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能力培养目标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探讨

2020-11-20 12:37邹新颖罗雨薇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就业能力

邹新颖 罗雨薇

摘 要:新冠疫情的影响和财会专业就业率的持续下降,促使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加快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根据该校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本文探讨了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研讨式案例教学方案,对面临的挑战进行思考,以逐步实现就业能力培养目标。

关键词:研讨式案例教学;财务报表分析;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2-0-02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截至2月末,有34%的受访雇主暂缓校园招聘,这无疑给急于找工作的学生就业增加了不确定性。据统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最近几年财会专业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目前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就业能力培养目标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般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包括: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智慧胜任能力、实践执行能力、人际处理能力、创新能力。这六个要素可以归为两类:一是专业技能,二是通用技能。在以往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学习中,专业技能培养占主导地位。随着用人单位要求的不断提高,通用技能培养显得尤为迫切。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采用以研讨式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改革。研讨式案例教学主要是以典型的上市公司案例为研究对象,由教师进行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对相关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等一系列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研讨式案例教学法着力解决不同教学模块的重点内容及其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问题,组织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内容展开研究与讨论,内化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财务分析理论、独立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在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由于研讨式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团队协作完成,这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团队适应能力、实践执行能力和人际处理能力,而这些正是通用技能的重要内容。

二、就业能力培养目标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就业能力培养目标下,设定教学目标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达到如下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综合实训、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生产经营沙盘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扎实基础。

第二,能力目标。能够结合案例数据完成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项目分析;能够结合案例数据完成利润表的项目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够结合案例数据完成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分析和结构分析;能够结合案例数据完成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分析;能够运用杜邦分析法、沃尔分析法等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素质目标。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良好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根据就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在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基础上,本次教学改革增加了研讨式案例教学内容,即5个案例讨论专题(见表1)。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在本校会计学专业的课时量是32课时,本课程组用10个课时完成这5个案例讨论专题,案例讨论专题1—4均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案例讨论专题5则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为了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具有可操作性、有创新性的对策,从而真正帮助案例分析对象解决现实中的财务问题。

(三)教学评价的设计

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本次教学改革中,小组案例讨论占到学生学习评价的50%,这是研讨式案例教学的集中体现。学生总评成绩由4个部分组成:考勤占10%,作业占10%,小组案例讨论占50%,期末考试占30%(PPT演示与答辩20分,分析报告10分)。每学期有5次案例讨论,每次讨论结果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試以提交财务分析报告的形式完成,要求学生针对指定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与决策,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报告要求至少包含题目、作者姓名、班级、目录等部分,字数不少于5 000字。财务分析报告评分细则见表2。

三、就业能力培养目标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实施步骤

(一)课前准备

针对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根据学生成绩将全班同学进行合理搭配,一共分成10组,每组5—6人,并由小组成员自行指定一名组长。教师提前两周向学生下达研讨任务,并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本次专题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在开始研讨之前必须先回看学习平台上的相关内容,以全面消化对应的精讲知识点,为研讨专题的顺利开展提供充分准备。同时,通过学习平台、QQ群等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非观点性问题。

(二)课堂研讨

研讨流程为:先由每组学生PPT陈述10分钟,再进行小组互评5分钟,最后由教师点评5分钟。教师点评时一般不发表个人观点,只指出学生汇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修改意见,以免干扰其他组的同学发表观点。研讨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偏离本次案例讨论的主题,帮助学生尽可能完善PPT以充分展示汇报的主体内容。

(三)课后总结

教师应根据汇报集中出现的问题布置课后作业,以进一步固化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指导学生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认真批改,针对本次专题讨论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良,为下一次案例讨论做好准备。

四、就业能力培养目标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部分学生参与研讨式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第一,研讨式案例教学需要学生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搜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

第二,在分析过程中对学生专业技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这显然会给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造成一定压力。基于以上两点原因,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参与研讨式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指导老师主要依赖期末考核来约束学生,还可以借助团队氛围和组长的个人魅力来激发这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了防止“搭便车”现象的出现,可以要求各组每次派不同的学生上台进行陈述。

(二)对指导老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本校是大班教学,每个班有50—60人,采用研讨式案例教学确实有困难。每组学生全部走完流程需要20分钟,一堂课45分钟,只够2个组上台陈述。指导老师可以每次随机抽取4—5组学生上台进行PPT陈述,其他各组只需要提交书面的财务分析报告。

第二,研讨式案例教学对指导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陈述完毕后,指导老师需做5min精准点评。这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指导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本次教学改革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内容中巧妙地嵌入5个案例讨论专题,通过研讨式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实践表明:本校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中具有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的比例由20%提升至50%左右,学生就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金玉.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D].苏州:苏州大学,2014.

[2]纪玲珑.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4(22):119-120.

[3]李秀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研讨式教学法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30(6):115-119.

猜你喜欢
财务报表分析就业能力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浅论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大华股份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外语能力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研究
特变电工集团财务分析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