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政治生活》中涉及的国家政策,特别是国家外交政策在历年高考中几乎为必考,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政策自然成为考查重点,成为素养立意命题的重点关注对象。具体反映如下表。
(1)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为什么——①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决定了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特点和“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的;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怎么样——在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既是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又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机关。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必然性: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宗教的唯心主义本质决定了它主要起着消极作用,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存在着多种宗教,宗教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在我国,宗教存在的条件和根源依然存在,遵循宗教变化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必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我国宗教政策的具体内容: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其实质就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个人私事;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是什么——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为什么——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据。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反映,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的性质,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内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点。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①地位: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②作用: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剖析】自治权是由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而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而民族乡不属于我国的自治地方,虽然是人民政府,也不是自治权的行使主体。
【剖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全面保护和尊重。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等于一切宗教活动都是自由的。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在保护正常宗教活动以及合法权益的同时,坚决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由此可见,宗教信仰自由是在法律、政策范围内的自由,不是绝对自由。
【剖析】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意识形态角度讲,社会主义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为指导,纯粹的无神论;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既包括无神论又包括有神论,既包括唯物主义又包括唯心主义。我们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剖析】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的性质,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内容。国家力量只是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各主权国家因其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以及国家力量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使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
1.(2019·全国Ⅰ卷·18)2018 年1 月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支持有关各方依据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涉北极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支持有关各方维护北极安全稳定的努力;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北极国家在海空搜救、海上预警、情报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妥善应对海上事故等安全挑战。中国的上述立场表明 ( )
①北极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②中国是北极事务的利益相关者和主导力量
③中国积极参与北极国际治理维护各国共同利益
④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是中国对外活动的基本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8·全国Ⅲ卷·18)60 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向16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 000 多亿元人民币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 200多万人次,派遣60 多万援助人员。中国参与国际减贫扶贫 ( )
①积极履行了应尽的国际责任
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意在展示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④体现了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8·天津卷·3)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前往青海、西藏八个地市州调研,通过和农牧民接触,细致调查,结合数据和实例为参加政协会议准备提案。十一世班禅的做法 ( )
A.说明佛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表明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行使了政协委员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
D.表明爱国宗教人士是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4.(2019·江苏卷·17)2019 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 周年。60 年来,西藏社会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 )
①始终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
③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已经改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9·海南卷·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世界。”
中国的开放深刻影响并造福了世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①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②勇于担当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③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从题型的角度看,国家政策的考点在2020 年的高考中仍将主要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由于考题的切入点小,因此要求复习备考时要把握每一个考点的细微之处,而且复习要全面,要从“细”和“实”上下工夫。
2.从考点的角度看,我国的民族政策即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宗教政策、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仍是高频考点,尤其是我国的外交政策是考查的重点;在能力要求上以时事背景为载体,创设考查情景,考查考生的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准确理解我国的国家政策。
3.从试题选材的角度看,一定要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热点时事问题,有意识用国家政策主干知识去深度分析重大时事。例如运用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关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解放70 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 周年;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知识分析中美之间经贸摩擦和争端,去分析在武汉隆重召开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