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 蔺芳 杜建括 邢海虹
摘 要:文章在介绍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例,有效地利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并分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区和教学质量。结果表明,SOLO分类评价理论指导下的地理教学设计可行性强,更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理论;地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1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6-0066-02
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比格斯基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表现提出了学习理论,并对这些表现进行了明确的层级式分类。简而言之,就是指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思维随着学习任务所到达的不同层面而变化的学习理论,即SOLO分类评价理论(以下简称“SOLO理论”)。结合SOLO理论的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沈文炳把SOLO理论用于教学,发现基于SOLO理论的课堂教学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又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层次。SOLO理论在教学评价方面,改变了传统教学评价的“踩点”给分方式,更关注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思维差异,使课堂变得更具开放性和高效性。本文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为例,基于SOLO理论,结合汉中市乡村产业发展,将SOLO理论与教学过程相融合,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从而根据课堂反馈进行反思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SOLO理论
根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思维情况, SOLO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分为五个阶段,表示其水平层次结构。不同阶段的特点表现为:①前结构,学生几乎没有知识量,不能理解问题,无相关基础概念;②单点结构,学生仅想到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知识量浅薄,不能发散思维;③多点结构,有一定的知识量,能找到多个解决思路,但无法将线索统一整合;④关联结构,可利用所有线索,将其构成有机整体,并能熟练地概括归纳;⑤抽象拓展结构,可对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看待问题比较全面,具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能力。
二、SOLO理论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本研究以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设计为例,结合SOLO理论,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生产的基本地理思想。
(一)教学目标
利用SOLO理论,教师可以更容易地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确定详细的教学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知道农业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能说明我国农业区域分布差异(单点结构);②掌握各农业类型的特点、区域自然条件,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因素(多点结构);③能将不同农业类型作对比,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初步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关联结构);④举出其他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正反事例,理解人地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抽象拓展结构)。
(二)教学活动设计
1.教学方法
基于SOLO理论的教学目标进阶层次明显,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也需具有一定的水平。为了完成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方法也应多样化。在SOLO理论下,针对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有:①前结构阶段,学生的知识量少,选择“多媒体演示法”,形象展示农业基本概念与部门组成;②单点结构阶段,选择“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回答影响农业活动的因素;③多点结构阶段,选择“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④关联结构阶段,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构成有机整体;⑤抽象拓展结构阶段,通过“案例教学法”,以汉中的茶叶为例,归纳影响茶树种植和分布的条件,拓展学生思维。
2.教学过程
通过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三)基于SOLO理论的教学评价
SOLO理论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评估方法,可用于对不同阶段学生进行学习效果和质量的检查。本文在SOLO理论的支持下,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为评价点,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三、结语
本文基于SOLO理论,层次式地设计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节教学,将SOLO理论较好地整合到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中。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一系列的问题,推断出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准确地了解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区,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出,基于SOLO理论的地理教学设计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张上伟.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4):15,17.
[2]沈文炳.基于SOLO理論的物理教学设计的思考——以“力的合成”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20,42(1):10-13.
[3]王园园,张广花.基于思维结构评价的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以2017年版课标地理1“土壤”为例[J].地理教育,2019(S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