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
——高考重难点相关试题选登

2020-11-18 01:22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3期
关键词:本题考查错误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

1.【考向1 古代农耕技术的变革】建初元年(公元76 年)汉章帝下诏曰:“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减少,谷价颇贵,人以流亡。方春东作,宜及时务。二千石(注:汉官秩,又为郡守的通称)勉劝农桑,弘致劳来。”这主要表明当时 ( )

A.农耕经济影响国家治理

B.投机商人囤积粮食哄抬物价

C.耕牛成重要的生产资料

D.土地兼并导致农民流离失所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以汉章帝发布诏书表达对农业问题的关注为切入点,考查牛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解题分析】耕牛死亡,农业减耕减产,迫使章帝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故A 项正确;谷物价格高不是商人囤积粮食所导致,而是垦田数量减少导致的,故B 项排除;耕牛成为重要生产资料,只反映了材料部分内容,以偏概全,故C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土地兼并,故D 项不选。

2.【考向1 古代农耕技术的变革】商、西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助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春秋时期,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的个体小农经济应运而生。这反映出 ( )

A.先秦时期小农经济盛行

B.技术进步助推社会转型

C.商周时期精耕细作技术普及

D.先秦时期土地私有制度确立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早期农业特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素养。

【解题分析】春秋时期小农经济尚未盛行,故排除A 项;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时期耕作技术原始,耕作方式为集体劳作,春秋时期耕作技术进步,个体小农经济产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带动了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故B 项正确;精耕细作技术萌芽于商周时期,但无法体现普及,故C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技术进步导致生产方式变化,土地私有制度是否确立无法体现,故排除D 项。

3.【考向1 古代农耕技术的变革】考古发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证实了“第一次农业革命”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如甲骨文中的“刀、耒、耜”等,都是先民利用木石复合的工具采集狩猎的劳动图像。据此可知 ( )

A.文献资料需要考古研究的印证

B.甲骨文为探寻农业文明提供新途径

C.考古发现推进历史研究的变化

D.甲骨文能够真实再现史前生活场景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从史学史观的角度考查先秦时期古代农耕技术的变革,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

【解题思路】由材料“甲骨文中的‘刀、耒、耜’等,都是先民利用木石复合的工具采集狩猎的劳动图像”并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中记载了丰富的殷商时期农业生产内容,为探寻先秦时期的农业文明提供了新的途径,故选B 项;材料强调考古研究对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探索,并未提及文献资料的记载,故排除A 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历史研究和考古发现的变化,不能得出考古发现推进历史研究的变化,故排除C 项;甲骨文为研究殷商文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真实再现”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D 项。

4.【考向1 古代农耕技术的变革】《汉书》记载,“代田法”是在土地上开很深的沟(畎),作物播种于沟中,沟垄逐年轮换,无需灌溉、施肥、间苗和复种,“苗出垅则深锄,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据此推断“代田法” ( )

A.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B.适应了精耕细作的需要

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汉代“代田法”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解题思路】代田法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由材料中“苗出垅则深锄,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可知,“代田法”适应了精耕细作的需要,故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历代统治者的态度,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情况,故D 项错误;代田法属于耕作方式,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无必然联系,故C 项错误。

5.【考向2 土地兼并】西汉哀帝时,大司马师丹曾建议:“古之圣王,莫不设井田,然后治乃可平……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资数巨万,而贫弱弥困。盖君子为政,贵因循而重创;所以可改者,将以救急也。”据此判断,师丹的建议主要是为了 ( )

A.缓和阶级关系维护百姓利益

B.缓解土地兼并以维持政权

C.维护重农政策消除两极分化

D.通过改革以防止土地集中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汉代土地兼并问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生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解题分析】材料中“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资数巨万,而贫弱弥困”“君子为政,贵因循而重创”“所以可改者,将以救急也”表明师丹主张从缓解土地兼并着手来维持政权,故B 项正确;作为哀帝时大司马,师丹是为维护统治者阶层利益而提出限田建议,而非维护百姓利益,故排除A 项;题干一定程度体现了重农政策,但“消除两极分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 项;师丹建议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非“防止土地集中”,并且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只能缓解,不可防止,故D 项说法错误。

【易错分析】土地兼并现象是指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所以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还存在,必然会有土地兼并现象。此现象只能缓解,不可防止、根除和杜绝。

6.【考向3 土地制度】“中国历史上的‘井田制’曾经充当过奴隶制和农奴制的经济基础……土地私有制的兴起和确立,其‘进步性’是值得怀疑的。而孟子为了维护土地国有制,才美化历史上的‘井田制’,其设想蕴含的是一种实现社会公正的愿望。”据此可知,材料认为 ( )

