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星/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自先圣孔子开坛讲学有教无类,再到京师大学堂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国立高等学府建立,潺潺历史长河流淌过的是中华民族辉煌的历程更是我们不屈不挠的奋斗与探索。这些探索未曾因时间流淌而褪色分毫,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用最快的时间建立了现代化教学体系,一代又一代教育人前赴后继,建立了新中国启蒙教育、初中级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完整的不同阶段教学模式。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应当同初中级启蒙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其看正确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二维思辨。
对分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将课堂一分为二,不仅是时间维度上的一分为二,也是“空间”维度的一分为二。教学过程中,第一部分课程时间依旧按照传统模式由教师掌控,捋出教学的主线与教学模块,进行重难点教学;第二部分需要进行教学思路上的师生换位,课堂的主导者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学生可以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包括但不限于对于本课次学习内容的自我归纳重组,通过这种换位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教育部规定高校大学生必须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对帮助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认识当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非常新颖而特殊,这对教与学都是一个极佳的刺激点,但是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与空间的束缚,教师并不能够和学生进行彻底的交流。为了充分应对并解决这个问题,思政部在教学中率先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期能够利用线上的便捷供师生进行交流与讨论,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线上教学方式也未能完全弥补这样的缺失。首先,学生的灵感很可能爆发式的,这种爆发式灵感容易一闪而逝,并且文字上的表达效果远不及语言直接快速有效。其次,线上的交流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情感互动,对学生的思绪的下一步激发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缺失和遗憾,学生在课程中受到的启发可以直接快速有效的和老师进行沟通,这种沟通就是教与学良性互动的最初始模式。
进行对分课堂教学的最终极目标是希望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能够扭转以往灌输式教学的被动学习理念,进行主动式探索式学习,并在这种主动式探索式学习中培养出锻炼出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真正的授之以鱼且授之以渔,这也正是教与学的真正奥义,是教与学良性互动与增长的最优模式。
对分课程的第一部分同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关键点在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之下需要教师浓缩课堂教学内容,只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尽可能凝练精华内容,保证课堂有效的教学时间不被庞杂但实际上对教学点并没有真正促进作用的教学资料占用。这一部分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凝练提纯,要大胆细致地摒除重复化的内容和信息以及无意义话语,强调精讲留白。只精讲基本框架基本概念,精讲重点难点,并不穷尽教材内容,而是一种引导、鼓励、互动、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也对教师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控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扎实基本功,做到举重若轻,教师要用真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来教学,做到教学内容精准而不冗杂,教学过程利落而不拖沓。
内化吸收是在第一部分教师教授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阶段,也是教与学初次互动,教师将知识点凝练提纯后进行讲授传导,这时主动权仍在教师手中,教师要充分使用各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将知识点的重点难点讲清讲明。教学的过程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场技能展示,一场好的表演不仅仅需要绚烂的舞台华丽的动作,更需要动作干净利落,牢牢把控节奏点。
内化吸收是实施对分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教师教授内容的消化吸收也是下一步讨论升华的前期铺垫,只有充分领会学习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才能为后续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张学新教授在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法时就对内化吸收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课堂设计,尤其是在作业设计环节,他提出可以通过四个部分来帮助学生完成内化吸收:第一“写一写”,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通过动手梳理教学重点来达到内化与复习的目的,鼓励在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出独特的分析和体会,为讨论环节准备好资料;第二“想一想”,这既是教学步骤也是学习的一环,请学生列出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和感触最深的学习片段;第三“帮一帮”,可以列出自己的学习困惑的问题,通过请教的方式融洽学习氛围,鼓励互帮互助。第四“考一考”,把自己掌握弄懂了但认为可能别人会存在困惑的地方,用来挑战同学们。给予学生一个展示平台与满足好胜心的机会,从而达到激励并激发其自主学习探索的目的。
互动讨论是对分课堂显著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秀环节,学生在交互讨论的过程中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探究式学习,教师要充分参与到这一环节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参与并不是直接参与到讨论之中,在讨论环节中教学的主动权应该归属于学生。教师要观察总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观点和方式,需要切入要点地对学生们的讨论的主要问题加以总结分析,实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最大优化,完成教学环节的最优配比。
讨论可以根据议题的广度和深度选择是随堂讨论或者是隔堂讨论,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由于专题设置与教学进度的安排,一般采用随堂讨论的模式进行。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议题,比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或者是建国七十周年等类专题也可以采用隔堂谈论的方式进行,相对于随堂讨论而言,隔堂讨论对学生的要求则要更高,要能够充分展现出学生思考并整理观点的过程,要能够展现出完整的支撑观点的逻辑基础。
一个切合教学内容且能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讨论是评价对分课堂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讨论点的设置就显得格外的重要。那么如何选择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切入点呢?
第一、讨论点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体现出学理性特点。
在日常教学随访中,有学生表示教学效果不佳是因为教师授课内容语言平白枯燥,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中,学生认为增强课堂吸引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诚然一堂优秀的课程可以类比为一场宴请,宾主尽欢是我们的追求,然而,教学毕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理论性与趣味性相冲突,第一选择依旧是理论,不能为了迎合学生兴趣而脱离理论支撑。
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的接班人。教学的落脚点必须是学理性,能够帮助青年大学生深刻理解和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坚定政治信仰与立场。
第二、要贴合学生思维习惯。
讨论点的设置不同于专业学术性论文,不需要执行一整套论点阐述规范,讨论的过程也不是论文答辩式讨论。简而言之,在对分课堂中,讨论环节的关键不是要学生阐述清楚原理的内容,不需要论文式的阐述结构,只需要表达清楚学生的观点与看法,言之有物即可。对分课堂的设置目的是使学生充分参与进课程,变被动灌输式为主动获取式学习。教学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当对分课堂教学已经开展地足够成熟之后,再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提升讨论的理论高度与深度,将学生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结合,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结合。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体育专业类高等学府,根据专业招生特点,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只要能够得到一定程度发掘与提升,学生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足以弥补理论性稍有缺失的遗憾。形势与政策课程时政性与理论性结合最为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部分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像是新闻联播的课堂版本,这仅仅理解到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政性,忽视了课程的理论性,更加没有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部分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理论性太强与毛中特课程内容过于重复,学习起来认识不够动力不足。这些认识都是没有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精髓,不能正确理解国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真正目的,加之教学内容紧密充实教学节奏较快,更加不能在教与学的环节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用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选择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展对分课堂教学试点,有着充分的理论考量与实践支撑。首先,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形势与政策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最为紧密的,最能直接体现出对分课堂的实践教育意义。其次,形势与政策课还有一个显著优点——时政性极强,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结合更为紧密,这就能最大程度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便于提供给学生一个最为容易切入与参与的讨论点。
对分课堂真正的创新点在于思路的转变,将教与学的主动权下放一部分到学生手中,这种下放与回归不是简单的教学时间与角色的分割,而是真正从时间维度与空间角度的转变,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进课程,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达到互为促进的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程内涵丰富,同时兼顾理论性与时政性,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是一个极佳的开展对分课堂教学法的平台,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辩证看待时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认真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