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 范向花
摘 要:教育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民众科学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需要相关部门通过科普来予以提升。新媒体是现代人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效及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运用新媒体创新科普工作势在必行。运用新媒体创新科普工作,首先要创新科普知识内容,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他们普及;其次要注重科普平台的构建,让科普宣传和知识接受有所依托;最后,还要利用新媒体开展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在互相了解中将科普工作做得更为通俗易懂、活泼有趣。
关键词:科普;新媒体;科普工作;应急科普
中图分类号:G206;G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2-00-02
新媒体是现阶段传播信息最快的渠道之一,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及时高效等優点,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新媒体的建设与使用。科普作为面向所有人的一种宣传普及工作,需要通过新媒体的各种手段实现广泛有效的传播。应急科普知识更需要借鉴新媒体进行及时传达。因此,科普部门及工作者应注重新媒体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不断进行新媒体科普工作的创新和探索,促进科普知识的宣传。
一、运用新媒体创新科普工作的必要性
(一)人们的信息接收渠道改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已发生明显改变。过去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依托的是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纸媒。因此,以前的科普工作多是通过固定的科普电视节目、开展论坛讲座、报纸科普专栏等展开。现如今,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人们接收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想在公众中更好地进行科普工作,让人们能够接收、乐于接受科普信息知识,运用新媒体进行科普宣传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了。相反,如果科普工作者还固守传统观念,不适时创新运用多媒体方式,那在现代社会中,科普知识很难传达,科普工作很难有良好的成效。
(二)新媒体科普工作高效及时
运用新媒体进行科普工作优势明显。看报纸、看电视、参加科普知识培训等传统科普方式对知识接受的时间、地点等都有很大的限制。而且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少有整块的时间进行这样的活动。新媒体方便、快捷、成本低,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在不占用主要的学习生活时间的情况下就能了解到科普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总体的传播效果非常高效。现代社会各种威胁人类生命的问题层出不穷,科普工作需要更为及时地传达给普通受众,即人们常说的需要应急科普。应急科普是指为提高公众应对社会突发事件的能力而开展的相关科学技术普及、传播和教育,对时效性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运用能及时进行科普的渠道进行传播[1]。2020年中国南方地区面临严重的洪水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为谨防汛期危险,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对公众进行防汛知识的科普,让公众科学认识、对待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个人防护,不信谣不传谣。在这一科普过程中,电脑、手机等各种新媒体的运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公众的科学素质普遍较低
尽管我国的教育不断发展,各种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但公众的科学素质仍普遍较低。即便是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知识精英,在各自的学科体系内有深厚的科学素养,但缺乏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知识的了解。普遍较低的科学素质使公众在面对各种问题时,难以形成正确的判断与认识,缺乏应对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在遭遇各种突发问题时,科学知识的缺乏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如在此次南方大面积的洪水灾害中,公众之所以没有过于恐慌并能够有效应对,新媒体大数据的利用及对相关科学知识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媒体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运用新媒体创新科普工作,逐渐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进行科学认识和应对的能力,是当下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运用新媒体创新科普工作的策略
