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鼠疫”又称明末华北鼠疫、京师大瘟疫、疙瘩瘟等,指明朝崇祯帝在位期间中国北方出现的大鼠疫。明朝后期,中国大地出现了罕见的极寒气候灾害,气象学家称这一段时期为“明朝小冰河时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低于正常水平,夏天大旱、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据相关学者统计,从万历年间至崇祯年间,年年都有一种或几种自然灾害,从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七年间,多次发生水灾、旱灾、雪灾、蝗灾等自然灾害。
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 年),首先在山西爆发,至崇祯十四年传到河北,在大名府,“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左懋第奉命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明朝末年,关内各省全部人口大约是1 亿人,万历和崇祯年间两次鼠疫中,华北的陕晋冀3 省死亡人数至少在千万人以上,北京也有约四分之一的人口被鼠疫夺去生命。
“明末大鼠疫”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引发了农民起义,瓦解了明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明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