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欧洲而言,14 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从1347 年至1353 年,席卷整个欧洲的大瘟疫夺走了2 500 万欧洲人的性命,约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这场瘟疫在很多文献中被记作“黑死病”。
“黑死病”起源于中亚,1346 年传到俄罗斯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1347 年,蒙古军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将瘟疫传入,之后由亚欧商人传到欧洲。1348 年1 月,“黑死病”侵袭威尼斯和热拉亚两个港城,然后蔓延至整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受灾最重,城里的95 000 人死去了55 000 人。1348 年底,英格兰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后,从爱尔兰、挪威到维尔茨堡、维也纳的广大地区都变成了“黑死病”流行区域。14 世纪后半期,欧洲还出现过数次严重的“黑死病”,直到15 世纪末,欧洲每10 年就遭受一次“黑死病”的袭击。到16 世纪和17 世纪,“黑死病”仍对欧洲人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1664—1665 年流行于伦敦的“黑死病”为害不小,被人们称为“伦敦大瘟疫”。直到20 世纪60 年代,“黑死病”还曾在越南流行。
“黑死病”已成为中世纪中期与晚期的分水岭,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经历了“黑死病”后,欧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条更加光明的发展道路,原本非常艰难的社会转型因“黑死病”而突然变得顺畅了,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天主教会专制地位的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的产生形成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