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琴
[摘 要]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幼儿的分享行为指幼儿把自己的食物、玩具等个人物品或者思想、感情与他人共享,分享的对立面是独占、多占。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培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和老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分享意识;培养
分享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孩子成熟、成长。然而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较大,由于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遇到的分享情境十分有限,与有兄弟姐妹相伴成长的一代人相比,更难以培养出分享意识。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该将理论教育与情境设计相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
一、影响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因素
阻碍幼儿分享意识形成主要因素有三个。第一,从幼儿本身来说,由于幼儿心理尚未成熟,道德感较低,自我意识较重,对外界的认知往往以是否满足自己的愉悦感为主,对物品的占有欲远大于分享欲。第二,从家庭背景上看,孩子集家人的宠爱于一身,更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尤其是一些长辈对孩子较为自私行为的纵容,更使得孩子的占有欲膨胀,对孩子分享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第三,在物质条件上,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的居住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决定了孩子们习惯围在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而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居住环境的改善,无形中却造成孩子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变少了,分享的需求减少了,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强化,不利于分享意识的形成。
而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养成至关重要,其不仅关系到幼儿在成长期间的人际关系,还对孩子在未来人生里的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一个从始至终都不愿意分享的孩子是会形成封闭性甚至掠夺性,更倾向于做出利己行为而非利他行为,这种成长模式不利于成熟人格的养成,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责任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共同承担。
二、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模式
培养幼儿分享意识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过程,而不是疾言厉色的速成教育。家长常常从小就教育孩子见到长辈要打招呼,如果孩子没有主动问好,家长就会训斥小孩,但如此教育反而适得其反,小孩会对问候他人产生畏惧、逃避甚至抵触心理,打招呼会逐渐变成一种压力,而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分享行为也是同理,如果家长在自家小孩不愿意与其他孩子分享食物或玩具時立刻进行呵斥,这时孩子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下也许并不会发自内心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觉得自己是受委屈的那一方,而别的小朋友顿时成了“掠夺者”,从而对分享行为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耐心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意识到分享的快乐。
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情景来帮助孩子感受分享的快乐。例如,当家长的手上有一把糖时,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分给其他的小朋友,并提示孩子,有好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大家一起吃的时候食物才是最美味的。当别的小朋友或家长给自家孩子分享食物、玩具时,要教孩子说“谢谢”,并且叮嘱孩子,下次自己有好吃的、好玩的,也要记得和别的小朋友分享。
此外,小朋友们之间常常流传着一种现象,即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家的好。但是等孩子们求着父母买了一模一样的玩具、零食之后,往往并不珍惜,好像总找不回那些物品在别的小朋友手里时那种喜欢的感觉。这时家长可以提示孩子,这种现象与分享行为密切相关,当别的小朋友在分享有趣的玩具、好吃的零食时,也把分享的快乐传递出来,作为被分享对象的孩子会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信任、被喜欢,所以也会格外用心去体验别人分享的东西,从而认为别人的东西是最好的。
当孩子们变得多为他人着想、有好东西下意识要与别人分享,并且由衷地感到快乐时,就可以说明他们的占有欲逐渐减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渐模糊,而分享意识逐渐培养起来,同时孩子会更多地产生分享意识支配下的分享行为。
三、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途径
关于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方法,最主要的途径是鼓励分享行为,营造一种分享的氛围,让孩子们意识到分享、对他人开放是一种常态,而且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充满快乐的。分享并不意味着把自己的东西拱手让人,而是传播快乐,同时也收获多一份快乐。当有小朋友主动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的小朋友玩或把食物分给伙伴们一起吃时,教师可以当众表扬小朋友的行为,让小朋友们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值得学习的,从而树立榜样的作用。此外,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营造分享的氛围,比如看到有孩子在独自玩弄自己手里的玩具时,教师可以走过去,询问小朋友是否可以与老师一起分享玩具。同时,对于那些分享意识特别强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带动喜欢独享的孩子,互相交换自己的心爱之物,感受分享的喜悦。
除了分享物品,还可以试着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情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如果幼儿从小就习惯所有的情绪自己藏着收着,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使得孩子在与人交往上出现障碍。更何况,亲密关系的养成更有利于促使孩子们产生分享行为,毕竟孩子们更倾向于与跟自己关系好的小伙伴分享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多些留心每个孩子的状态,熟悉他们每个人各自的性格,每当他们出现和往常有些不一样的变化时,教师应着重进行关心。比如,某个小朋友看起来特别开心时,教师可以过去询问,为什么今天这么开心,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而在平时的课程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适时组织一个分享交流会,让小朋友分享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各自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促进彼此的交流和了解。有的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分享,只是性格内敛,当大家能纷纷聊起自己的故事,现场氛围热烈时,他们也会渐渐受到感染,从而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生活。长期营造分享氛围和组织分享活动,有利于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分享意识,从而产生分享行为。
除了在行动上给孩子灌输分享的意识以外,教师和家长还可以通过书本、视频等形式让孩子们接触到有关分享的故事。从古至今,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中不乏关于分享的经典故事,如最为熟知的“孔融让梨”。从故事出发,引导和帮助孩子领悟分享的真正内涵,让他们从有趣的情节和感人的细节入手,认识到什么是分享,为什么要分享,如何分享,并感受分享的快乐。老师还可以组织小朋友们排练一些小剧场,进行角色扮演,甚至演一场舞台剧,演绎“分享”主题,让分享意识深刻停留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而当今许多热门的亲子节目如《爸爸去哪儿》《放开我北鼻》等,都不乏穿插一些引导小孩子学会分享的片段,大人和小孩一起看节目时,可以刻意留意一些有示范作用的片段,从而引出对孩子的教育,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改变许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逐渐培养起分享意识,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总的来说,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与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和家长们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通过日常谈话、课堂教学、阅读拓展、播放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创造机会,将分享意识潜移默化地根植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并引导小朋友们感受分享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快乐,以及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同时,要留意孩子们的动向,当孩子们产生分享行为时,应及时予以记录和表扬,让孩子们意识到分享行为是好的、值得学习且应该持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的,并逐渐让孩子们的分享行为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王福兰. 如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N]. 光明日报,2012.
[2]韦敏丽.室内区域活动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