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2020-11-18 14:49雷孟颖祎西安培华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应用性艺术类应用型

■雷孟颖祎/西安培华学院

一、前言

现阶段,高校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渐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自身的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接轨,充分地为学生拓宽社会就业道路,通过应用型公共课程的开展,带动学生在多元化教学环境中提升专业素养。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高校所培养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否在较短时间内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学生能否有效地将其在校期间学习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技能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当中,进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因此,高校开设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具有较大的必要性。

二、高校开设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的价值

众所周知,艺术类课程是高校办学的必备课程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于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高校针对艺术类课程开设了相应的应用型公共课程。相比于高校已开设的其他课程,此类课程的特点在于其拥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此类选修课程不仅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同时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通过公共课程的开设,学生的艺术修养能够得到不同方面的拓展。高校的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一般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摄影、后期制作、动画语言、广告策划、平面设计、舞美设计、书法、舞蹈表演、音乐表演、茶艺、插花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与教师配置来设置种类繁多的艺术类公共课程,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应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且应与后期的就业需求相挂钩,这样就能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的有效整合。现阶段,由于对艺术类公共课程建设的认知不到位,我国高校开展此类课程时仍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部分高校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忽视了艺术类公共课程的作用,使其成为一种形式化的课程,虽然这部分高校具备开课条件和教师资源,但并未在本质上重视起来,使得部分学生出现了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

三、高校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教学方式改良的具体策略

(一)讲好第一节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一旦开好头,后续的教学工作就能够更加完整地进行下去,因此,高校在开展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的过程中,同样也要把握这一原则,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充分意识到此类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重要作用,并把公共课程的第一堂课作为奠定总体课程质量的坚实基础。由于此类课程属于一种新型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因此,教师在上课前需对此类课程的特点、开课目的以及授课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另外,教师需要及时提醒学生,在第一堂课程中就打消学生为了凑学分而去选修此类课程的想法,真正地将学生的思维和理念回归至课程当中。例如,教师在教学《古典音乐赏析》这一课程时,由于此类课程单凭教师口头讲说会十分枯燥,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感知音乐鉴赏的乐趣和作用,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视频,如一些鉴赏、比赛类节目等等,既能够帮助学生对古典音乐概念从陌生到熟悉,又能使学生对音乐鉴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同时,在此基础上,后续每一节课程可以分层次进行从易到难地分类讲解,这样一来,此类公共课程便能够充分发挥其高度的实用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更能让学生利用课堂中所学到的鉴赏技能去观察生活当,甚至将此种技能逐步职业化。

(二)以应用性为原则,优化教学方式和内容

高校为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开设的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在设置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时应当互相匹配,同时,高校在设置此类课程时,注意教学课时的设置,一般应把教学课时数控制在30到40课时之间,并且敦促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确保课程内容的质量及应用性,不能仅仅通过口头讲授理论知识来完成任务,而是应该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例如,在选修《摄影艺术》这门公共课程过程中,教师会利用部分相关修图软件来帮助学生优化摄影作品,但是,在此前传统摄影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授关于镜头的使用方法等一系列摄影专业术语的学习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新的应用型课程的授课内容应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摄影器材的选取、使用及拍摄技巧等多方面的应用性内容应是教师教学的侧重点,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部分课时可适当安排高校学生前往摄影器材店实地考察、对比不同种类器材的差别,这既能够增加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阅历,同时也能够为后续学生拍摄出精彩的作品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摄影艺术课程不能够仅局限于室内空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室外进行写生、拍摄写生,并鼓励学生将自己优秀的作品运用新媒体进行交流,甚至鼓励学生参加摄影比赛等等。通常情况下,高校都会定期举办一些书画摄影展或摄影大赛等,通过实践与理论教学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并运用相关技能。

(三)有效整合多样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效果

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因此,学校在课程内容设置时,应当整合校内及校外的有效教学资源,发现其中可运用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校内,教师可将演播室、舞蹈排练室、设计实验室等多种教学设施作为教学相关资源,在讲解相关课程内容时将此类教学资源及设备充分地利用起来。此外,学校有必要与一些企业,如传媒公司、电视台、文化馆等社会企业形成紧密联系,进行校企合作,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外适当进行校外实践。例如,在讲授与摄影相关的选修课程时,学校可在高校内部设置摄影棚或摄影素材基地以提供给学生用来拍摄作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与校内、校外部分专业摄影工作室签订合作协议,让学生有机会前往这些工作室进行实习拍摄或旁观学习,通过校内外教学资源的结合,学生会对摄影方面的知识技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丰富考核形式

对于艺术类的公共课程而言,考核的方式不应该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考核或通过一些文化题目来进行考核,而是要结合教学条件或者教学资源予以创新。教师应意识到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的根本在于“应用”二字,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应当强调以应用为主。例如,一些高校通常会针对此类课程采取实操式的考核模式,如针对摄影类课程,教师会通过常识类题目和摄影作品呈现来进行考核;对音乐鉴赏类课程来说,教师会通过让学生制作音频的方式来进行考核;或是书法类课程的考核,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将所学到的书法技能转化为临摹来表现出来,教师对学生的临摹作品进行考核。诸如此类的多种考核方式是根据不同内容的课程分别作出要求的,因此,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的教学在考核环节中,仍需把握应用性及实践性,力求通过丰富的考核形式检验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开设应用型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需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作为根本原则,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培养其创新意识,丰富其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高校还应充分将学生的课堂内容与就业创业形式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学校也要鼓励教师要敢于对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引导学生掌握应用性技能,为后期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应用性艺术类应用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注重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性
基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做、练、研、赛”六步教学法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