A.孟子不满土地制度的变更

B.土地私有化是历史的倒退

C.孟子主张恢复井田制

D.井田制没有积极作用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井田制。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井田制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曾经充当过奴隶制和农奴制的经济基础,促进了当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故D 项错误;同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故B 项错误;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土地兼并导致社会不公,孟子不满土地国有制被私有制取代,认为土地国有制有利于实现其社会公正的愿望,故A 项符合题意;孟子维护土地国有制,并不是要恢复历史上的“井田制”,而是主张实行被其美化了的“井田制”,故C 项错误。

7.【考向3 土地制度】

表1

表1 为不同史籍中关于秦的农业的相关历史叙述。据此可知秦 ( )

A.税种包括土地税与人头税

B.农业税的来源主要是户赋

C.土地税是主要的税收来源

D.多种植牧草且畜牧业发达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秦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由“出户赋者,自泰庶长以下,十月户出刍一石十五斤”可得出,秦征收户赋,但不能证明秦的赋税的来源主要是人头税,因此排除B 选项;由“田多若少,耤(藉)令田十畝(亩),税田二百卌步,三步一斗,租八石”“入顷刍藁,以其受田之数,无貇(垦)不貇(垦),顷入刍三石、藁二石”可知,秦依据田地收税,但并不能说明土地税是主要的税收来源,因此排除C 选项;《田律》相关资料虽体现饲草、禾秆等内容,但材料强调的是依据土地征税,因此D 选项不符题意,排除;材料涉及秦的农业征税问题,从材料总体看,秦农业税种以人口和土地为依据,因此A 选项正确。

8.【考向4 小农经济】表2 为不同史料关于秦朝农业管理的记载。

表2

表2 反映了秦朝 ( )

A.农业官员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B.政府通过奖励耕战提高其国力

C.农官管理的体系已相对完善

D.政府注重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以秦朝小农经济为切口考查史学理论。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解题思路】材料通过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三则材料呈现了关于秦朝农业管理的信息,通过总结可以发现秦朝基层农官责任明确、县廷也需要对农官进行考核、农官内史也要对农官进行考核监督,从而发现秦朝农官管理的体系已相对完善,故C 项正确;秦朝焚书坑儒,且材料内容与儒学无关,故A 项错误;材料中只体现了重视耕作,没有体现战争,故B 项错误;材料中主要通过农业管理体系体现对农业的重视,没有涉及农业工具改良、水利灌溉等精耕细作的内容,故D 项错误。

二、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1.【考向1 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近代买办在进口贸易中最直接的作用是使洋货由沿海口岸逐步深入内地,由城市逐步深入乡村,并渐为广大国人所接受。洋行常派买办到内地收购茶叶、生丝等,使中国丝茶等土特产贸易出口激增,桑田面积由此大增,养蚕卖茧的人数也迅速增加。这一现象说明 ( )

A.近代的传统丝茶贸易不断增加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买办出现不利于民族企业产生

D.买办购销活动加速自然经济解体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

【解题分析】洋货逐步深入乡村和丝茶贸易不断增加是材料所反映买办购销的现象,因此“近代的传统丝茶贸易不断增加”是材料的表象问题,并非实质,且由材料无法看出整个近代丝茶贸易不断增加,故排除A 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中开始卷入无法体现,故排除B 项;材料中买办为洋行服务的过程之中,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客观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会促进民族企业产生,故C 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买办使洋货逐步深入中国市场,买办又使中国的茶叶,生丝被洋行大量收购,在这种购销活动中破坏了原来的自然经济,故D 项正确。

2.【考向1 自然经济的解体】费孝通先生认为:“传统的乡村社会地少人多,但由于乡村手工业的存在,为农业提供了附加收入……但随着外国产品涌入中国,传统的乡村手工业开始衰落……乡村手工业品被洋货所取代,大量失业人口只能涌向本已劳动力过剩的土地之上。”由此可推出当时中国 ( )

A.封建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

B.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日益尖锐

C.传统手工业的技艺濒临失传

D.乡村居民消费能力普遍提高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以及影响。考查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素养。

【解题思路】材料核心内容为传统乡村社会因手工业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尖锐的问题,但由于西方工业品的倾销,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大量失业人口只能涌向本已劳动力过剩的土地之上,因此乡村的租佃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日益尖锐,故B 选项正确;A 选项自然经济完全解体与当时实际情况不符,排除;C 选项是对“乡村手工业品被洋货所取代”的误解,排除;材料中提及“乡村手工业品被洋货所取代”,并非乡村居民消费能力普遍提高的表现,事实上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加剧了乡村居民的贫困化,因此D 选项错误。

3.【考向2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在赋税要地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推行耕者有其田的举措,使得大地主数量急剧减少,很多地主、官僚不再愿意购买土地,而将工商业作为投资重点。材料所述现象 ( )

