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海洲的江山风物词

2020-11-18 10:17洪柏昭
心潮诗词评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西江月念奴娇风物

洪柏昭

丘海洲的名字在诗坛早已不陌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有诗作在刊物上发表。2004年还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观云楼诗词选》,颇获好评。

海洲君所作诗词并重,体裁多样,但尤善于词。本文仅以尝鼎一脔的态度,略其诗而取其词;在词中也仅取其最具特色的江山风物之作。

根据《辞源》和《辞海》的解释,“江山”即山川、山河的意思,亦即人所居处的广袤空间。“风物”即风光、景物,亦即风景,这主要指自然界的山川草木所呈露出来的面貌、状态,但亦兼涉人类历时态的文化创造。故“江山风物”一词,实兼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较“山水诗词”的名目,指涉较为确切,内涵亦较为广泛。这类作品,在《观云楼诗词选》中,主要包括“诗化江山”与“域外风光”两部分。《观云楼诗词选》中约有江山风物词七十多首,下面用解构的方法,对其内涵与风貌作一概略的分析。

一、题材比较广泛、新异

海洲这类词,吟咏对象遍及国内与国外,且多为著名的地方或风景点。国内如敦煌、嘉峪关、太行山、衡山、华山、天柱山、泰山、五台山、玉龙雪山、庐山、张家界、漓江、壶口瀑布、青海湖、九寨沟、西双版纳、香格里拉、大理、丽江、平遥、三亚等,包括高山大湖,草原峡谷,寺庙宫观,古城名胜,内容丰富多采;国外则美国、加拿大、欧洲、东南亚的一些名都大邑,异质文化,都在其观照之中。这是诗人旅游观景时审美意识所关注的重点,反映出其重视新异之景,雄奇之景;而其给予读者的印象,无论是自然风貌还是人文风貌,也是新鲜、奇异而富有吸引力的,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从题材的角度来说,作者的选择是成功的。

二、笔法具体、精细

描写江山风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描绘其外在形貌,也就是让山水景物自然呈露,这是江山风物诗词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一切抒情、议论,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故山水诗初起时,人们对其要求是“巧为形似之言”。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就反映了这种情况。丘海洲的江山风物词,于摹形构象方面是很注意的。他写漓江,不但把翠岭绿竹,碧水蓝天,磴影村庄,一一写到;而且特别点到了几个著名景点,如兴坪、黄布滩、九马画山等。他写敦煌,具体指出石窟在沙漠深处,里面有藏经、壁画,还描写了鸣沙山和“清脆驼铃,赤圆落日”的沙漠奇观。他写武汉东湖是:“北岸摇芦东抹翠,西边塔影南峰峦”,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引起读者对景观的全部联想;还写了九女墩和行吟阁。他写草原满都拉,是天高雁断,川平草长,牛羊出没。他写布达拉宫,从外观的倚山而建的“宫室万千间”到登临圣殿的具体细节,都作了较细描写。他写青海湖,更完全是水色、山光、游趣的自呈:浩渺的湖,无垠的草,天蓝云白,菜花泛黄,鸬鹚撩客,游舟嬉逐,令人陶醉。他写到西双版纳农家作客,环境与人物是那样的自然和谐。这些,不但撩人美感,而且益人心智。他的许多域外旅游词,虽艺术上未遑精雕细琢,但介绍景观的现状与历史,也是能满足人们的求知好奇的。

