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采摛文 警策立骨

2020-11-20 02:02徐建华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年10期
关键词:礼节礼仪文明

徐建华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绝不是个人的私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可是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还有人认为,太注重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的个性;还有人说,如果生活中注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并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实,很虚假。

针对这些,你有什么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0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作文)

文题点拨

本题“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出自儒家经典。很显然,题目意在引导学生重拾传统文化,并观照自我与时代,与时偕行,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写作时,要有一种历史、文化的纵深感,不能过于迂阔地梳理中国古代礼仪史,或是仅仅结合自身,谈如何文明守礼。写作时可神驰古今,但必须以今为主,指出“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修身、治国等方面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文章一定要结合自身、现实,又必须淬炼出“大情大理”。

材料列举了对“礼”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学会适当驳论,有破才有立,这样才更具现实针对性。这一点,本题和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的“劳动”作文材料如出一辙。

下水作文

【引用化用,巧妙利用谐音,颇具匠心】

峨冠博带,长揖蹈舞,汉唐威仪,早已被雨打风吹去,如今只留在古装剧中。

簪缨世家,不造次,不逾矩,动辄循礼,荣国府的仪礼,早已成为一个家族的背影,如今也只能从《红楼梦》中窥见一斑了。

【作者善于调动阅读积累,“峨冠博带”“长揖蹈舞”等,意在指出不合时宜的传统礼仪、礼节,切合题意】

那么,能最直观体现中华文化的礼节,是否会渐行渐远?冬温夏清、孔融让梨、老莱子舞衣事、程门立雪……是否只是久远的故事?

【内容的铺陈,使文章具有丰富充实之美,这些典故,都和礼有关,例证典型,而且意在呼吁:那些承载传统美德、美好情感的礼仪,应与时俱进】

不!你,从来未曾远去。你在孩子们童稚蒙学的吟诵声中,你在慎终追远的祭祀中,你在言笑晏晏的佳節里,你在待人接物的言语中,你在礼尚往来的里巷中,你在入乡随俗的融合中,你在行李往来的大国之威中……

【作者铺采摛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指出当今社会,传统礼仪犹存,文明守礼随处可见】

以你为邻,与“礼”为邻:个人,才能立君子品;社会、民族、国家才能和谐共融。

【警策立骨,使文章骨骼清奇,文脉清晰凸显】

“不学礼,无以立”,礼,是立身之本,是处世之道。“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内外兼修,成就君子人格。

【文章在引用的基础上,阐发立论,作为下一部分的分论点,提领下文】

屈原“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礼有节,得体的背后,是博闻强识;周恩来总理,国际会议上,举手投足,彬彬有礼,折冲樽俎,尽显君子风范。大国总理、绅士风度,其实是博学洽闻、机变睿智的内蕴的外化;不管绿肥与红瘦,岁月从不败美人。“央视一姐”董卿,风华绝代、知性温婉,无时不散发出丰厚底蕴的芬芳。相比于“星光大道”上的那些过客、达人,厚重的底蕴,使他们在舞台上一站就是永恒。反之,举止粗俗、言语粗鄙、满身戾气、礼节的缺失,绝非习惯使然,而是折射出内心的浅薄。

可见,礼的内涵是文化,是知识,是底蕴和修养,毕淑敏说:淑女必书女。想来有几分道理。学习传承文明礼仪,就是浸润传统文化,培养君子气度。

【这一部分,先简洁叙例,然后集中议论扣合,对议论文例证使用、分析非常纯熟】

“礼之用,和为贵”。

文明守礼,也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民族国家的黏合剂。

从人际交往到邻里之间,再到国际关系,莫不如此。一句“你好”,一句“thank you”,一句“沙扬娜娜”,一条洁白的哈达,这些礼节,是全世界通行的语言。

礼,无论礼节、还是礼仪,不是法律,但往往扮演着法律的角色。“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温润圆融”。礼,正是如此,它是约定俗成的民间法和道德律令。“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它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敬畏与肃然,克己守礼,其实就是恪守公序良俗,就是凝聚和谐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理论分析,从例证升华,上升到治国理政,有意凸显“家国情怀”】

你看:

寒暄握手,致殷勤之意,告诉我们,与人为善,真诚待人;

公交让座,为长者折枝,告诉我们,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先来后到,自觉排队,就是彰显公平与正义;

稠人广坐,保持安静,就是文明素养的体现;

……

因此,礼,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将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以克己修身,维系团结,凝聚人心。

那么,如何传承中华礼仪呢?

发乎情,成于礼。让文明守礼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感恩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所以对待父母,一定要和顺恭敬发乎内心。但大可不必“父立子侍”,也不必动辄就上演万人洗脚的感恩秀。亲友之间,更不必在乎红包大礼,一句“祝你生日快乐”“新年好”,彼此祝福,就是最朴素珍贵的人情。

【这一部分,列举了当下对礼的一些误区,有的放矢,实有所指,让人会心地赞同】

所以,礼,应该是一种虔诚、真诚的心态,一种最真挚的情感。

从礼乐文化到如今的文明守礼。礼,也在不断吐故纳新,发扬创新。因此,中华文明之礼,永远不会过时。世殊时异,它仍然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符号和道德基因。当然,那些打上尊卑等级、怪力乱神烙印的封建礼教、繁文缛节,需要摈弃;若一味遵行,无异于秋行夏令。那些蕴含着朴素美德、情感的礼节,将会薪火相传,厚植于每个龙的传人心中。

与你为邻,我深爱的、引以为豪的中华之礼!

作文支招

1.文章非常注重打磨观点句,精雕细琢,力求凸显家国情怀和大情大理,具有一种历史穿透力和现实针对性,让这些句子攫住眼球,让人服膺,有意体现“深刻”“观点具有启发性”等作文发展等级要求,并在结构上起到“立骨”的作用。

2.文章善于铺采摛文,每部分在举例时,泼墨渲染,几乎是一句一例,这样文章800字就会包蕴更为丰富的内容,更具可读性;而且使文章具有一种江河直下的气势,体现出作者较好的展示意识。

3.如果一味堆砌材料,文章肯定会流于表面,蜻蜓点水。但作者深谙议论分析、扣合之道,叙例完毕,专门用一段来对材料分析,揭示礼的意义。例证的“叙”“议论”两部分,不蔓不枝,泾渭分明,很具操作性。

猜你喜欢
礼节礼仪文明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对不文明说“不”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文明歌
探病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