仅可以很好的降低旅游业的季节性效应,还可以带动和促进行、游、购、吃、住、娱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纵观国内外研究旅游业、旅游企业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发展策略及对策等方面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但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冰雪旅游业创新发展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突破和改进。

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旅游战略研究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等目的地的旅游规划实践,侧重于为旅游项目或旅游设施建设做市场评估和场地设计。20世纪60年代后,法国和英国相继制定了较为系统的旅游规划。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世界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开发的需求也逐步加大。旅游规划在欧洲也相应的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发展到北美的加拿大,然后进一步向亚洲和非洲国家扩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增长使旅游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比较系统的旅游规划著作开始出现。GUNN于1979年出版了他早期旅游规划思想体系的总结著作《旅游规划》。这一阶段也被称为旅游战略研究的过渡阶段。

“一带一路”沿线欧美地区的冰雪旅游业发展开始的时间比我国早,其规模也比我国大很多,在我国刚刚起步时,其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相对完好的冰雪旅游产业链,这与其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的水平相当。世界冰雪旅游名城主要聚集在欧洲和北美区域,这些地区也成为冰雪度假旅游胜地的发展核心。为带动其相邻地区冰雪旅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欧美地区冰雪旅游开发历史悠久,传统型的冰雪旅游地大都拥有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这些著名的冰雪旅游胜地不仅资源条件良好,而且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景,同时还是世界性冰雪体育赛事的重要举办地和世界冰雪体育用品的销售中心。

亚洲的日本、韩国和太平洋地区以先进的旅游开发理念为指导,以开发高水准的度假旅游为主要目标,坚持走现代型的冰雪旅游发展之路,成为世界冰雪旅游阵营中的一股新生力量。目前,中国、日本和韩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客源互通又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这样的三足鼎立结构将继续保持并得到进一步优化。

我国最早对旅游规划中发展战略的研究,出现在旅游地理学中。20世纪80年代地理学家依据“地域综合体”的思想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结合对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区域旅游规划的实践工作,提出了区域旅游开发的概念,形成地理学意义上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并把其理论和思想体现到这一阶段的旅游规划当中。对于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潜在旅游发展条件的地区,其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必然要包括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和响应对策的研究(陈传康,1986)。中国冰雪旅游文化不突出,科技含量较低,产品缺乏创新,旅游者在实施冰雪旅游过程中,希望欣赏旅游产品和本地文化的结合,了解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的文化差异。中国冰雪旅游业发展中,除了较大的冰雪旅游景区外,大部分的冰雪景区打造的文化较为相近,产品开发也趋于雷同。

冰雪旅游包括三部分项目:冰雪运动、游览观光和冰雪旅游。其中,冰雪运动旅游包括冰雪足球、滑冰、滑雪等活动;游览观光冰雪旅游包括资源景观和人工景观,例如,冰灯、雪雕、雪山等;冰雪娱乐包括马拉爬犁等活动项目。在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下,逐渐由游览观光式向参与体验式方向发展,同时由于冰雪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气候性,资源可再生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游客喜爱,成为新兴旅游产业之一。

《2019年全球滑雪市场报告》指出,从2000—2018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球滑雪人次目前基本稳定在3~3.6亿之间,加上室内滑雪场的话,人数预计在4亿之间,与此同时,全球滑雪场的数量在5 000~6 000家[1]。无论是参与滑雪运动的人,还是滑雪场的数量,无不昭示着冰雪旅游正在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冰雪运动也进入了新阶段,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8至2019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为3 860亿元,分别比2017至2018冰雪季增长13.7%、17.1%[2],雪场即将突破600座,而冰场也有望达到400所[3],其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化宁、吉林、内蒙古、新疆、湖北等省份。各省份对发展冰雪旅游业给予很高的重视,不仅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支持,还有大量的专项资金投入,发展速度很快,对冰雪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业处于发展阶段,冰雪旅游项目在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并成为该区域的经济増长点。

2 冰雪旅游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2.1 冰雪旅游业的内涵

冰雪旅游吸引游客的主要是其特有的冰雪资源,体验滑冰、滑雪运动以及悠久历史所衍生出来的特有的冰雪文化的所有冰雪旅游形式的总称,具有极佳的参与性、刺激性和体验性的旅游产品[4]。冰雪旅游的形式多种多样,按照运动形式有滑冰、滑雪、冰上舞蹈、冰球等;按照冰上娱乐有雪上飞碟、雪地香蕉船、雪地摩托、冰上自行车、冰上龙舟等,除此之外还有冰上表演,冰挂雾凇、冰雕、雪雕、冰灯等观赏性旅游形式.。