三、善于描状景物的雄奇壮观

海洲观景时喜摄雄奇之象,已如上述。然而雄奇之象须有雄奇之笔以描状出其轩昂磊落,始能不负江山之胜,而收天人合一、珠联璧合之效。海洲于此亦所擅长。如《念奴娇·嘉峪关》,上片用俯瞰、远眺加仰视的镜头,把此关的险要、雄伟、苍茫气势写得淋漓尽致:“重楼高踞,试凭栏、一揽断垣绵堞。百二秦关西到此,长叹飞鸿难越。川色犹秋,黄云蔽日,山接祁连雪。浩茫戈壁,望中荒漠横绝。”“断垣绵堞”是望中所见虽有点残缺而连绵不断的城垣雉堞,相当壮观;但人的视线毕竟有限,以“百二秦关西到此”句进一步申说,就补足了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万里绵延气势;而“长叹飞鸿难越”句,又坐实了其险阻难越的险要。时序尚属秋天,但已经“黄云蔽日”,关址所在的祁连山,已经堆满白雪了。而在诗人更广阔的视野中,一望无际的是茫茫戈壁,荒漠横绝。这几句展开的大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嘉峪关的独立苍茫气势。

又如《念奴娇·太行山》,上片也是描写雄奇之景:“蜿蜒无尽,险惊处、人指太行山道。”首二句入题,指出太行山惊险的特征。“望眼离天知几尺,漫说身疑仙岛。”此二句泛说其高。以置身仙岛作喻,是说其在云雾深处,高绝人寰。“怪石崩云,飞流裂玉,岭削奇岩峭。”以“崩云”喻“怪石”,状其多而不规则;以“裂玉”喻“飞流”,状瀑布之急且清;“削”和“峭”都是陡峻的意思,“岭”和“岩”的状貌,就尽在其中了。“崎岖石径,些时云雾轻绕。”描写脚下的石路之高低不平及其离地面之高。“云雾轻绕”,只有离地面高处才能出现,补足了“望眼”二句的意蕴。这样,太行山的“险惊”面貌,就勾画出来了。

他的《满江红·壶口瀑布》,描写此瀑布的壮观:“三里茫茫河面缩,十寻急急洪流集。倏那间、澎湃吼声鸣,如天坼。 破巨石,崩险壁。凶兽吼,狂飙疾。恰天河漏泻,只争朝夕。”调动了叙述、形容、比喻等描写手段,使人如置身此三十米宽、落差二十米的瀑布面前,领略那滚滚黄水倒悬倾注的惊涛骇浪,震耳响声。他的《念奴娇·尼亚加拉大瀑布》,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洲状雄奇之景时使用的雄奇之笔,其艺术手段的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使用雄伟、壮阔的词语(尤其是形容词)或词组,如“奇岩”“危岩”“削崦”“怪石”“蜿蜒 ”“ 崎 岖 ”“ 雄 峰”“ 陡 壁”“ 苍 茫”“ 浩 茫”“ 秀奇 ”“ 峻 拔 ”“ 澎 湃”“ 嵯 峨”“ 巍 峨”“ 磅 礴”“ 雄浑”“嶙峋”“诡谲”等,用这些词语来图貌绘色,自然会使景物打上雄奇的色彩。第二,使用生动的比喻,有时还将景物拟人化。例如写山,或以“青龙”作喻,如南岳是“凭空跃起青龙”;或以“碧浪”作喻,如洛杉矶山脉是“山如碧浪到天涯”。对瀑布的比喻尤多,好用“急鼓”“三军鏖战”“万马千军”“巨蛟”“飞龙”“雷鸣”“兽吼”等意象,以唤起读者的壮伟联想。如三叠泉是“急鼓隆隆,奔腾犹若,千军鏖战”。虎跳峡是“巨蛟直下,飞崖惊魄”。壶口瀑布是“凶兽吼,狂飙疾”。尼亚加拉大瀑布是“猛兽飞龙酣舞”,“雷震吼声怒”。第三,通过画面构图显示出来。作者描写一个景观,总是较为详尽地写到它的方方面面,从四方、高下、远近、俯仰、声音、色彩各个角度,让山水景物多形态、多侧面地自陈,交互投射感染,以显示出其雄奇的生命力。如《大江东去·敦煌》《念奴娇·嘉峪关》《念奴娇·太行山》《水龙吟·三叠泉探胜》《望海潮·南岳》《凤凰台上忆吹萧·登华山》《满江红·虎跳峡》《八声甘州·登天柱山》《满江红·壶口瀑布》等,都是较好的例子。有些情况上文已经谈到,此处不再重复。

