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联合湿型敷料治疗慢性难愈性伤口疗效观察

2020-11-20 08:51王海焦胡光云王小俊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湿性火针肉芽

王海焦,胡光云,王小俊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2.陆军军医大学,重庆 400038)

慢性伤口是指不能通过正常、有序、及时的过程修复,且修复后不能恢复解剖结构和功能的伤口[1],是外科中长期难以解决的治疗难题,造成了较高的致残率,且又是一种长期消耗性疾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缩短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复发,规范治疗方案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火针疗法,依据“给邪出路,去腐生肌”理论,具有引热外出,行气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功效[2],能广泛运用于中医外科及皮肤科多种疾病,本研究将中医药与湿性愈合敷料有机结合,创新开展慢性难愈性伤口的外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符合慢性难愈合性创面标准的86例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35~75岁,平均(55±8)岁;创面面积平均(10.31±2.50)cm2。实验组中男 23例,女20例;年龄 34~74岁,平均(56±9)岁;创面面积平均(11.36±3.45)c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80岁。②压疮、足溃疡、静脉溃疡、切口难愈和外伤难愈5类伤口患者。③有腐肉组织存在,但腐肉组织已软化。④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无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的患者近两周血糖控制稳定;无创面癌变;无骨髓炎;无全身感染症状者。⑤无碘过敏的患者。⑥依从性较好且同意参加研究者。

1.3 排除标准

①原发或转移性癌性伤口;②慢性伤口继发急性出血或急性感染;③骨髓炎未经治疗,窦道形成;④有大血管、神经暴露的伤口;⑤有向内通到器官的瘘管;⑥动脉性溃疡伤口;⑦患者对敷料或密封贴膜过敏;⑧患者依从性差,中途退出研究者;⑨近两周血糖控制不稳定者。

1.4 剔除标准

①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新发严重疾病或意外事件者;②中途主动退出,或未能完成评分测定者;③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④临床试验过程中,同时接受其他疗法的受试者。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与健康宣教

①继续预防及控制感染,根据分泌物的病原微生物检查及药敏检查结果,适当应用抗生素。②改善患者组织循环,嘱其注意保温,告知患者禁止烟酒及刺激性食物。③进行疾病宣传,调整患者心理因素,鼓励进行积极健康的适当活动以促进康复。④根据局部创面情况进行换药处理,银离子敷料及时修整为合适大小的面积进行更换,常规敷料一般每日更换。

2.2 对照组

予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商品名爱康肤 AQUACEL,型号403740,规格4 cm×20 cm,注册证编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第3641816号(更)]。准确评估、记录伤口状态,清洁伤口及周围皮肤,使威力碘消毒并用生理盐水清除碘痕迹,清除局部坏死组织,剪裁适合伤口大小敷料外敷伤口处,选用合适敷料(纱布、棉垫)进行外包扎。

2.3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针治疗。局部消毒清除部分坏死组织后,在无法清除的坏死组织上使用火针(规格 0.30 mm×50 mm的针灸针),用95%的乙醇烧红针尖;然后立即针刺带有腐肉的地方,针距 0.5 cm,针刺的深度因无法判断腐肉的深度,而不能确认,大概在0.2~0.5 cm,循序渐进,肌肉丰厚处深刺,反之则是浅刺;3 d施针一次(避开原施针处),换药中见新鲜肉芽从针孔处生长则该处停止施针,如无生长则继续施针;有肌腱外露者,缓慢进针,将针扎至肌腱下方肌肉;剪裁适合伤口大小敷料外敷伤口处;选用合适敷料(纱布、棉垫)进行外包扎。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每组按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后 7 d、14 d、21 d对患者皮肤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肉芽生长情况、疼痛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3.1.1 创面愈合率

是指在规定的疗程内,创面原始面积与当前测得创面残余面积之差与创面原始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创面愈合率=(创面原始面积-创面残余面积)/创面原始面积×100%。

3.1.2 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标准[3]

肉芽组织评分标准为肉芽生长良好、溃疡面基本愈合为0分;肉芽生长旺盛,创面鲜活为1分;肉芽生长旺盛,创面平坦、淡红为 2分;肉芽生长缓慢,创面凹陷、灰暗为3分。

3.1.3 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采用 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一长为10 cm的直线上标明数字,0端表示无痛,10端表示剧痛。让患者根据痛觉在治疗前、后画明疼痛所在的位置后进行最终评分[4]。

3.1.4 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在干预过程中患者出现晕针、过敏、伤口扩大的等不良反应情况。

3.2 疗效标准[5]

痊愈:创面闭合,完全上皮化。

显效:创面出现新鲜的肉芽组织,分泌物减少,边缘出现粉红色的新上皮细胞,干预期间创面缩小>60%。

有效:肉芽组织暗红,创面缩小20%~60%。

无效:创面面积缩小缓慢,干预期间创面缩小<20%,肉芽苍白。

3.3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数据,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创面愈合率比较

