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
教学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文《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耻、矣、岂”三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窥、皆”等九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了解古人讀书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4.可以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对课文的哪些内容有所启发。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古人读书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
1.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对课文的哪些内容有所启发。
2.让学生有所感染,将文章中所提到的读书方法外化于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揭示题目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在一天天长大。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积累过一些读书的方法?一起来分享下。
(预设:默读、快速浏览、大声朗读、圈点批注)
2.看来同学们积累了不少读书方法,其实我们中国几千年来,从《论语》、《孟子》到《人间词话》、《说文解字》,从诗经、楚辞到隋唐的诗词歌赋,中国一部部文学史就是自己的读书史,在其创作过程中,人们不断的积累、摸索,总结了一些读书方法,以至于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同学们积累过的有关读书的名言有哪些?
(预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3.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古人谈读书》,端正读书态度,学习读书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切身的读书体会导入,让学生感同身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读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圈出生字词,结合工具书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读音。
(3)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敏、好学、不耻、知、识、不厌、诲人、漫浪、诵读、谓、矣、岂、皆、下流、窥天、缺一不可”
(4)指名读生词
(5)同桌互读,纠正错误读音。
(6)你觉得哪个字易写错?哪个字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预设:岂,下面是己,不是已;皆,下面是白。)
(7)师指导书写:
诲: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结合偏旁理解,意思为教诲、教导。拓展形近字:悔、侮。
窥:上下结构,上部扁宽,左下部“夫”的最后一笔捺变点,体现了汉字的谦让精神。结合字的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意思: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8)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两遍,并组词。
(9)展示学生写字作品,学生评价
(10)纠正错误写法。
3.全班大声齐读
4.读好停顿,注意节奏
(1)课件出示文章的断句停顿,师配乐范读。
(2)生对照课件用“/”划出停顿,
(3)自由朗读,注意读出节奏和停顿。
5.指名读,检查学习效果
(预设:读的过快,断句不正确,学生互相纠正。)
6.再次大声齐读课文
【设计思路】
文言文中字词是比较难理解,通过反复地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认读,夯实字词基础。另外,文言文讲究句读,通过老师配乐范读,让学生在情境中把握古文的韵律。
三、学习其一,梳意明理
1.“熟读而精,精能成诵”学生自由读第一篇,多读几遍,争取能背过。
2.全班齐读第一篇。
3.学习文言文,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内容,是什么?
(预设:结合注释)
4.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第一则,结合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翻译句意。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结合注释,小组内交流,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5.细读感悟,具体分析
6.情境代入,帮助理解。
过渡语:这三句话会是孔子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呢?
7.学习了第一则,你知道了哪些读书的道理呢?
(预设:端正学习态度,要谦虚,实事求是,不断积累,学无止境。不能骄傲自满。)
8.知识积累
(1)介绍《论语》 (课件出示简介)
(2)你还知道《论语》中哪些名句?
(预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言必信,行必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齐读第一则,争取熟读成诵。
【设计思路】
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媒体出示故事背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老师带领大家首先领略了孔子有关读书的方法和态度,下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其他两位大家的读书方法,看看他们有什么独特见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并背诵第一部分。
2.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七》中《论语》(节选)一文,了解孔子更多的有关读书学习的思想。