2.2 冰雪旅游业的特征

冰雪旅游作为一个旅游项目,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冰雪旅游需要有特定的时间点,冰雪旅游的资源受限于时间,只有足够的天气条件,才能大规模的进行利用有效的冰雪资源,进行场地的“塑造”,以及观赏性旅游景点的雕饰与加工,同时除了特定的时间点之外,冰雪旅游业具有天然的地域分割特点,冰雪旅游业的产生需要依附于一定的空间维度,冰雪旅游业无法像其他产品一样进行运输,用以调节供需。

其次,冰雪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系统关联性,游客在进行冰雪旅游时,该场地需要配备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住宿餐饮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零售批发行业等直接参与的部门,这与其他旅游业相比,使得冰雪旅游业具有更强的产业关联性,例如一块滑雪场地,在建设施工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游客的吃住问题、如果游客的雪具损坏,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商店,让游客选择维修或者购买新的雪具,距离远的游客,还需要有交通工具进行接送,这些都为相关的制造业以及生产业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冰雪旅游业除了拥有纯粹的自然风光的要素外,还有具有一定的冰雪旅游文化,它存在于高寒地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冰雪为载体,涉及到经济、服饰、习俗、历史、文字、艺术、娱乐等,冰雪旅游业不仅要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基础旅游需求,更要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而且还涉及到了许多的社会其他供应系统。

3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发展现状

3.1 地理优势明显

冰雪旅游业是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具有非常浓烈的地方特色与辨识度,也是我国最早开发冰雪旅游的地区,其独特的气候环境与地理环境为黑龙江省提供了适宜的开发条件,包括季节温度、降雪质量、地貌特征、冬季周期长等因素。黑龙江省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山地资源,拥有松花江、大、小兴安岭、大青山以及完达山等地,其山地面积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60%左右,由于地处偏远,所以免受了环境污染带来的破坏,保存了相当完整的自然生态,较长的冬季为黑龙江省提供了丰富优质的雪资源,同时众多的山地的坡度也适宜雪场的开发[5]。目前黑龙江省拥有百余家滑雪场地,帽儿山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长寿山滑雪场、龙珠滑雪场等早已名扬海外,省内的大部分滑雪场都配备了雪地摩托、人工造雪机以及压雪机等机器设备,所有的雪场都为游客配备了雪具、雪服等滑雪必备用品[6],黑龙江省已经成为我国滑雪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

3.2 文化氛围浓厚

黑龙江省是我国冰雪旅游发展的核心地和发祥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冰雪文化,1963年,哈尔滨首次举办了哈尔滨冰灯游园会,这是世界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露天冰灯艺术展,并且作为传统的项目保留至今;1985年1月5日举办了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日本札幌雪节和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并成为世界四大冰雪节,至2019年已经成功举办了34届;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举办于1988年,无特殊情况下60~70天为一个周期,1995年开始举办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1999年创办冰雪大世界,场地占地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2019年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冰雪共融,欢乐同行”的第二十一届冰雪大世界;“雪乡”即黑龙江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雪期长达7个月,深度能够达到2m,雪乡森林公园占地500公顷,地区雪拔高度均在1 200m以上。雪乡的八一滑雪场为我国培养出了众多滑雪冠军。

3.3 政策环境支持

为了加强冰雪旅游的快速发展,使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亿人上冰雪”任务的顺利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要以冰雪等重点项目为带动,制定发展专项规划和开展青少年技能培养等手段,重点打造冰雪运动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为了营造文明竞争、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黑龙江省政府发布了《省旅游委组织开展冬季冰雪旅游“五大行动》,文件指出要提高省外游客的满意度,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暖心、放心、贴心的服务;此外,2017年发布了《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专项规划(2017—2025)》,文件中提到黑龙江省作为最早的开发冰雪旅游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新的转折点,并制定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同时还有《关于落实民革省委发展冰雪旅游意见建议的督办通知》《黑龙江省物价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全省冬季冰雪旅游及相关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的通知》等相关政策,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基础。

4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冰雪旅游产业规划不合理

黑龙江省最为我国最早开发冰雪旅游的省份,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其冰雪旅游产业的规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城市之间的联动性较差,这也使得各城市之间开发的冰雪旅游项目大同小异,项目与项目之间的相似程度较高,产生了冰雪旅游市场混乱的局面,缺乏完成统一的调配,同时,开发项目大同小异也造成了冰雪场地缺乏特异性,使其缺少了核心竞争力,不能准确的把握自身在市场上的定位[7]。大部分的项目存在模仿和盲目开发,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没能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缺少专业科学的指导,市场定位不准确,不能形成统一的产业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收益低下。在冰雪旅游周边产品的开发中,产品过于单一,在生产和经营中没有形成规模化,市场绩效低下,这些因素都是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发展的“绊脚石”。