A.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设条件

B.壮大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彻底改变了传统土地观念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环境,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

【解题思路】由材料“大地主数量急剧减少,很多地主、官僚不再愿意购买土地,而将工商业作为投资重点”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推动地主、官僚将个人财富转化为资本,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选A 项;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后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排除B 项;19 世纪末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排除C 项;材料强调的是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并未提及其他地区地主、官僚的认识,且“彻底改变”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 项。

4.【考向3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主要产粮区变为沦陷区。1941 年,重庆米价较1937年上半年平均价格增长约31倍,达每市斗41 187 元,居全国首位。为此,国民政府采取田赋征实物、军公(军队、公教人员)民粮定量供应、限制粮价等措施进行应对。这些举措 ( )

A.顺应日军对华经济统制

B.体现扩大机构厉行管制

C.加重农民负担引发不满

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及国民政府的战时统制经济对抗战的贡献。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发现问题等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

【解题分析】“顺应日军对华经济统制”与材料所述不符,故A 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扩大机构”,故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在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情况下应对粮食危机的措施,这为持续抗战提供了保障,适应了抗战的需要,故D 项为正确答案;“加重农民负担引发不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 项错误。

5.【考向3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特殊状况和中日战争的严峻形势,推动了东部企业的内迁。在炮火中抢救民族工业,保存仅有的经济命脉,尽可能使其免遭日军的摧残,从而为建立大后方新工业基地创造条件,使其成为坚持抗战的关键。这表明民族工业的内迁 ( )

A.推动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建设

B.避免了日本对重工业的破坏

C.是为了改变我国的工业布局

D.提供了持久抗战的经济基础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材料只是提到了东部企业的内迁,并没有明确提到内迁到何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部企业主要内迁到了西南地区,故A 项错误;民族工业在内迁过程中以及内迁完成后,都一直受到日军空中的袭扰,故B 项错误;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虽然改变了我国的整体工业布局,但其目的是“为建立大后方新工业基地创造条件,使其成为坚持抗战的关键”,故C 项错误;根据内迁的民族工业逐渐成为中国坚持抗战的关键可知,它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基础,故选D 项。

6.【考向3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据史料记载,1928 年以前,青岛火柴业一直由日本独霸着,1928 年以后民族火柴业才得以在青岛设厂,仅1928 —1931 年间,山东就增加了23 家民营火柴厂。与此同时,仅1927 —1931 年间,上海民营橡胶厂就从7~8 家发展到48 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自然经济的最终解体

B.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C.政府币制改革的进行

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1927—1936 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解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1 年“九一八”事变期间,中国工业生产,特别是民族工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当时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一些影响,如1928 年“五三”惨案后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对民族工业明显产生了刺激作用。材料显示1928 年以前,青岛火柴业一直由日本独霸着,1928 年以后民族火柴业才得以在青岛设厂,由此可知B 项正确;三大改造后,中国的自然经济最终解体,故A 项错误;甲午战后,为挽救民族危机,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故D 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运动是1935 年开始的,故C 项错误。

7.【考向3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下图为1912—1918 年中国进出口净值情况简介图。这反映了( )

图1912 —1918 年中国进出口净值(单位:百万两)

A.实业救国的思潮开始兴起

B.经济结构出现了调整迹象

C.一战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贸易地位

D.时局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外贸易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考查考生对图片数据信息的解读和分析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材料中进出口贸易与中国实业发展有关,但是“开始兴起”的说法与材料及史实不相符合,故A 项错误;近代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结构组成上的变化,材料图表没有体现相关信息,故B 项错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国际贸易的地位,故C 项错误;“一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顾及对中国的侵略,暂时放松了对华的掠夺,因此这一时局的变动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增长,故D 项正确。

8.【考向3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据美国学者约翰·K.张的研究:在1912—1949 年期间,中华民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为5.6%;在1923 —1936 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8.7%;在1912—1942 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8.4%,而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现代工业和矿业实现了8%~9%的高速增长,据此可推知 ( )

A.民国时期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增长

B.中华民国的完整工业体系逐步建立

C.两次大战都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D.民国政府采取了有利于经济的政策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民国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的学科素养。

【解题思路】材料指出“中华民国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为5.6%”,这里强调平均增长,并不能推断出每年都在增长,A 项持续增长的观点错误,故排除;材料与完整工业体系建立无关,故排除B 项;材料没有涉及两次大战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数据,只有年平均增长率,无法得出两次大战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结论,且C 项与事实不符,故排除;材料证明了民国时期国民经济总体呈现了逐步发展态势,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导出民国政府采取了有利于经济的政策,故选择D 项。

猜你喜欢
本题考查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