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周恩来精神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发挥的作用

2020-11-18 23:45淮阴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第二课堂精神

■袁 野/淮阴师范学院

一、周恩来精神意义

周恩来精神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吻合,展开来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甘当公仆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苦干精神,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刻苦好学的求学精神。周恩来精神内具鲜明的红色烙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华夏儿女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是21世纪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宝贵教育资源。

二、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必要性

(一)西方文化的渗入,使得大学生行为带有很大的功利色彩与现实倾向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功利思想,这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希望自己能超越他人,这是其上进心的表现,不应该过多责备。需要注意到,当前大学生的功利思想已经出现一定偏差,主要表现为对物质的过分追求,同时其理想信念淡化,过分关注自己,对社会国家的思考和关注不够。这种思想经过发展,促使大学生变得只顾个人利益,做什么事情都以物质收获为评价标准,对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再关注,不再追求个人的社会价值。

(1)学习功利化,在对大学教育认知、学习目的设置和学习内容选择上,大学生更倾向于以功利主义为标准,把适应社会需求当作自己的学习动机。很多学生只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忽视一些基础知识的功用,且轻文重理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学习内容被简单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类。专业课“有用”,公共课“无用”,相对“有用”的各种考证,某些专业课也变成“无用”。于是大学校园里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轻视基础知识学习;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轻视思想品德培养;重视实践经验积累,轻视课堂知识学习等现状。

(2)参加社会活动的动机功利化。相当部分大学生也把活动加分、评奖评优或毕业求职作为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种社会活动的主要目的。在这种思想下,原本为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素质培养机制逐渐被“异化”。

(3)择业功利化在选择职业时,许多大学生突出职业追求,淡化事业追求,以工资的高低、工作环境好与坏论职业的优劣,且大多倾向一些发达城市、热门行业、高薪职业,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这也是东部和西部一些落后的地方很难吸引大学生的原因。在近年的经济危机和就业压力下,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现象。如果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相当部分大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或回家待业,而不愿委曲求全选择普通职业。

三、缺乏合作共赢的精神。

在合作过程中,不少大学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不平衡,主要包括:(1)嫉妒,这类学生对超越自己的同学产生不服气、不友好甚至敌对的情绪,不愿与他人合作。(2)自负,这类学生往往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好高骛远,不屑于与他人合作。(3)自卑,这类学生自信心差,不敢与他人合作。(4)任性,这类学生常常我行我素,行为偏激,固执己见,根本不与他人合作。焦虑、猜疑、狭隘、虚假、急躁等心理问题也是大学生合作心理素质差的表现。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周恩来精神的意义

(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树立在大学生心中

精神文明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点,这关系到社会思想价值的大方向,关系到文化实力,因此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深刻影响。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实施者,其个人思想精神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建设发展水平。甚至可以说,大学生是我国发展的希望,也是决定我国发展水平的前途的关键。基于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信念,尤其是要培养发展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提高其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

(二)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较为优渥,受到家庭、成长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一定的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部分大学生的自控力较低,容易沉溺于网络,部分学生上大学以后放松自己,学业成绩大幅下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将周恩来思想引入到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人生,尤其是要引导大学生对周恩来一生的事迹进行学习,促使大学生认识到周恩来个人崇高的思想精神追求,强烈的家国情怀,以及周总理无私奉献、夙夜在公的伟大精神,进而对大学生产生强大的感化作用,激发大学生形成良好精神信念追求。

(三)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没有民族精神支持的国家和民族难以实现长久持续的发展。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体,他们的思想状态和精神水平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引入周恩来精神,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刻学习感悟周恩来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及其外在表现,帮助大学生对国家、社会、民族等形成正确认识,帮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专业学习,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好思想准备。同时,民族精神的建设还可以强化大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如何用恩来精神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引领

(一)创新传授方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周恩来精神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主动进行融合,并结合实际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帮助大学生加深对周恩来思想的认识,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个人思想精神的健康发展。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除了在常规的教学课堂上融入对应周恩来精神,还需要在第二课堂进行渗透。这里所说的第二课堂,主要是各种社会实践、社团工作、青年志愿者服务、文艺活动等。

第二课堂也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生是主体。第二课堂不同于日常教学,老师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而是由学生发挥其个人意志进行相应活动。在实践环节,虽然老师依然可以对其进行指导,但是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思想性,能根据自身实际和兴趣爱好进行相应活动。基于此,第二课堂往往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有助于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另一方面,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二是课堂内容具有良好灵活性。第二课堂不同于常规教学课堂,无论是其形式还是内容都更加丰富,因此学生的选择余地也更大。比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活动,也可以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集体活动;不仅如此,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往往不受专业、年级限制,具有良好适应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三是具有良好培养效果。传统课堂教学相对比较单一,而且内容也比较固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实现突破。在第二课堂,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拓展,因此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能够强化学生个人思想道德方面的发展以及创造力的发展。

(二)引导大学生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将直接决定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因此,必须做好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基于此,高校在引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教学需要,引导大学生对周恩来精神进行积极学习和感悟。尤其是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习掌握周恩来个人经历,认识到青年周恩来为了救亡图存,在艰苦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不惧艰险,苦苦奋斗,并终于找到了一条解救中华民族的道路。通过引导学生对周恩来个人经历以及思想精神的认识,能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强化对革命先烈的认知,并帮助大学生受到其精神的感化,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发展中自觉强化个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帮助大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思想精神的全方面发展,为后续就业和工作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三)引导大学生学习周恩来精神,并与调研实践团活动有机结合

在培育大学生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入周恩来精神,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与具体的调研实践团体活动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对周恩来精神的认识和感悟,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水平。具体来讲,可以组织大学生在暑期参加相关的社团活动或者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发展个人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这个过程能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提高对周恩来精神的认识,也能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四)引导大学生学习周恩来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尤其是要借助周恩来精神来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思想的认同,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思想精神的发展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仅关系到校园文化氛围及其教学效果,也关系到学生个人思想道德的发展,这个过程中,尤其是需要引入周恩来精神,在校园的教学、管理、科研等环节强化文化建设,进而在校园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为增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效果打下基础,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在建设发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科学引入周恩来精神,这是帮助大学生培育发展其个人精神道德的一个有效载体。在实践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周恩来精神的思想内涵和外延,要引导学生将其与自身实践生活进行结合,在日常学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环节进一步加深对周恩来思想的认识和感悟,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第二课堂精神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01—02合刊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