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是主干突出、视界宏阔、综合性强,主要考查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分析和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因此,为有效衔接高考,切实提高学生的高考实战能力,在高考历史三轮复习中,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运用宏阔视野,聚焦核心主干,统合教材资源,重构知识体系,梳理历史流变。
聚焦核心主干,指聚焦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转型时期的历史事件,关注高考的高频考点、时事热点,梳理历史演进中的主要线索等;统合教材资源,指围绕主干知识或主要线索加强不同专题之间、不同模块之间、选修与必修教材之间的资源重组,从而构建起经济、政治、文化互联互通的知识体系。笔者试以“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为例,聚焦与本专题密切相关的主干知识,对教材资源进行重组和建构。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下,迈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实现民族独立和追求民主富强成为摆在当时中国人面前的时代诉求。为此,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先后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次是走西方人的路;第二次是走俄国人的路;第三次是走自己的路。
表1 近代中国的三条道路
表1 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强国御敌道路的过程,把握各个时期的阶段特点,并凝练、升华出一些规律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上述三次转型的表现及成因,将不同模块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近代中国道路探索与特定时期时代背景的关系,并由此认识到近代中国道路的选择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表2 近代中国道路转型的表现及成因
续表
例1.(原创)八七会议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要注意武装工人及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即刻准备能响应乡村农民的暴动,而推翻反革命的政权。”上述决议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 )
A.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
B.确立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认识到开展农村工作的重要性
D.已经摆脱俄国革命模式束缚
【解析】本题以八七会议决议为切口,主要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革命文化,树立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题干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认识到武装工农的重要性,提出在农村开展武装暴动,故C 项正确;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故排除A 项;八七会议虽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但题干材料主旨是武装斗争,没有涉及土地革命的内容,故排除B 项;根据八七会议决议,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其目标是夺取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这在事实上表明中国共产党仍在执行“城市中心道路”,没有摆脱俄国革命模式的束缚,故排除D 项。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具有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他的思想总能紧跟时代脉搏,回应时代的关切。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选修四第四单元第一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内容,梳理孙中山的思想历程。其主要经历了三次华丽蜕变:第一次是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而弃医从政;第二次是由主张改良到主张用革命方式推翻清政府,提出三民主义;第三次是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孙中山的每一次思想转型既是其自身努力调整的结果,又都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紧密相连,这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3 孙中山的三次思想转型
在孙中山的三次思想转型中,后两次在高考中比较常见,主要考查新旧三民主义的产生背景、内涵和评价,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都有涉及,如2017 年全国卷Ⅰ第41 题采用非选择题的形式对其进行考查。
例2.(2017·全国卷Ⅰ·41)(节选)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解析】本题契合了“民族主义”这一热点问题,同时,在试题设计上运用中外对比的视角,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综合考查了概括、说明、比较、评价等学科方法,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特点。本设问第三小问考查近代中、法民族主义内涵产生差异的原因,这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尤其是中国、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由于其时间跨度长,涉及历史时期多,且在内容上与必修一和选修四多有交集,所以,教师需要在帮助学生明晰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整合必修一、必修三和选修四的相关内容,在思想史、政治史、人物史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从而形成整体的历史认知。
表4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例3.(2019·天津卷·9)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 ( )
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
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解析】本题以红军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八一宣言”为素材,主要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依据题干信息“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可以推知,此时国共关系尚处于敌对状态,该宣言发布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排除B 项;日本全面侵华以1937 年卢沟桥事变为开端,故排除A 项;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在1945 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提出的,故排除D 项;中国共产党在宣言中号召加强各阶层的团结,一致抗日,这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故C 项正确。
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奋斗历程中,党的工作重心曾有过三次重大转移:第一次是在1927 年,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标志,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第二次是在1949 年春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大会通过决议,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第三次是在1978 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三次转移中,前两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后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发生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国情,依据革命和建设不断变化的形势,做出的重大科学决策,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表5 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
例4.(2019· 全国卷Ⅱ·30)1948 年10 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侧重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949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题干中时间信息是“1948 年10 月底”,正处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前夕,题干主旨是中共中央要求干部尽快熟悉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显然是为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干部储备,故B 项正确。
综上所述,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区别于一、二轮复习,不求面面俱到,而应聚焦核心主干;不必循序渐进,而应统合教材资源,通过专题整合、模块整合、必修与选修教材的整合,实现优化组合,从而达到厘清线索、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升华认识的目的。三轮复习可以练为主,以练带讲,注重与二轮复习的互补性,立足于查漏补缺。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拙见陋识,望方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