四、善于绘染景物的秀美形态

丘海洲的词笔不是单一的,除了给人印象较深的雄奇一面外,他还能传达江山风物的秀丽之美。在《观云楼诗词选》中,这类词写得较好的大约有如下篇目:《沁园春·漓江》《满庭芳·游承德避暑山庄》《西江月·鼓浪屿》《西江月·青海湖》《菩萨蛮·瑞丽道中》《西江月·九寨沟》《西江月·黄龙》《鹧鸪天·西双版纳纪事》《玉楼春·大理》等。下面把这些词所勾勒出的秀美形态及其艺术构成手段作一简要分析。

1.通过构图的清丽而显出秀美。这点同上文所说的原理一样,也是通过观景者(即词作主体)不同角度的观察、传递而让景物自陈以显其多姿。慢词《沁园春·漓江》最为典型。作者顺着游踪,把漓江两岸的风物胜处都写到了,于是“山水竞妍”“满眼斑斓”的景象尽显。其余篇章中景物的并存共构而显秀美者,如写承德避暑山庄,则通过鱼游曲水、雏莺鸣啭、精庐山舍、巍峨宫殿的并置;写九寨沟则通过碧水、青山、红叶、飞鹰、野马、瀑布的并置;如此等等,不一一细述,读者举一反三,披词鉴赏,自可领会于心。

2.通过景物的流动变化而显出秀美。例如《满庭芳·游承德避暑山庄》,在罗列了诸多景物后,结句云:“凭栏久,晚霞映岭,一抹碎金凝。”这一时间流逝而引出的景物变化,使山庄顿增华丽色彩。作者还善于把描写有形之景向描写无形之声的转化,使意境散发出美丽的诗意。如《西江月·鼓浪屿》在写完了有形的景观后,以“清悠几段钢琴声,沁出淡香春茗”作结,琴声、茶香,余韵无穷。《菩萨蛮·瑞丽道中》写山间道上马帮铃脆、客憩榕荫,已经充满诗意,结句更一笔宕开,写道:“村落两三排,歌声扔过来。”诗意更浓得化不开,因为歌声之优美动听与其后面隐藏着的山区人民生活改善之欢乐,完全传达了出来。这里还显示出作者的善于炼字,着一“扔”字而意态全出。

3.通过色彩的多样搭配而显出秀美。江山风物词要描状山水景物的声色形貌,绘景图形,色彩的搭配是个重要的因素。这当然不是指满纸黄白青红,而在于景物自呈的颜色之对比;但有时这些颜色字的分配也是有讲究的;海洲于此亦有会心。他的《西江月·青海湖》:“万顷涵洋浩渺,无垠绿草苍茫。天蓝云白菜花黄,绘出几多遐想。”《西江月·九寨沟》:“碧水玲珑晶透,青山滴翠斑斓。黄杨红叶胜花鲜,时绕轻纱如练。”《西江月·丽江古城》:“黄瓦红墙庭院,碧溪垂柳横桥。”《西江月·三亚》:“碧海蓝天沃地,青山绿树红花。”都深得颜色丰富、鲜艳夺目之妙。

4.通过巧妙的比喻而显出秀美。这点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其一是《西江月·黄龙》,下片写远望群峰所感觉到的秀丽奇观,用“美人静卧展芳颜,招引流云几片”来比喻。其二是《西江月·机上望洛杉矶山脉》:“似梦方眠犹倦,欲明又灭娇些。谁扬酥手弄轻纱,定是美人临嫁。”把朦胧的山景比作美人笼罩着轻纱。这两个例子颇有新意。

