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家校联动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20-11-18 11:01何桃园
时代人物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家校联动合力

何桃园

摘要: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侧重对孩子习惯养成、道德修养、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影响。所以,家长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用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的正面教育孩子;学校教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

关键词:家校联动;合力;有效

新课改下我们要培养生动、活泼、创新的人才,我们必须重新定位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克服以前关系的错位,建立更加密切的、有效的合作,将教育延伸到校外,延伸到家庭。

一、家校达成教育共识,形成合力

一是建立“家长委员会"共管共建制度。在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可以发挥这个组织的作用,搭建学生的家长与学校互动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以及学生学习动态的掌握,能够较好地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使行为规范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家长委员会的成立,进而将学生家长与学校的距离得到拉近,学校、班级、教师能够方便地与学生家长活动交流,共同管理好学生,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就好地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从而较好地形成最大的合力去搞好学生的教育。

二是建立“定期不定时”家访制度。学生白天在学校学习,放学后以及节假日在家里,在社会里活动,有效地建立起家校家访制度,能够较好地开展知识文化送到家,也能够让学生家长掌握一定的辅导孩子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释放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同时,家长的示范与引领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之爱。特别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学生,家访能够较好帮助学生度过知识上的难关,困难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校、老师的温暖,对那些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逐渐改掉不良学习习惯。

三是建立“家长进学校、进课堂"制度。学校要利用儿童节等大型的全校性活动,如开学典礼、社团展演、校园文化节、班级活动等,邀请全体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展示学生风采,学校形象。不定时的开放教师课堂,让家长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再辅导奠定基础。通过系列活动可以激发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兴趣,也促进了学校和家庭的有效沟通,拉近了家长、老师、学生的距离,形成教育合力。

四是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制度,热情为家长解惑答疑,借助现代网络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科技平台,利用QQ群、微信群为载体,给学生家长带去知识文化,带动家长正确去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科学去辅助;通过网络将学生在学校学习、思想动态等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学生方便快捷,效果显著。

二、教育侧重点不一致,实现互补家长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用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的正面教育孩子。先做好人,后能成事。重要的素質影响点是做人要诚实、办事要认真,不搞歪门邪道,说话文明,用文明家风营造和谐向上的家庭。家长要善于抓住契机,不失时机的教育好孩子,利用电视中的先进人物和身边的成长典型教育好孩子。家长要同孩子一起学习,边学边指导,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这也叫教学相长。 要和孩子交朋友,经常思想感情交流,不搞家长式,以理服人。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孩子迷茫、有困难时,家长要及时出现,帮助解决问题,不要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学校教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教师与家长以学生为纽带,教育学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与共同的责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业务水平,还必须大胆乐观的接受家长同自己接触与融合, 教师要强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要不断学习前沿知识,以丰富自己的头脑,同时要将新的教育理念运用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摸索、探究,不断总结出进行规律,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学生家长,多方联系,经常性联系,才能将学生学生情况了如指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现在学生个性强,尤其是中学,知识面广,所以父母将孩子的一些个性的东西与教师交流,互相了解,互相支持,从不同角度对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引领学生成长。

三、实现教育的科学性,提高质量

这里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是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育人目标,要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定要求每位老师在分析教情和学情的前提下,对每个学困生建立完整的档案,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同时让学困生消除心理因素,要耐心辅导,分层教学,让学困生能吃饱并能消化掉。采用培优促差、一帮一的方法,让每个学困生都有进步。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需要多方面的结合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落实到位,通力协作,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建立家校联动起来,才能较好地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快乐、阳光的孩子,让学生从小就能够感受到在学校学习生活中,教师犹如自己的方面一般对自己处处呵护,遇到困难能够及时得到帮助,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根据教育的新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一切,对学生的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爱好、兴趣,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给每一位学生“量体裁衣”式制定一个个体教育方案。这些方案的实施离不开学生家长的配合与理解,才能将不同的家庭里的孩子教育到位,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获取更多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与要求。

总之教育是一个事关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各个方面都要重视教育,要给教育让路,为教育宽松的环境创造条件,真正体现出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相互相成,互相促进与补充的关系,为教育出成才的国家栋梁,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刘鑫.浅析如何有效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联动机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5)

[2]肖永辉,赵圣楠.家校结合的“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机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8)

[3]陆法根.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科学教育,2001(03)

[4]吴文年.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促进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J]新课程(中学),2013(10)

猜你喜欢
家校联动合力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合力套纸杯
合力
多方发力 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
浅谈家校联动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小班化背景下亲师教育常态化策略研究
浅谈家校联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人类的咬合力不及蟑螂的五分之一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