(一)运用新媒体创新科普内容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它们在科普工作中所起到的都仅仅是媒介作用,是一个载体。科普工作最终要通过文字或是视频等将所要科普的内容传达给受众。科普内容的有效传播是开展科普工作、实现科普效果的关键一步。传统纸质媒体传播方式单一,以文字阅读为主,图像多是单幅图片,缺乏精美度和吸引力。人是视觉动物,对流动的画面和有意味的形式更为感兴趣。加之现在是快节奏的社会,“读图”已经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知识传达形式。因此,运用新媒体进行科普工作,首先就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从视觉上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有看下去的欲望和兴趣[2]。运用新媒体创新科普内容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注意图文并茂。在快速消费时代,人们对长篇累牍的文字缺乏兴趣,而对各种精美的图片情有独钟。在运用新媒体传播科普内容时,文字的数量应尽量控制,以最精炼的文字将主要内容传达出即可,然后配上相关图片,让读者在图文结合的轻松阅读中接收科普知识。二是合理利用故事性的视频。作为流动的影像,视频是人们乐于观看的,但科普的内容本身可能缺乏趣味性。因此,科普部门可制作带有故事性的视频,让视频类似小电影,有故事有情节,以激发受众的兴趣。三是加强版面设计及内容综合[3]。新媒体科普内容的制作中应加强版面设计,将内容置于美观的、新颖的版面之中,降低阅读中的枯燥感,还要加强内容的综合,让公众能在一个版面上了解多样的内容。另外,作为最重要的新媒体,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各种生活都离不开手机,包括阅读各种信息。因此,制作新媒体科普内容要注意符合手机屏幕的浏览方式,要简洁直观,便于阅读。采用这样的形式进行科普,有利于公众接受及科普知识的全面传播。
(二)运用新媒体构建科普平台
运用新媒体开展科普工作,构建科普平台是基本前提。新媒体虽然有较强的传播性,但积极合理的搭配属于科普的专业平台,仅靠散射状的随机转发,传播效果会大大下降。因此,在运用新媒体承载科普内容时,要注重新媒体科普平台的搭建。专业的微博号,专门的微信公众号等,是科普传播者可以使用的平台,有非常实际的科普效果。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的,比如车载定位或是手机定位服务等。但许多人对北斗这一前沿科技知之甚少,想了解但苦于没有渠道。以科普前沿科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中心,科普传播者可申请专门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定时传播相关的科普知识,加深公众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利用各种定位服务,生成自我保护意识。新媒体在不断发展,运用新媒体构建科普平台也要注意与时俱进,善于利用当下最火爆、最流行的新媒体形式。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的“新兴产物”,已变得不再那么前端。而以可视化的实时沟通交流的新媒体形式更受欢迎。当下的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早已是更为前端的形式,在传播性和流行性上更胜一筹。因此,科普工作自然要紧跟时代发展,利用抖音”“快手”“虎牙”等直播互动平台,不断探索更利于公众接受的科普形式,增强科普宣传的效果[4]。在构建科普平台时,国家应给予大力支持,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科普平台建设中,实现科普平台的专业化、专门性,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推动科普工作的发展进步。
(三)运用新媒体加强科普互动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新媒体的传播不再是传播者与接受者全然分离的状态,而且一种双向的交流,一种高效的互动。传统科普形式中的讲座、展板、面对面咨询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总体上缺乏互动性,公众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对科普的要求和看法,即便能提些简单的意见,也多会被置之不理或作为个案看待。传播者面对不同知识背景和兴趣的受众,对科普的难易、深浅难以把握,科普效果大打折扣。新媒体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要明显优于传统媒体。通过新媒体的运用,公众不仅可以接收相关的科普知识,还可以对科普知识的内容、传达的形式进行评析,表达自己急需了解和感兴趣的科普。科普传播工作者能及时得到这些反馈,针对性的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更新,以便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新媒体运用于应急科普时,加强互动的作用更为明显。面对社会突发状况时,科普部门要做好相应的科普工作。如果缺乏与公众的互动,他们就不能了解公众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不能更好地制作相应的科普内容[5]。通过新媒体进行应急科普工作,传播者在与受众的互动中加强对彼此情况的了解,有利于确定科普内容,及时有效地解答受众最关注的问题。比如在应对2020年夏季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时,科普部门应通过新媒体加强与公众的联系,搜集公眾急需了解的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普教育,解答大家的疑问,对公众的生活做出有序的、有利的指导。这些都需要传播者和接受者通过新媒体的互动来实现。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科普工作只有依托新媒体手段,才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公众的科普工作即新媒体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支持、鼓励科普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开展科普工作。科普工作者要把握新媒体发展态势,了解公众对科普的需求,积极创新,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普知识宣传的形式,提高新媒体科普制作能力和水平,让公众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科普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强.新媒体在健康教育和科普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5):121+123.
[2]宋兰芬.运用新媒体创新农村科普工作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4):13.
[3]林雪涛,杨柳.新媒体时代科普创作与传播策略[J].传媒,2019(21):61-62.
[4]李梅.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金华市科普工作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2019,18(8):92-95.
[5]邱梦莹.浅谈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以福建省青少年科普公众号为例[J].海峡科学,202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