两组患者创面随着干预时间增加均有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 7 d、14 d、21 d后,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火针联合湿性愈合敷料治疗能更加快速地促进伤口创面的愈合。详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创面愈合率比较 (±s,%)

表1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创面愈合率比较 (±s,%)

组别 例数 7 d 14 d 21 d F P对照组 43 22.15±6.46 40.28±5.04 51.34±9.71 18.427 0.001实验组 43 43.24±8.88 62.76±3.04 78.39±10.26 51.92 0.000 t - 12.59 22.38 12.56 - -P - 0.000 0.000 0.000 - -

3.4.2 两组治疗前后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肉芽组织生长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14 d、21 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火针联合湿型敷料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0 d 7 d 14 d 21 d F P对照组 43 2.87±0.43 2.14±0.76 1.92±0.78 1.71±0.89 19.36 0.000实验组 43 2.81±0.57 2.01±0.38 1.52±0.86 0.98±1.21 38.56 0.000 t - 0.55 1.00 2.26 3.19 - -P - 0.583 0.319 0.027 0.020 - -

3.4.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对照组有2例痛觉缺失,实验组有3例痛觉缺失。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7 d、21 d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0 d 7 d 14 d 21 d F P对照组 41 5.24±1.96 3.74±1.76 3.12±1.69 2.83±1.46 15.94 0.000实验组 40 5.32±2.01 3.01±1.28 2.52±1.56 2.06±1.32 34.04 0.000 t - 0.18 2.13 1.66 2.49 - -P - 0.856 0.036 0.100 0.015 - -

3.4.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截止到干预21 d,两组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38,P=0.02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4。

3.4.5 火针治疗前后创口情况

火针破坏伤口表面的生物膜,促进创口愈合。详见图1。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图1 火针治疗前后创口情况

3.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4 讨论

随着现代伤口护理学理论的发展,伤口愈合理念从干性愈合向湿性愈合转化[6],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湿性敷料包括藻酸盐类、水凝胶类、水胶体、泡沫类、薄膜类等,耿志杰等[7]研究表明,湿性敷料具有较强的渗液吸收能力,具有自溶清创的作用,保持创面局部温度和湿度的恒定,为创面提供类似机体内环境的湿性愈合条件,促进创面伤口的愈合,本研究在前期治疗慢性伤口过程中[8],依据伤口评估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湿性敷料,能有效促进肉芽及上皮生长,促进伤口的愈合。

慢性伤口的愈合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使愈合时间延长[9-11],杨国为[12]研究表明,影响慢性伤口不愈合的原因机体方面包括患者身体情况、营养情况,局部原因包括局部血运不良、伤口皮损过大、伤口存有异物、引流不畅以及特殊感染,近期研究表明,75%~90%的慢性伤口中存在生物膜感染[13-14],细菌生物膜所致的慢性伤口感染已成为伤口管理关注的焦点[15]。

火针古称“燔针”,是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火针烧红后达 800℃高温,稳准快刺至伤口底部,靶向性强,刺激量大,引发炎性反应,增强局部非特异性免疫防御机能[16-18],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吞噬能力,有即时疗效[19-20]。蔡少忍[21]从中医“祛瘀生新”理论出发,将火针应用于术后难愈合性伤口,通过火针的高温破坏炎性病灶,利于渗液渗出,同时能加速病变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利于组织的恢复再生,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张丽蕊等[22]通过研究火针在褥疮小鼠创面的作用,结果表明火针能有效促进病灶坏死、液化,激发自身调节机制,释放VEGF等多种生长因子,从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愈合。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创面愈合率上,湿性愈合与火针联合,不但能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同时,火针利用其高温作用可以破坏伤口表面的生物膜,肉芽组织有“孔”可出,同时,对比湿性敷料组和联合组,从两组的创面愈合率、肉芽生长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可知,可能与联合组的湿性愈合敷料可以更好地接触创面,进一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本研究在湿性愈合基础上,加用火针干预治疗,结果表明,火针联合湿性敷料治疗慢性伤口的创面愈合率、肉芽生长、疼痛及创面愈合疗效等方面明显优于湿性愈合敷料治疗慢性伤口。因此,火针联合湿性敷料治疗慢性伤口能有效促进肉芽生长,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本研究尚存在一些局限性,因经费原因未对干预前后做细菌培养,同时未将湿性敷料之间进行详细比对,下一步将完善实验方案。

猜你喜欢
湿性火针肉芽
火针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气管镜下冷冻联合局部喷洒布地奈德治疗良性主气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雷珠单抗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的临床研究
品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