4.2 冰雪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与特色

一个项目是否能够吸引游客在于自身的文化底蕴,设计者在进行创作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自身的文化展示,文化的展示是旅游景点与旅游产品吸引游客的重要吸引物,是其发展的生命力[8]。同产品的其他省份,已经脱离了模仿的脚步,正将自身的文化赋予到冰雪旅游项目中,也越来越强调将自身的特色与文化相结合,然而黑龙江省的冰雪产业在发展中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项目本身的文化内涵,只注重了产品的商业价值,忽视了深层次文化属性的思考,这种做法必将导致自身的产品失去独特性与核心竞争力,游客“尝鲜”之后,很难形成“回头客”。

4.3 冰雪人才资源相对匮乏

冰雪旅游产业是冰雪文化与人才的结合,无论是冰雪还是文化,人才才是最主要的核心因素。黑龙江省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出现了短板,极大地制约了本地的冰雪旅游发展:一是缺乏成熟的旅游项目开发人才。省内大多数人都从事最基础的工作,能够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但不能进行新项目的研发,缺少进行战略制定和深入研究的专业性人员,由于创新型人员的缺失,使得冰雪旅游在滑冰用具、滑雪用具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这样大大增加了滑雪用具的成本,技术的落后导致旅游产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从而促使了品牌的形象难以建立;二是高端管理人才的缺失,现阶段冰雪旅游的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层次也相对较低,高学历、高层次的人员相对较少[9];三是冰雪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不高,大多数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偏向于理论化,这与市场需要脱节。目前大多数院校使用的是传统教学的模式,更偏重于学生的理论水平,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这也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数量有限,同时冰雪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工作辛苦,工作压力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从事了其他行业,这也是人员流失的原因之一。

5 “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创新发展路径

5.1 加强行业项目的整合

黑龙江省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特征,开展冰雪旅游的基础好,硬件足,但是随着四川、新疆以及华北等有条件地区也纷纷建立起滑雪场,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冰雪节,使得全国冰雪旅游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面对我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行业品牌的整合势在必行,冰雪旅游业的整合需要根据黑龙江省的冰雪资源特点进行重组,突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品牌的竞争优势,提高冰雪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冰雪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同时巩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的市场优势,增大其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自身的品牌优势。

5.2 丰富冰雪旅游业的产品类型

现阶段,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观光娱乐产品相对成熟,同时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产品类型相对单一,应根据市场的变化与需求,丰富相关产品的类型,用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首先滑雪场可以根据不同类型游客提供差异性服务,在规划雪道的过程中,增添儿童专用雪道、亲子娱乐区,尤其是对于初次体验滑雪的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避免初次滑雪游客体验感不佳;其次可以同研学机构合作,增加青少年滑雪、滑冰研学项目,通过举办研学活动,增强青少年对冰雪活动的认知感与认同感,提高自身的兴趣爱好,为青少年终身体育运动埋下种子;第三,开展多样化的冰雪旅游会展,举办冰雪赛事、不定期举办娱乐性比赛,使得大众都能够参与其中,参与后还可以免费赠送一些纪念品,增强游客的参与度。

5.3 建立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的重要性于今天来讲已不言而喻,信息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有效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的调整资源的配比,而数据就是我们做出决定的指南,大数据平台的构建迫在眉睫。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提炼,可以分析出游客的选择偏好,为科研和产品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实现大数据与冰雪旅游的深度结合,依靠创新产品、改革技术,实施精准定位,以期把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做实做强。

5.4 推动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历史告诉我们“闭关锁国”“闭门造车”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交流合作,“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今后的发展铺就了良好的平台。黑龙江省应自觉的将自身投入到国际冰雪旅游业体系中,同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冰雪旅游业市场的竞争与合作,同时吸收国外冰雪旅游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加强冰雪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人才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冰雪旅游发展的道路。

6 结 语

通过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的现状分析与研究得知,“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为黑龙江省冰雪冰雪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交流通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更是我国冰雪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契机,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的发展,要趁着这次“东风”,整合冰雪旅游项目,开发独具特色的本土冰雪文化,相关部门要强化自身的领导力度,积极拓展各种运用渠道,各大高校要积极培养冰雪人才,增加冰雪人才储备,弘扬冰雪文化。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冰雪幽默来袭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