五、着力探寻风物词的情景结合方式

情和景是诗词的两个基本元素,两者相生相融,密不可分。景是打上了作家感情色彩的景,情是附丽于景而生发出的情;但二者也有相对的独立性。江山风物词吟咏的对象是江山风物,因而其内容必含大量的景——经过了作者思想感情取舍剪裁的景,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景,有时甚至全篇皆是;但有时也有由景物生发的以较纯粹状态出现的情,所谓即景生情或因景引情是也。海洲的江山风物词有很多是整首写景的,例如写漓江、三叠泉探胜、满都拉秋色、鼓浪屿、青海湖、瑞丽道中、九寨沟、大理、黄龙诸首。有的写得相当浑成,如《浣溪沙·满都拉秋色》:“一夜秋声带雨还,阴风肃杀到边关,大荒漠漠使人寒。 雁断云高天疑尽,川平山远草连绵,牛羊出没有无间。”此词得力于《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启发,意境苍茫辽阔。又如《玉楼春·大理》:“皆言大理风光罕,三月风情声播远。古城碧秀塔苗条,蝴蝶泉边村女艳。 苍山美色因时变,洱海浮光鳞万片。思量最是忆年年,小寺普陀浮水面。”写了大理有代表性的几个景点,借助构图、对仗、声律等艺术因素,写出了诗人对大理的恋慕。

有些词大部分写景,只有寥寥数句抒情。如《大江东去·敦煌》上片结句“人间奇境,其谁堪与同誉”;下片结句“悠思难系,此身疑在仙府”;都是对其上面所写景物的概括。《满江红·虎跳峡》结句“神驰处,只洗净灵台,无尘浊”,则是对景物的感受。这些抒情性语句,能对景物描写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些抒情成分较多的词,海洲一般的处理方法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即由景物生发出思绪,这往往是浮想联翩,自由发挥的,没有一定的规范。有时,他因景物而联想到历史,例如《念奴娇·嘉峪关》,上片描写嘉峪关的雄伟,下片即联想到古代在长城发生的史事:为了防止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将军横马”,誓死守边,“壮志几多豪烈!”但随即又联想到当代四海一家、民族团结:“看吾华夏,九天同上拴月。”主题是积极的。又如《满江红·壶口瀑布》上片写瀑布惊湍,下片感叹黄河历史上一直是“泥作体”“尘为色”,于是关切地询问:“黄河向东流,何年碧?”表现出关心国计民生之情。再如《满庭芳·游承德避暑山庄》,上片叙写山庄秀丽之景,下片则抒发沧桑变幻、皇权必然没落、园庭必归人民之情: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有时,他的思绪更为活泼,如《念奴娇·太行山》,上片写太行山的高险奇观,下片忽发奇想,说泰山太柔,黄山太巧,都不如太行山的浩荡,要补天之神女娲将它们重新塑造,以便“九州山水同俏”,反映出作者重雄奇阔大的审美观点。又如《念奴娇·尼亚加拉大瀑布》,上片写瀑布的宏伟气势,下片就说天公偏心,把这么好的风光赐给北美,希望“赠吾华夏同与”,这是风趣地赞美大瀑布的壮丽。不论通首写景或由景引情,海洲的江山风物词都是景中含情,情景相生的。

海洲于词长短调皆工,似乎更精于长调。因为长调腾挪变化,便于发挥,这适合他豪放雄键的艺术个性——他的风格是偏于粗豪一路的,因而长调酣畅淋漓,气象雄浑。但他的一些中调和小令也写得清新俊逸,意味隽永,与这类词调的调性一致。

除了江山风物词外,海洲的其他诗词也各有异采,这里就不能多说了。

当然,海洲的词也有不足之处,往往一气写来,酣畅奔放之余,字句有时却略欠锤炼,又不少重字,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对于艺术性的完美要求,还须作出进一步努力。

猜你喜欢
西江月念奴娇风物
“四时风物岁华中”之“日下春和”展览
唐启辉
国学小笔记:“可盐可甜”的地下第一IP
西江月·农家早春
木槿
西江月·感怀
念奴娇 国庆(外三首)
过骊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赵学敏书法作品《念奴娇·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