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绍明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石中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们对于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做题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解题的方法,对于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对于数学文字的解读能力的综合素养。数学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教师通过情境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能够深入到问题情景之中,从而进行数学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让同学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真正做到数学知识的迁移运用。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有趣的情境去进行教学,数学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大多都是概念性比较强的,比较抽象的,难以去理解的,教师可以创新举办一些小游戏的趣味性去进行教学。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可以通过举办游戏的形式去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让同学们通过趣味性的情境去进行数学的学习,激起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求知欲,充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去进行学习。趣味性强的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例如在“概率初步”这一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去进行趣味性的情境创设,从而让学生们去进行学习。在“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黑色的或者是不透明的暗箱,在里面放入六个大小形状均相等的乒乓球,在每个乒乓球上面标上数字“1、2、3、4、5、6”,安排同学们进行随机地摸球,摸球之前要晃动暗箱,每一位同学将摸到的球再次放回到暗箱中,确保实验的随机性。通过全班同学的摸球情况的记录去体验随机事件的概率,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进行形象的、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同学们在趣味性的情境教学中,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初中的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强烈,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们的这个学习特点去进行一些故事情境的教学。教师通过故事情境去进行数学的教学,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大多都是直接进行讲解的,没有知识内容的来源及应用,这样让同学们突然接受一个新知识是很困难的。[1]教师将知识内容进行故事化的情境教学,可以让同学们明白概念的来龙去脉,通过知识的故事情境,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圆周率”的讲解过程中,课本上对于圆周率只是给予了一个大致的数值,学生们对于圆周率仅仅是存在于圆周率等于Π等于3.1415926。教师可以为同学们进行圆周率的故事背景介绍,通过故事情境,让同学们去了解圆周率的来源。圆周率是一个定义,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圆周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的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去进行圆周率的计算,他将圆内接正六边形,进行分割,一直到圆内接到了正192边形,得出了Π等于3.141024的圆周率近似值,然后刘徽接着进行割圆,直到正1536边形,并且求出了3072边形的面积,最后得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值3927除以1250约等于3.1416,从而也就有了现在所学习的Π等于3.1415926这个数近似值。[2]
数学这门课程在生活中是经常会运用的,同学们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在生活中进行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比较抽象难理解的题,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真实情况联系起来,让同学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去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的综合成绩。
“某品牌的电动车,一月份的销售量为150辆,三月份的销售量为216辆,求电动车销售量的月平均增长率是多少?这个品牌的电动车进价为2300元,售价定为2800元,求该品牌的电动车1月到3月的销售盈利是多少元?”这道题需要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去进行解决,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想象自己现在就是某电动车品牌的经销商,站在第一视角的立场去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设第一题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可以列出150(1+x)2=216,从而解出x1=0.2,x2=-2.2,增长率为正,所以月平均增长率为20%。第二题的解答可以直接利用第一题的增长率进行计算,二月份的销售量150×(1+20%)=180辆,所以1到3月份的总量为150+180+216=546辆,继而求出最后的盈利等于(2800-2300)×546=273000元。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在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