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仁权
巴山民歌是巴山竹枝词的母本。了解什么是巴山民歌,必然要知道大巴山的风土人情及历史渊源。
达州历史悠久,是巴人的发祥地。自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历为州、郡、府、县所在地。历代用名是巴渠郡、万州、通州、通川、达川、达州、绥定、达县。单看1970年达县地区,辖达县、万源、宣汉、开江、邻水、大竹、渠县、南江、巴中、平昌、通江等11县。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
如果追溯到4000多年前,一个历史上以刚勇尚武、能歌善舞著称的族群出现,这个族群被称为巴人或巴族,这就是现在达州人的祖先。达州市宣汉罗家坝遗址是其中最为辉煌的例证之一。
早在5000多年前,川东北境内州河渠江流域就有人类生活繁衍,厚重的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渠县城坝遗址和汉阙等,是一座座巴文化丰碑铸就。《巴渝舞》和《竹枝歌》就是巴人文化的代表作。今宣汉县的大山深处、万源境内还生活着不少土家族人,据传说他们是和巴人杂交后的后代,村民保持头包白帕、穿花边衣服、大块吃肉、住吊脚楼的生活习俗,以及跳摆手舞、跳翻山镲子舞、唱薅草秧歌等娱乐形式,这就是古代巴人的遗风。也许,历史上秦灭巴后,巴族便散居各地,然而,巴人的文化却在散居地继续流传。
广义的大巴山,是四川省与陕西省交界山,东端伸延至湖北省西部,与神农架、巫山相连;西与摩天岭相接;北以汉江谷地为界。在荒莽的大巴山、秦岭中,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巴人自强不息,世代繁衍。这对川东地区,特别是大巴山一带巴人文化的不断传播、延续、发展奠定了巴族的血脉。口口相传的巴山民歌就像大巴山的背二哥一样豪爽、粗犷又含蓄;就像大巴山的山妹子一样,纯洁、甜美、清新又含蓄;就像大巴山的山路一样,曲曲弯弯,坡坡坎坎,韵味十足。
巴山民歌是巴山人人文精神的体现,它具有十分鲜明的巴山地方艺术特色。
巴山民歌是产生于大巴山地区的民间歌曲。大巴山是四川、陕西、湖北三省边境处绵延千里的山脉,其主要支脉处于南江、通江、万源、一直延伸到平昌、宣汉等地。古老的巴山民歌,绝大部分是描绘男女之间的爱情,诉说山区农民的苦难,劳动与丰收的愉悦。巴山民歌作为一个地方述说内心喜怒哀乐的民歌形式,为什么会不断延续下来,而且各个时期有不同内容表现呢?巴山民歌强大的生命力就可见一斑了。
现代的巴山民歌还是以规整的七言为主,如“贤妹长得白漂漂,好像豆腐才开包;才开包的嫩豆腐,轻轻一压水长滮”。其表现手法采用传统的赋、比、兴,选用巴山人生活中最典型的事物,加以艺术化的高度概括和描写,朴实自然,毫不雕琢,浅显易懂。如“妹是鲜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用鲜花和蜜蜂这一特殊关系来比喻爱情是相互平等的,显得十分切贴,生动而又十分准确。如巴山背二哥们在中午肚饿疲劳,爬坡走不动时,领队便打杵放腔:“叫声脚杆展劲巴(爬),上坎就到凉风垭。店老板娘等着你,敞开胸怀喂娃娃。你想吃那热馒头,慢步慢步往上爬!”“陪郎玩耍五更天,怀抱小郎把气叹。闰年闰月样样有,为何不闰五更天!”“太阳落土往下梭,手拉杨柳望情哥。情哥出门才一月,二十九夜睡不着。”“情妹门前一座梁,芹菜韭菜栽两行。郎吃芹菜想情妹,妹吃韭菜久想郎。”“今天陪你做天活,回去一夜睡不着。街沿有个亮窗子,除非盼到月亮落”。巴山民歌的独特风格,随口唱和,即兴成歌。所以,它半说半唱,流畅自如,生动形象,诙谐风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芬芳。许多有经验的歌手,都能根据不同的时刻、不同的环境,用不同腔调、不同的风格,触景生情,唱出不同的歌来。这是不是与原始的、没经文人打造、修饰的竹枝词一样呢?
请看宋朝有个诗人,叫孙光宪,他所作的竹枝词中,有这么一首:
门前春水(竹枝)白频花(女儿),
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
撒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虽然这首竹枝词已经是文人竹枝词了,但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巴人歌舞的影子。每句第四个字后衬以“竹枝”,每句句末衬以“女儿”。但是这两个衬词的确切意义,并不是现代汉语词义。衬词,是可以随时随地不停变化的。有学者考证,这两个衬词只是代表唱竹枝时群相随和之声,即现在的伴唱,但是什么音已经不知道了。而且古代巴人歌舞肯定不叫竹枝词,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叫巴人山歌,我想与现在还未灭绝的大巴山地区跳“金钱棍”相似吧。
流传在大巴山地区金钱棍是以一根竹棍两头分节挖空,装上铜钱(方孔钱)有节奏地拍打,发出铜钱的撞击声,表演者随着节拍边舞边唱。大巴山宣汉土家“金钱棍”每逢喜庆节日,又唱又跳,情趣倍生。表演者以右手摇动,轻轻撞击头、双肩、手肘、脚拐等部位时,金钱棍便叮叮当当响声不绝,悦耳动听,节奏感强。我们把金钱棍又叫钱棍、柳连柳、连厢,如:“正月里啊是新春,柳呀柳连柳,各位老乡听我说,伊儿呀儿海棠花”。有时表演者中有人领唱,其余人帮腔,帮腔的内容只是“柳呀柳连柳,伊儿呀儿海棠花”。由于一人领,众人和,其声音大,传得远,听得清,过去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娱乐的形式。动作变化多,响声清脆悦耳是金钱棍最大的特点。
大巴山竹枝词是后来文人学习仿照巴人民歌创作的一种新诗体的名字。竹枝词的得名,就缘于巴人民歌第一个衬词,竹枝。
所以,竹枝词可以肯定的说最初滥觞于大巴山地带,竹枝词与巴山民歌一样,多描绘巴山男女之间爱慕之情,和在劳动中的喜悦,也是载歌载舞形式,也是击打木梆和吹奏竹笛。巴山民歌与竹枝词是一家,巴山竹枝词是文人化了的巴山民歌。
巴山竹枝词源于大巴山一带,盛于唐宋,而影响诗坛。
一种说法,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正月,刘禹锡来夔州(大巴山南面)作刺史,被吹笛击鼓,联歌竹枝,扬袂睢舞的群众赛歌场面大为倾倒。诗人非常喜爱这种乐曲,但觉得歌词比较鄙俗粗陋。他想起古代屈原流放在沅、湘(今湖南)一带时,见老百姓迎神唱歌,歌词不佳,于是屈原写了《九歌》给人们配乐歌唱。一直到唐代,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还传唱着屈原的诗篇。刘禹锡有感于此,受夔州巴山民歌浸润,他以当地人口吻,先后写了两组《竹枝词》,一组九首,一组两首,融风土人情、诗人寓意采用唐音(全国通用的音韵)为一体。写后请当地善于唱歌的人到处演唱。
(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
(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由于这些《竹枝词》音节和谐,词句优美,内容又是咏唱当地的风土人情,获得了当地人的喜爱,很快就流传开了。
二种是据史料查证,顾况、元稹、白居易,都比刘禹锡先被贬到巴山一带,所以他们所写的竹枝词更早于刘禹锡。不过影响最深最大的还是数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诗人白居易任忠州(今重庆市东部忠县)刺史,他也根据当地的民歌形式写了四首《竹枝词》。从写作的时间看,比刘禹锡还早了几年。
竹枝词四首
(一)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二)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三)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
(四)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第四首意思是:那江边上是谁在唱《竹枝词》啊!前面那过于悲伤的一声断了,后面的一声又起得那样迟。怪不得声调这样凄苦,原来是歌词太悲伤了,这歌词多半是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元稹的诗啊(当时元稹被贬官任通州司马)。
由第四首的最后两句看,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在通州(今达州)时也写了不少专供地方老百姓唱的《竹枝词》。可是现在所见的元稹诗集《元氏长庆集》中,没见到《竹枝词》,很可能是在漫长的年代中散佚了,或许是元稹当时认为竹枝词只是一种粗俗的民间唱词而没被收入他的《元氏长庆集》中,也或许古通州地带偏僻荒凉,文化落后,没有被传颂下来、记载下来。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这是中唐前期的诗人顾况所写,可见竹枝这种歌舞形式,不管是谁来到巴人居处,见到这种形式的歌舞,都会由此而触发诗人的创作激情,并掺和巴人竹枝的山歌味来。
有些人说竹枝词发源于三峡,我想说此言过于偏颇、狭隘,用竹枝词发源于巴人之地域多么贴切呢,三峡只不过也是巴人集居的一个地方。事实上顾况、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早一批文人竹枝词作者,全是被贬去三峡后而写的竹枝歌。竹枝山歌广泛流传应是整个大巴山乃至与大巴山相邻的巴渝、巴楚一带。
由于生产力低下,当地男子不得不离乡背井外出务工(和如今农民进城打工一样),而当地的妇女对情爱渴望程度,就极度深刻,所以,也借竹枝词(巴山民歌)发作歌声,感情是非常慷慨激昂的,艺术感染力也是很强的,文人到此稍加改造,便是像今天的竹枝词了。
因竹枝词是直接学习模仿民歌而创作的,有人总结出由此派生出三大特点:第一,地域特色非常鲜明;第二,百姓生活气息非常浓厚;第三,不象七绝那么格律严谨。这三大特点后来的竹枝词,从唐宋到明清一直到现在,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而且越来越发扬光大。清人宋长白《柳亭诗话》说:“竹枝,人多作拗体”。可见,竹枝词的拗体特色,成为它与七绝诗体的重要区别之一。这种特色,给了它广泛流传发展的便利条件。由于格律较自由,束缚较少,作者易于掌握,有广大的写作队伍,而且最受老百姓的欢迎。据竹枝词研究家们估计,从唐至今,竹枝词的创作遍布全国各地,无论是通衢都市还是穷乡僻壤,甚至达于海外,作品至少有十几万首。唐以后直至今天,中国诗坛的十几万首竹枝词,形成一道壮观靓丽的风景。作为艺术扎根生存的土壤,自然是诗人们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生活;而如果我们追根寻源,找它们传承的源头,能找到谁呢?顾况、白居易吗?虽然他们的竹枝词更早一些,但不是后世竹枝词作者宗法的典范。为什么这么说?一地风情养育一地文化,竹枝词奔放直接,就是现在所说的语言轻快明了。故不入厅堂,不作科举试题,不为宫阙题,一言概之,土里吧唧,然而竹枝词就是因他的土俗,才是它独有的特点,白乐天写的四首竹枝词,明显文人味太浓,反而没有刘禹锡土味浓郁的竹枝词流传更广泛,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宗法的典范,大家看好的还是这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但归根结底,竹枝词的祖先应该是巴山民歌,所以我论断巴山民歌是巴山竹枝词的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